利津鐵門關

利津鐵門關

利津城東北方向35公里處,汀羅鎮前關村有鐵門關遺址。鐵門關是明清兩代繁華的水旱碼頭和鹽運要地,幾百年前曾馳名省內外。

得名,發展,建設,衰敗,

得名

金初,此地瀕臨大海,有一自然海溝,船能在此靠岸。渤海灘產鹽,這裡鹽業日益發達。外地小商船、漁船不時在此停泊。金代統治者為扼海濱之要,在此修築了土城,方圓約5華里的城牆由土坯壘成。東、西、南、北各有一個大城門,密密麻麻的鐵環、鐵釘幾乎布滿了整個城門,故人稱鐵門。這裡又處海關,可能這就是鐵門關一名由來的原因。

發展

當時,土城裡有一座龍王廟,廟內有一尊佛像--龍王爺像。城內住有百餘戶人家,以曬鹽為生。當時鐵門關與外界的海陸交通並不發達。傳說有一年海上起了風暴,南方一隊商船在海上迷失了方向。風越刮越猛,夜漆黑漆黑,海浪一涌數丈高,眼看著船就要被海水吞沒,忽然有人發現西方半空中有一盞紅燈,船隊竭力向紅燈駛去。走著走著,風小了浪平了,船隊竟進了避風港靠了岸,但是頭頂上懸著的紅燈卻不見了。天明了他們一看,這裡竟是鐵門關。船上的人以為是鐵門關龍王廟的龍王爺發善,給他們送"神燈",救了他們的命。幾個船長趕忙到龍王廟燒香、磕頭、許願,並於事後重修了龍王廟。重修的龍王廟全部由長方體石塊砌成,房頂由黑色魚鱗瓦鋪成,內壁上滿是千姿百態的畫龍。
"鐵門關是神關"的傳說,就這么一下子傳開了。從此後,前來停泊的船隻日益增多,陸地交通也有了官路,鐵門關的經濟也逐漸發展起來了。

建設

明中期,永阜場、豐國場是有名的大鹽場,外運要捷運門關就成了繁華的水旱碼頭,每天有數百艘船隻來往於此。日本、英國、朝鮮及其他一些國家的商船也開始到鐵門關。此時,土城早已殘破,居民也由原來的百餘戶猛增至1100多戶。這時已有兩條大街,一條通向碼頭,一條通向龍王廟。街道兩旁有數十家大商號,飯館、酒店、商店均有。外地的買賣家也爭相來鐵門關購買地盤,做起生意。
明代百年時,鐵門關有一商家朱莊提議建戲台,並率先捐銀元一箱,各商號、船商、漁家紛紛回響捐款。他們從膠東一帶運來了石料、木料,請來了木匠、石匠、畫匠和幾百名壯工。一年以後,在這裡建成了一座戲樓和兩座寺廟。戲樓建在龍王廟前,分上下兩層。地基全由石塊鋪成。戲樓高13米多,南北長 20餘米,東西寬9米多。下層砌一磚圓門,戲台在上層。上層舞台由木板鋪成,樓頂由40多根松木圓柱支撐。整個樓頂建築塗以金粉,戲台後幕上畫有群龍圖,這便是歷史上有名的鐵門關戲樓。戲樓建成後,方圓近千里的戲班子都紛紛前來鐵門關演出。據說,當時每年至少得唱200天的戲。兩座寺廟名為關帝廟和土地廟,關帝廟在龍王廟東側,土地廟在龍王廟西側。"三廟一戲樓"組成了一個寬綽的院落,院子便是露天劇場。
隨著鐵門關經濟的繁榮,一些壞場所也出現了,南北街上公開設立了大煙館一處、賭局4處、妓院一處。當時政府雖說禁止,實則任其泛濫。
同治十三年,第三次大修鐵門關。在這次維修中,一些外商也捐了錢。捐款者的名字刻在了一尊高2米餘的石碑上,這次大修的組織人是久住鐵門關的商人陳紅軍和搞海上運輸的張樂民。他們聘請名畫家李燕和他的徒弟王挺萃勾畫戲樓的木柱,雕刻了戲台前檐的花格木欞,重畫了廟內的壁畫。據說壁畫上的龍畫得十分逼真。
鐵門關究竟始建於何年何月,現在很難考證。歷史上有一種說法:先有鐵門關,後有利津城。《利津縣誌。古蹟》記載:"鐵門關在縣北七十里豐國鎮,金置,明設千戶所,以資防禦,有土城遺址。"《中國古今大辭典》說:"鐵門關在山東利津縣北……形勢雄偉。"據此看來,鐵門關至少已有700年的歷史了,最繁華的時期是明清兩代。

衰敗

清末,鐵門關屢遭黃河水淹,地上建築物逐漸被淤沒,海上交通斷絕,豐國、永阜鹽場也逐漸地不產鹽了,興旺很久的鐵門關從此便衰落下來。 1000多戶居民遷走了三分之二,未走居民易商為農。解放以後,鐵門關被命名為前關村。 1957年,鐵門關被定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73年文物普查時,因地上已無建築物,故又改為"鐵門關遺址"。 1979年,利津縣有關部門對鐵門關遺址作了深入考察,將其定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