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蘇子卿詩四首》
- 作品別名:《詩別》
- 創作年代:漢代
- 作品出處:《中國歷代文學作品選》
- 文學體裁:五言詩
- 作者:無名氏
基本信息,內容,註解,簡析,註解,
基本信息
簡介
【年代】:漢
【作者】:漢無名氏
【作品】:別詩
【主線】:離別
內容
【其一】
骨肉緣枝葉,結交亦相因。
四海皆兄弟,誰為行路人。
況我連枝樹,與子同一身。
昔為鴛和鴦,今為參與辰。
昔者長相近,邈若胡與秦。
惟念當乖離,恩情日以新。
鹿鳴思野草,可以喻嘉賓。
我有一罇酒,欲以贈遠人。
願子留斟酌,敘此平生親。
【其二】
黃鵠一遠別,千里顧徘徊。
胡馬失其群,思心常依依。
何況雙飛龍,羽翼臨當乖。
幸有弦歌曲,可以喻中懷。
請為遊子吟,泠泠一何悲。
絲竹厲清聲,慷慨有餘哀。
長歌正激烈,中心愴以摧。
欲展清商曲,念子不得歸。
俯仰內傷心,淚下不可揮。
願為雙黃鵠,送子俱遠飛。
【其三】
結髮為夫妻,恩愛兩不疑。
歡娛在今夕,嬿婉及良時。
征夫懷往路,起視夜何其?
參辰皆已沒,去去從此辭。
行役在戰場,相見未有期。
握手一長嘆,淚為生別滋。
努力愛春華,莫忘歡樂時。
生當復來歸,死當長相思。
【其四】
芬馨良夜發,隨風聞我堂。
征夫懷遠路,遊子戀故鄉。
寒冬十二月,晨起踐嚴霜。
俯觀江漢流,仰視浮雲翔。
良友遠別離,各在天一方。
山海隔中州,相去悠且長。
嘉會難再遇,歡樂殊未央。
願君崇令德,隨時愛景光。
註解
骨肉:指兄弟。首句以葉之緣枝而生比喻兄弟骨肉天然相親。
因:親。這句是說結識朋友也是相親的。
連枝樹:即“連理樹”,不同根的兩樹枝或乾連生為一名為連理。通常用連理樹喻夫婦,這裡用來喻兄弟。
參、辰:二星名,參星居西方,辰星(又名商星)居東方,出沒兩不相見。
邈:遠。
胡與秦:猶言外國和中國。當時西域人稱中國為“秦”。以上四句是說往日形跡親近,今後就疏遠了。
乖:暌別。
恩情:此句言情誼比平時更覺不同,平時情誼固然深厚,臨別更覺難捨。
罇:字從缶從尊,尊亦聲。“尊”本義指“推崇好酒”,引申為“受推崇的好酒”、“名酒”。“缶”指陶質容器。“缶”與“尊”聯合起來表示“盛裝好酒的罈子”。本義:名酒罈子。
斟酌:用勺舀酒。結尾四句是說這一樽酒本為贈遠人用的,現在希望你再留一會兒酌飲此酒。
組詩其二:“黃鵠一遠別……”
簡析
這是客中送客的詩。前幅連用比喻表示臨別依依,中幅借描寫弦歌的音響說明人心的情緒,後幅直寫傷感,仍用比喻作結。
註解
依依:戀戀不捨。以上四句言鳥獸分別尚不免懷顧戀之情。
飛龍:龍是傳說中的神物(蛇身,有四足,爪象狗的爪,有馬的頭鬃和尾,有鹿的角、魚的鱗和須),能飛行。其中有一種有翼的,象飛鳥。這裡是以飛龍喻作者送別的朋友和他自己。
喻中懷:曉示心懷。
泠泠:形容音韻清。
絲竹:“絲”,指用絲弦的樂器,如琴瑟。“竹”,指竹製的樂器,如簫管。這裡“絲竹”是偏義複詞,上文只提到弦歌,有絲無竹。
厲:強烈。
長歌:樂府歌有《長歌行》,又有《短歌行》,據《樂府解題》,其分別在歌聲的長短。長歌是慷慨激烈的,短歌是微吟低徊的。
展:重(平聲)。
念子不得歸:是說我雖想念你而不能隨你同歸。以上四句是說長歌之後續以短歌,以寫心中激烈的傷痛。
組詩其三:“結髮為夫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