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了,我的幻想!》是美國詩人沃爾特·惠特曼的作品。《別了,我的幻想!》是《草葉集》第九版即“臨終版”的最後一首詩。對詩人來說,幻想就是他的繆斯,他的創造力的泉源。
基本介紹
詩歌原文,詩歌譯文,詩歌鑑賞,作者簡介,
詩歌原文
Goodbye, my fancy!
Goodbye, my lover my lover!
I want to go where, disappear without a trace,
Do not know on what fate, also do not know can see you again,
So, goodbye, my fantasy.
Now -- for one last time I review at a glance;
The clock ticks has been slowing down inside of me,
In the end, the night, with the heartbeat of the final blow.
My life together, joy, love for a long time;
Cheerful.-- now to break up one one don't my fantasy.
But wait, don't worry,
It is very long, we live together, sleep together, mutual penetration, is simply be made one;
If I were a dead, (yes, we will together,)
No matter where, we both will be peer trace a common fate,
Maybe we will be more and more happy, learn more,
Maybe it's you were led me to really songs now, (who knows?)
May be you are turning the knob of the door, open the door of life and death -- then finally,
Don't -- and goodbye!My dream.
詩歌譯文
別了,我的幻想!
別了,我的愛侶我的情人!
我要離去了,不知去向何方,
不知面向何種命運,也不知還能否與你再見,
所以,別了,我的幻想。
現在——讓我最後一次回顧一眼;
我內部鐘聲嘀嗒已漸慢漸弱,
劇終,夜幕,隨著心跳的最後一擊。
我倆一起生活、歡樂、撫愛了很長時光;
愉快啊!——而今卻要分手一一別了我的幻想。
但是等等,別急,
真是很長了,我們同住、共眠、互相滲透,簡直是合而為一;
那么假如我倆一塊兒死,(對了,我們仍將合一,)
不論去向何方,我倆都將同行蹤共命運,
也許我們會更安樂更快活,學到更多,
也許就是你自己現在正要把我領向真的歌,(有誰知道?)
也許就是你現在正在轉動門鈕,開啟生死之門——那么終於,
別了——而又再會!我的幻想。
(飛白譯)
詩歌鑑賞
也許沒有一個詩人寫過像惠特曼那樣多的關於死亡的詩。奇怪么?一個以那么奔放的熱情歌唱人和自然生命力的詩人,為什麼那么鐘愛死的主題?其實並不奇怪,生和死緊緊相連,息息相關。在惠特曼看來,正是生與死的轉輪,構成了宇宙的無窮之流和草葉的生生不息。
南北戰爭時期的醫院工作體驗,推動了惠特曼對死亡的思考,而惠特曼五十多歲和六十多歲時的兩次中風與半身不遂的痛苦,促使他越來越頻繁地寫死亡主題。詩人到了光輝奪目的白晝的逝去,潮水的退潮,看到了自己將走上的永無歸程的路……他懷著男子漢的愛,和他所愛的一切告別,和朋友告別,並為他的手與這次鬆開的手將不再相遇而依依不捨。
《別了,我的幻想!》是《草葉集》第九版即“臨終版”的最後一首詩。對詩人來說,幻想就是他的繆斯,他的創造力的泉源,他靠幻想的帶領才能夠神遊八極,攬星邀月。詩人的一生就是和幻想合作的一生。所以詩人說“我倆一起生活、歡樂、撫愛了很長時光”。惠特曼沒有其他的終身愛侶,因此,幻想被他稱為“我的愛侶我的情人”,完全是當之無愧的。
現在,當詩人已和朋友們握過最後一次手的時候,不得不和終身的愛侶——“我的幻想”訣別了,戀戀不捨地。詩人還不願就此停筆,不願拋棄詩的幻想,但自然規律無可抗拒——“劇終,夜幕,隨著心跳的最後一擊。”多么斬釘截鐵!
但是且慢。詩人忽然若有所悟:我和我的幻想長期以來形影相隨,難分難解;而且從來都是我的幻想領著我走向未知,那么這一次也許仍是你,我的幻想,在領著我走向未知世界吧?如果這樣,那么生死之門仍不會把我們隔離,在那未知世界裡,詩人仍將和詩的幻想在一起。
於是,詩人在“別了”之後又喊出了“再會,我的幻想!”,這是對古羅馬詩人卡圖盧斯名詩《歡會和告別》的反用,卡圖盧斯說的是剛見面就不幸永別,惠特曼說的是剛告別就有幸再會。
這就向我們顯示了惠特曼的神秘主義——詩人的心靈(通過幻想)與宇宙的心靈交融。因為宇宙是不竭之流,所以詩人之死絕不是大而黑的睡眠,而是充盈著活力的死亡,哪怕在生死之門後面,詩人也不停止幻想。正如惠特曼說的:“一聲告別後面,隱藏著新開端的祝賀。”
作者簡介
沃爾特·惠特曼(Walt Whitman,1819-1892年),美國詩人。
惠特曼從1839年起開始文學創作,寫一些短詩,同時參加當地的政治活動。1842年他擔任《紐約曙光》報的編輯。1846年初,他又擔任《布洛克林每日鷹報》的編輯,因在該報發表反對奴隸制度的文章,於1848年1月被解職。後來還擔任過《自由民》報的主編,終因政見不合而於1840年離開新聞界。
從1850年開始,惠特曼一方面從事體力勞動,作木匠和建築師,一方面展開了他的旺盛的詩歌創作活動,他開始在報紙上發表自由詩,表達對大自然的熱愛和自由民主生活的讚頌,南北戰爭爆發後,積極支持林肯解放黑奴的主張,並親身參加戰鬥。抒發了自己追求民主進步的理想。內戰期間,詩人自動到紐約百匯醫院作看護,後來又在華盛頓的軍醫院裡服務。1873年,惠特曼不幸得半身不遂之症,遷居新澤西州卡姆登養病,於1892年病重去世。
惠特曼的第一部詩集是《草葉集》,1855年在紐約出版時只有94項,包括12首詩作,到1882年版時,已增加到372首詩作;1861年美國南北戰爭爆發,這個時期,他寫下了真實記錄這場革命戰爭的《鼓專用集》;林肯總統被刺後,他寫下了沉痛表達美國人民對林肯被刺而哀思的《啊,船長!我的船長》、《今天的軍營靜悄悄》等詩篇,表示了對林肯的沉痛哀悼;在有名的《神秘的號手》一詩中,他樂觀地描繪了未來的自由世界。惠特曼是美國著名的民主詩人,他歌頌民主自由,體現了美國人民對民主的渴望,他讚美人民創造性的勞動,他的詩給人以積極向上的生氣勃勃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