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整體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別韋少府⑴
西出蒼龍門⑵,南登白鹿原⑶。
欲尋商山皓⑷,猶戀漢皇恩。
水國遠行邁,仙經深討論⑸。
洗心向溪月⑹,清耳敬亭猿⑺。
築室在人境,閉門無世喧⑻。
多君枉高駕⑼,贈我以微言⑽。
交乃意氣合⑾,道因風雅存。
別離有相思,瑤瑟與金樽⑿。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⑴韋少府:名字不詳,當是宣州某屬縣之縣尉。
⑵蒼龍門:漢長安未央宮東有蒼龍闕,此處代指長安東門。
⑶白鹿原:又名灞上、霸陵原,在今陝西藍田縣西灞、滻二河之間,南連秦嶺,北止灞岸,東西十五里,南北四十里。
⑷商山皓:即商山四皓,指秦朝末年四位信奉黃老之學的博士:東園公、夏黃公、綺里季、甪里先生。
⑸仙經:即道經。討論(lún):謂探討研究並加以評論。
⑹洗心:謂清除塵念。《易·繫辭》:“聖人以此洗心,退藏於密。”向溪:一作“句溪”,在今安徽宣城東五里,溪流回曲,形如句字,源出籠叢、天目諸山,東北流二百餘里,合眾流入長江。
⑺清耳:潔其心耳。敬亭:山名,古名昭亭山,在今安徽宣城市西北郊。
⑻“築室”二句:與陶淵明《飲酒二十首》之五“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相類。
⑼多:讚美。枉駕:屈駕。對別人來訪之敬稱。枉,屈尊。
⑽微言:精微奧義之言。
⑾意氣:志趣。
⑿瑤瑟:以玉為飾之瑟。金樽:酒尊的美稱。
⑵蒼龍門:漢長安未央宮東有蒼龍闕,此處代指長安東門。
⑶白鹿原:又名灞上、霸陵原,在今陝西藍田縣西灞、滻二河之間,南連秦嶺,北止灞岸,東西十五里,南北四十里。
⑷商山皓:即商山四皓,指秦朝末年四位信奉黃老之學的博士:東園公、夏黃公、綺里季、甪里先生。
⑸仙經:即道經。討論(lún):謂探討研究並加以評論。
⑹洗心:謂清除塵念。《易·繫辭》:“聖人以此洗心,退藏於密。”向溪:一作“句溪”,在今安徽宣城東五里,溪流回曲,形如句字,源出籠叢、天目諸山,東北流二百餘里,合眾流入長江。
⑺清耳:潔其心耳。敬亭:山名,古名昭亭山,在今安徽宣城市西北郊。
⑻“築室”二句:與陶淵明《飲酒二十首》之五“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相類。
⑼多:讚美。枉駕:屈駕。對別人來訪之敬稱。枉,屈尊。
⑽微言:精微奧義之言。
⑾意氣:志趣。
⑿瑤瑟:以玉為飾之瑟。金樽:酒尊的美稱。
白話譯文
西自長安蒼龍門而出,向南而登白鹿原。
想要追尋商山四皓的足跡,心裡依然眷戀漢皇的恩德。
遠行至南方水鄉澤國,細心探究道經的奧妙。
洗盡心中塵念欣賞句溪之月,靜心傾聽敬亭山的猿嘯。
在塵世間築室而居,關閉門窗就沒有世間喧鬧的聲音。
多次屈你高駕前來造訪,贈送我精微奧義之言。
重意氣則交合,尚風雅則道存。
離別之後懷有相思之情,我只有醉心歌酒以解離愁。
創作背景
據詩中所寫之“向(句)溪月”“敬亭猿”看,此詩當為唐玄宗天寶十二載(753年)李白在宣城(今屬安徽)時所作。
作品鑑賞
整體賞析
此詩抒寫了作者離開都城長安時回眸感慨的依依不捨之情,描繪了南下到韋少府中與朋友把酒言歡,置身與自然中的別樣風情,表達了離開韋少府時獨自惆悵的憂傷和對友人的深切懷念。
李白思想是矛盾的。當他身在朝廷時,看到朝廷的腐朽,他總是心存江湖想逃離腐朽之地;而當他身在江湖時,又往往心憂朝廷,想要為朝廷做貢獻。李白嚮往歸隱,但那是在功業成就之後。他在談到建功立業時,曾多次表示功成身退之意,然終其一生未建功業,因而說歸隱,不是由衷之言。他的避世之念是因為人生不得意而產生的。然而他的建功立業之心又是那么強烈,因而進退兩難。此詩反映詩人這種矛盾的心情。詩云:“西出蒼龍道,南登白鹿原。欲尋商山皓,猶戀漢皇恩。”一方面說明自己學道歸隱,一方面卻又對塵世依依不捨,心情矛盾。“欲尋商山皓,猶戀漢皇恩”之句,說明李白是不滿意於真正隱居的四皓的,其隱居只應是為出仕做準備,其人生後期隱居的前提是得到漢皇(喻唐皇)的垂顧而成就功業,這就是李白心目中的類似四皓式的隱——仕——隱的理想的人生軌跡。“築室在人境,閉門無世喧”語出東晉陶淵明《飲酒二十首》其五“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顯示了李白的獨立人格。
全詩共十六句八十字,表現了作者對別離的不捨和對友誼珍重的情感。李白的贈、別、寄、送詩中所出現的大量“相思”,是可以找到表達對象的,在此姑且稱為“人生的相思”。這些酬唱贈答類詩歌,世態人情滲透了詩歌,人生是詩歌的核心。詩人的相思對象不再是虛擬的,而是真實的存在,這從詩歌的標題即可看出,透過《別韋少府》,可以很清晰地看到詩人的真切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