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城

利城

山東東南地名,始於朝,當時已置縣,隸屬於琅琊郡東漢末年武將吳敦官至利城郡太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利城
  • 所屬地區山東東南
  • 方言:北方方言
  • 氣候條件:溫帶季風
  • 始於
建置歷史,發展歷程,

建置歷史

前漢在境內置3縣,贛榆縣治今鹽倉城,屬琅琊郡;祝其縣治今古城,利城縣治今利城,同屬東海郡。平帝元始元年(公元元年),以贛榆縣2000戶為扶德侯馬宮食邑,縣治徙郁洲。新莽時宮死國除地還於縣,仍治郁洲。
後漢章帝建初五年(80)歸東海國。獻帝建安三年(198)廢贛揄縣而升利城為郡,三國魏文帝黃初六年
(225)利城郡廢為縣。

發展歷程

晉武帝太康元年(208)復置贛榆縣,治艾不城,與祝其、利城同屬東海郡。東晉時縣為南北交爭之地,歸屬不定,至安帝義熙五年(409)復屬晉。
南北朝初屬劉宋,明帝泰始五年(469)縣北部歸魏,義塘戍以南仍屬劉宋,泰始六年(470)於贛榆縣僑置青、冀2州。蕭梁武帝中大通二年(530)於今縣地置懷仁縣,隸南北2青州。東魏孝靜帝武定七年(549)歸魏,置義塘(郭下)、歸義、懷仁3縣屬南青州義塘郡;上鮮(郭下)、洛要2縣屬海州武陵郡;贛榆(郭下)、安流、廣饒、下密4縣屬海州東海郡。
隋文帝開皇三年(583),廢武陵、義塘2郡,以上鮮、洛要、歸義、義塘4縣入懷仁縣,隸海州。
唐高祖武德四年(621)置新樂,懷仁、利城、祝其等9縣隸海州,東海、青山、石城、贛榆4縣隸環州。六年,省新樂人祝其。八年省祝其、利城入懷仁,廢環州,以屬縣入東海。唐末藩鎮割據,海州屬兗鄆青密節度,昭宗光化二年(899)歸準南。
五代屬南唐,周世宗顯德五年(958)入於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