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弟次予去春留別元韻三章(2),即以送別,並索和(3)。予每把筆,輒黯然而止(4)。越十餘日(5),客窗偶暇(6),潦草成旬,即郵寄之。嗟呼(7)!登樓隕涕(8),英雄未必忘家;執手消魂(9),兄弟竟居異地!深秋明月,照遊子而更明;寒夜怨笳(10),遇羈人而增怨(11)。此情此景,蓋未有不悄然以悲者矣(12)。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別諸弟·辛丑二月並跋
- 作者:魯迅
- 創作年代:近代
- 文學體裁:七言絕句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作品注釋,作品譯文,作品賞析,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別諸弟·辛丑二月並跋(1)
辛丑仲春戛劍生擬刪草。
其一
夢魂常向故鄉馳,
始信人間苦別離(13)。
夜半倚床憶諸弟,
殘燈如豆月明時。
其二
日暮舟停老圃家(14),
棘籬繞屋樹交加(15)。
悵然回憶家鄉樂,
抱甕何時共養花(16)。
其三
春風容易送韶年(17),
一棹煙波夜駛船(18)。
何事脊令偏傲我(19),
時隨帆頂過長天(20)!
注釋譯文
作品注釋
(1)這三首詩是作者於一九〇一年(辛丑年)回家度過年假後回到南京作的。
(2)仲弟:二弟。
次:步韻。
去春:去年春天。
三章:三首。
作者先在一九〇〇年二月已作《別諸弟·庚子二月》。
(3)索和:索取和詩。和詩,即以原來用的韻作詩。
(4)輒:就,常是。
黯蒸拘頸然:無精打采,傷心的樣子。
(5)越:過了。
(6)客窗:指在南京的住處,作者在南京讀書,也就算在外作客。
偶暇:偶然有空。
(7)嗟呼:嘆息的聲音。嗟,音jiē。
(8)隕涕:落淚。隕:音yǔn,落。
(9)執手:拉著手,指離別時的情景。
(10)怨笳,悽怨的笳聲。
(11)羈人:在外作客的人。羈:音jī。
(12)悄然:憂愁,悲傷的樣子。
(13)苦別離:因別離而感到痛苦。
(14)老圃:經驗豐富的菜農、花農。
(15)交加:樹很多,枝丫交疊在一起。
(16)甕:同瓮,音wèng,盛水的陶器。抱甕指灌溉。
(17)韶年:青春時期。
(18)棹:音zhào,船槳。
煙波:水面上霧氣迷漫的樣子。
(19)何事:為什麼。
脊令:一種水禽,《詩經·常棣》:“脊令在原,兄弟急難。”後人因此而用青令來比喻兄弟友愛、急難相助。
(20)時:不時,時常。
這兩句是說:為什麼脊令偏偏要來奚落頌良兵我這個不和兄弟同居的人,不時地跟著船飛呢?
作品譯文
其一
夢魂呵,常常向著故鄉飛奔,
我才信人間的離別真是痛苦萬分!
深夜倚床想念著弟弟,
月兒那樣明亮,面對一盞如豆的殘燈。
其二
夕陽西下,客船到了種花老人的家,
荊棘的籬笆環繞庭園,繁密的樹木枝葉交加。 回憶鄉居歡樂,令我悵惆,
何時重返故園,去提著水罐宙匙凳兵澆花?
其三
春風輕易地送走了我美好的華年,
如今我坐著孤舟行駛在這煙波浩茫的黑夜。
為什麼脊令鳥偏偏在我面前炫耀,
時時掠過帆頂,飛向那長天!
