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求新聲於異邦:魯迅與西方文化

別求新聲於異邦:魯迅與西方文化

《別求新聲於異邦魯迅與西方文化》是2004年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芸。

基本介紹

  • 書名: 別求新聲於異邦:魯迅與西方文化
  • ISBN:750044972
  • 定價:28.0
  •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圖書信息,簡介,目錄,

圖書信息

圖書編號:1084651
作者:張芸
出版日期:2004-12-01
版次:1
開本:32開

簡介

本書分三個部分。第一部分:魯迅論“國民性”和“民族魂”。主要從民族心理學、比較文學形象學等新角度和與西方文化的聯繫中闡述魯迅的“民族”“國民”觀與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中國社會政治狀況的關係。第二部分:魯迅的美學觀和德國自律美學。從多個側面討論魯迅文藝觀中的基本矛盾,即文藝的自律性和文藝的社會性之間的矛盾。魯迅在其文學創作活動中始終試圖在兩極之間尋找一個平衡點。第三部分:魯迅的精神態度與西方哲學。通過魯迅對“唯科學主義”、“進化論”、“超人說”、“個性主義”、“民主”、“生命哲學”的批判或接受來展示魯迅的精神底色,並具體分析了在魯迅作品中經常出現的諸如“走”、“路”、“荒野”、“寂寞”、“蚊子”、“蒼蠅”、“夜”、“牆”等意象。

目錄

自序
導論 魯迅與西方文化的關係
魯迅與德國
本書的研究對象
研究中的問題和本書進行的方式
本書的基本結構
第一部分 魯迅論“國民性”和“民族魂”
導言
魯迅的民族觀
“種族革命”和剪辮子
猶太人命運的啟示
中國人與異族接觸時展現的“民族性”
中國人在對立世界的異族面前的態度
內部世界的異族人和外部世界的異族人
對希特勒在國社黨大會上講話的評論
民族原則和人道主義原則
從“民族心理學”角度透視中國人的“民族性”和“國民性”
威廉·洪德的民族心理學基本論點
鞠斯塔福·勒朋的基本論點
“國民性”與社會成規——死人的力量
“死人之力”與進化論
民族心理學中的個人主義成分
“國民性”與大眾心理學和民族心理學
改造“國民性”
語言——民族思維方式的指向標
漢字的拉丁化
有關翻譯的討論
從比較文學形象學的角度看中國人的“國民性”
中國人的“國民性”
外國的中國人形象的可疑之處
魯迅的“國民性”格式
歐洲人眼中的具體的中國人形象
一 “土人”
二 “寶愛平和”
三 “黃禍”
中國形象的改變
魯迅作品中的德國人形象——“森林民族”
第二部分 魯迅的文藝觀與德國美學
導言
文藝的自律性
藝術自律的象徵——花
表現主義
文學產生的內在原因
精神上的“餘裕”與文學藝術的產生
《中國小說史略》
文學接受為無利害的美學體驗
魯迅與表現主義版畫
歐美的文藝
小說史與歌德
文藝爭論
……
第三部分 魯迅的精神態度與西方哲學
結束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