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傳物質
L. major、L. infantum和 L. braziliensis的
基因組已被定序出來,其基因可製造超過8300種的蛋白質,和約900種RNA,約40%可製作出蛋白質的DNA,分布於662家族組中。較小的家族常前後排列於1至3個基因上,而較大的
基因家族則分布較遠。
利什曼原蟲的
端粒通常很小,上面有幾種不同的重複序列。利什曼原蟲約有6200個基因推測出的蛋白質序列與
布氏錐蟲(Trypanosoma brucei)和
克氏錐蟲(Trypanosoma cruzi) 相近,約有1000個利什曼原蟲特異基因,隨機散布於整個
基因組。已定序的三種
錐蟲基因差別性相當小,只有約200個
特異性基因不同,但是有約8%的基因在這叄種利什曼原蟲中,出現的比率有漸漸不同的現象,可能是選自不同疾病病灶放產生的影響。65%可產生蛋白質的基因,目前缺乏功能性目的。
分布
利什曼病分布於今球80多個國家和地區,估計患病人數在1500萬以上,死於本病的人數為4.2萬人。
HIV感染者中的利什曼病急劇增加。皮膚利什曼病主要分布於
非洲、
拉丁美洲、西南亞、地中海盆地等地區,傳播媒介為白蛉屬和羅蛉屬蛉種。保蟲宿主除犬、貓外,還有猴、牛、棕熊及某些齧齒動物。在我國皮膚利什曼病最早發現於20世紀80年代,在新疆和台灣有病例報導,患者以青壯年為多,傳播媒介是碩大白蛉吳氏亞種,防治工作尚待開展。黏膜皮膚利什曼病分布於中、南美洲,非洲的衣索比亞和蘇丹也有病例報告,傳播媒介為羅蛉,保蟲宿主為犬、貓、熊及齧齒動物。內臟利什曼病主要流行於亞洲的印度、中國、孟加拉和尼泊爾,東非、北非、歐洲的地中海沿岸國家和地區,中、南美洲的部分國家也有此病流行,傳播媒介為白蛉,保蟲宿主主要為犬。
引起疾病
利什曼原蟲寄生於人或脊椎動物的單核--吞噬細胞系統,可引起利什曼病。本病是嚴重危害人體健康的寄生蟲病,在2000年,被世界衛生組織(WHO)列為重點防治的10種熱帶病之一。對人體致病的主要蟲種有:
1.杜氏利什曼原蟲:主要寄生於脾、肝、骨髓、淋巴結等組織器官的巨噬細胞內,引起脾、肝腫大、貧血等症狀為主的內臟利什曼病。在印度,患者皮膚常表現色素沉著並伴有發熱,故又稱黑熱病。
2.巴西利什曼原蟲:主要寄生於皮膚巨噬細胞內,也可經淋巴或血液侵入鼻咽部黏膜,引起黏膜皮膚利什曼病。以皮膚潰瘍,鼻、口腔、咽部黏膜腫脹及破潰為主,可破壞軟組織及軟骨。瘡面常有滲出,易繼發細菌和真菌感染。
3.熱帶利什曼原蟲、墨西哥利什曼原蟲、碩大利什曼原蟲、秘魯利什曼原蟲、衣索比亞利什曼原蟲:主要寄生於皮膚巨噬細胞內,引起皮膚利什曼病。感染開始皮膚出現丘疹,幾周后形成潰瘍,中間呈網狀,邊緣突起變硬。病變可見於腿、足、頭面部、前臂、臀、軀幹及鼻黏膜等處,嚴重者鼻中隔、喉和氣管的軟骨也有損傷。發生在面部的潰瘍,癒合後可留有癜痕。
我國流行的只有杜氏利什曼原蟲一種。但研究表明,其動基體DNA環的鹼基序列有不同屬、種、亞種甚至株的差異,故認為它是一個複雜的種團,包括杜氏利什曼原蟲、嬰兒利什曼原蟲及恰氏利什曼原蟲。
生活史
利什曼原蟲(Leishmania spp)的生活史有前
鞭毛體(promastigote)和無鞭毛體(amastigote)兩個時期。前者寄生於
節肢動物(
白蛉)的消化道內,後者寄生於哺乳動物或爬行動物的細胞內,通過白蛉傳播。
杜氏利什曼原蟲的無鞭毛體主要寄生在肝、脾、骨髓、
淋巴結等器官的
巨噬細胞內,常引起全身症狀,如發熱、
肝脾腫大、貧血、
鼻衄等。在印度,患者皮膚上常有暗的
色素沉著,並有發熱,故又稱Kala-azar,即黑熱的意思。因其致病力較強很少能夠自愈,如不治療常因並發病而死亡。
利什曼原蟲主要分布在熱帶地區和
亞熱帶地區。因其可以在動物體內寄生,就算在人群中將其滅殺乾淨,其很快又會重新感染人群。這些保存了該寄生蟲的動物稱為resurvivor。
一個被感染的白蛉子,在其消化道內有很多活動的利什曼原蟲稱為前
鞭毛體(promastigote=鞭毛體mastigote=細滴型leptomonad),體梭形(長約15~25um)。當白嶺子叮人時,將原蟲注入到人體,主要在人體內臟的
巨噬細胞內發育,鞭毛消失呈一種圓形或橢圓形的小體(約2~3um)稱為無鞭毛體(amastigote=利杜體leishman-Donovan=利什曼型Leishmanial)。這種不活動的無鞭毛體在巨噬細胞里以巨噬細胞為營養),長大,不斷地進行繁殖。繁殖的方法是
二分裂。當繁殖到一定數量時,巨噬細胞破裂,這樣無鞭毛體出來又侵入其他的巨噬細胞,如此引起巨噬細胞的大量破壞和增生使
肝脾腫大,發高燒貧血,以至死亡。死亡率可達90%以上。
我國的黑熱病
根據傳染源不同,我國黑熱病在流行病學上大致分為三種不同類型:
(1)人源型(平原型)。分布在黃淮地區的蘇北、皖北、魯南、豫東及冀南、鄂北、陝西關中和新疆南部的喀什等平原地區。患者為主要傳染源,以青少年為主,犬很少感染。傳播媒介為家棲型中華白蛉和新疆長管白蛉。這類地區黑熱病已被控制,近年未再發現新病例,但偶可發現皮膚型黑熱病。
(2)犬源型(山丘型)。分布於甘肅、青海、寧夏、川北、陝北、 冀東北、遼寧和北京市郊的山丘地區。人感染主要來自病犬。患者散在,絕大多數患者為兒童,嬰兒的感染率較高。傳播媒介為野棲型中華白蛉。這類地區為我國目前黑熱病的主要流行區。
(3)自然疫源型(荒漠型)。多分布在新疆和內蒙古的某些荒漠地區,在某些動物中流行。患者主要見於嬰幼兒,2歲以下患者占90%以上。進入這類地區的成人常患淋巴結型黑熱病,病例散發。傳播媒介為野棲蛉種,主要是吳氏白蛉,其次為亞歷山大白蛉。動物宿主迄今尚未查明。
對病犬應做到早發現、早捕殺。積極開展對荒漠地區的疫源分布和保蟲宿主的調查,是防治工作中重要環節,其防制對策需研究完善。根據傳播媒介的生態習性,因地制宜地採取適當對策。用溴氰菊酯滯留噴灑,對家棲或近家棲的長管白蛉殺滅效果較好。同時應加強個人防護,減少並避免被白蛉叮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