作品賞析
這組詩與作者在一九〇〇年所作的《別諸弟·庚子二月》性質差不多,表現的是離愁別恨,帶有作者早年詩的特色。
三首詩以低徊淒婉的調子,抒發了作者對家鄉的熱戀以及兄弟之間的友愛和依依不捨之情,富有感染力。同時也間接地反映了作者的家庭從小康墜入困頓的一些情況。
作者簡介
魯迅(1881~1936),中國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和教育家。原名犁舟愚少棄周樹人,字豫才,浙江紹興人,1881年9月25日出生。青年時代受進化論、尼采超人哲學和托爾斯泰博愛思想的影響。1902年赴日本留學估宙熱奔,1909年回國,先後在杭州、紹興任教。辛亥革命後,在北京大學、女子師範大學等校授課。1918年5月,首次用“魯迅”的筆名,發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奠定了新文學運動的基石。1918年到1926年間,陸續創作出版了小說集《吶喊》、《彷徨》,論文集《墳》,散文詩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雜文集《熱風》、《華蓋集》、《華蓋集續編》等專集。其中,1921年12月發表的中篇小說《阿Q正傳》,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的不朽傑作。從1927年到1936年,創作了歷史小說集《故事新編》中的大部分作品和大量的雜文,收輯在《而已集》、《三閒集》、《二心集》、《南腔北調集》、《偽自由書》、《準風月談》、《花邊文學》、《且介亭雜文》、《且介亭雜文二編》、《且介亭雜文末編》、《集外集》和《集外集拾遺》等專集中。此外,還大力翻譯外國進步文學作品並介紹國內外著名的繪畫、木刻;蒐集、研究、整理大量的古典文學作品,編著《中國小說史略》、《漢文學史綱要》,整理《嵇康集》,輯錄《會稽郡故書雜錄》、《古小說鉤沉》、《唐宋傳奇錄》、《小說舊聞鈔》等等。1936年達愉她10月19日病逝於上海。作品被編為《魯迅全集》。
夢魂呵,常常向著故鄉飛奔,
我才信人間的離別真是痛苦萬分!
深夜倚床想念著弟弟,
月兒那樣明亮,面對一盞如豆的殘燈。
其二
夕陽西下,客船到了種花老人的家,
荊棘的籬笆環繞庭園,繁密的樹木枝葉交加。 回憶鄉居歡樂,令我悵惆,
何時重返故園,去提著水罐澆花?
其三
春風輕易地送走了我美好的華年,
如今我坐著孤舟行駛在這煙波浩茫的黑夜。
為什麼脊令鳥偏偏在我面前炫耀,
時時掠過帆頂,飛向那長天!
作品賞析
這組詩與作者在一九〇〇年所作的《別諸弟·庚子二月》性質差不多,表現的是離愁別恨,帶有作者早年詩的特色。
三首詩以低徊淒婉的調子,抒發了作者對家鄉的熱戀以及兄弟之間的友愛和依依不捨之情,富有感染力。同時也間接地反映了作者的家庭從小康墜入困頓的一些情況。
作者簡介
魯迅(1881~1936),中國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和教育家。原名周樹人,字豫才,浙江紹興人,1881年9月25日出生。青年時代受進化論、尼采超人哲學和托爾斯泰博愛思想的影響。1902年赴日本留學,1909年回國,先後在杭州、紹興任教。辛亥革命後,在北京大學、女子師範大學等校授課。1918年5月,首次用“魯迅”的筆名,發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奠定了新文學運動的基石。1918年到1926年間,陸續創作出版了小說集《吶喊》、《彷徨》,論文集《墳》,散文詩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雜文集《熱風》、《華蓋集》、《華蓋集續編》等專集。其中,1921年12月發表的中篇小說《阿Q正傳》,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的不朽傑作。從1927年到1936年,創作了歷史小說集《故事新編》中的大部分作品和大量的雜文,收輯在《而已集》、《三閒集》、《二心集》、《南腔北調集》、《偽自由書》、《準風月談》、《花邊文學》、《且介亭雜文》、《且介亭雜文二編》、《且介亭雜文末編》、《集外集》和《集外集拾遺》等專集中。此外,還大力翻譯外國進步文學作品並介紹國內外著名的繪畫、木刻;蒐集、研究、整理大量的古典文學作品,編著《中國小說史略》、《漢文學史綱要》,整理《嵇康集》,輯錄《會稽郡故書雜錄》、《古小說鉤沉》、《唐宋傳奇錄》、《小說舊聞鈔》等等。1936年10月19日病逝於上海。作品被編為《魯迅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