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抵閩中》是清代詩人張印創作的一首五言律詩。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初抵閩中
- 作者:張印
- 創作年代:清代
- 作品體裁:五言律詩
《初抵閩中》是清代詩人張印創作的一首五言律詩。
《初抵閩中》是清代詩人張印創作的一首五言律詩。作品原文吾愛閩中好,從難筆墨傳。編民蛇有戶,課稅蠣成田。灌木經年碧,寒花入臘然。萬山青不斷,直到海門邊。1作者簡介張印,字月潭,潼關人。山東巡撫澧中女,閩縣陝西布政使林壽圖繼...
《送鄭侍御謫閩中》是唐代詩人高適的詩作。此詩寫對朋友的安慰、忠告、勸勉和祝願之意,表現了對友人的關懷,也蘊含著為友喊冤的意思。開頭二句從貶官一事說起,安慰朋友不要傷懷過度,並且說自己從前也曾去過閩中;中間四句向朋友如實地介紹閩中的荒僻而艱苦的環境;最後二句說朋友一定會得到恩赦,並祝福他一路...
《送林處士自閩中道越由霅抵兩川》是唐代詩人許渾創作的五言律詩。詩詞正文 書劍少青眼,煙波初白頭。鄉關背梨嶺,客路轉蘋洲。處困道難固,乘時恩易酬。鏡中非訪戴,劍外欲依劉。高枕海天暝,落帆江雨秋。鼉聲應遠鼓,蜃氣學危樓。智士役千慮,達人經百憂。唯聞陶靖節,多在醉鄉游。作者簡介 許渾(約788...
皖南事變後,黨內委員制改為特派員制,李鐵抵閩中後,即任閩中黨組織的特派員。此後,李鐵在閩中的活動,主要貫徹黨中央“隱蔽精幹,長期埋伏,積蓄力量,以待時機”的十六字方針,曾在莆田、永泰、長樂等地舉辦多期幹部學習班、輪訓班及軍事訓練班,為隱蔽精幹、積蓄力量、培養教育黨的基層幹部和積極分子作出重要...
一路由陳敬德、吳都總帶領,連克德化、永春、安溪,直抵閩中沿海重鎮泉州府,於城南五陵坡(一作古陵坡)活捉率兵來戰的知府熊尚初。一路指向閩西,由將樂、連城,攻達上杭。此外,還以二千義兵北攻建寧府,遭到建寧知府張瑛的襲擊,敗績退回。農民軍出擊時,沿途焚燒衙門,破牢釋囚,開倉濟貧,深得受苦民眾的...
五月初十日,清廷正式頒發敕書,封鄭成功為海澄公,鄭芝龍為同安侯,鄭鴻逵為奉化伯,鄭芝豹授左都督①,給泉州一府地方供鄭成功安插和供養軍隊。敕諭中首先肯定了鄭芝龍“當大兵南下未抵閩中即遣人來順,移檄撤兵,父子兄弟歸心本朝,厥功懋矣”。接著指責“墨勒根王(多爾袞)不體朕心,僅從薄敘,猜疑不釋,防範...
仙遊木雕統稱“仙作”,亦稱“洋塘雕花”,屬於福建龍眼木雕的一個支流,是一個具有獨特藝術風格的古老木雕流派,發軔於閩中仙遊、莆田一帶。仙遊木雕素以“精微透雕”著稱,形成於唐宋,鼎盛於明清。它最初是古代的一種建築雕刻藝術,到了唐代得益於佛教力量的助推而得到了飛躍的發展。據宋代出版的《仙溪縣誌》記載...
張鼎丞任司令員,譚震林任副司令員(後粟裕),轄第3、第4團;第3支隊由閩北、閩東紅軍和游擊隊編成,張雲逸兼司令員,後譚震林任副司令員,轄第5、第6團;第4支隊由活動在鄂豫皖邊的紅28軍和鄂豫邊游擊隊編成,高敬亭任司令員,轄第7、第8、第9團和手槍團;軍部特務營由湘南、閩中等地紅軍和游擊隊編成...
太平天國名將石達開所部當年就曾破此關,由光澤進兵而定閩中。 分水關,關口海拔1180米,在關隘中最高,木石關口。山巒疊翠,怪石昂立,峽谷深險,澗溪密分流,山道崎嶇,可謂天險,大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牛田隘,位於縣境西北面,海拔925米,險地陡峭,道口扼住由此入閩的要道。
不過,清軍既得閩中,諸位將帥便遇到了一個如何報功的問題。假使如實上報清軍入閩情況,各位將領很難得到重大獎賞。為了得到大功,清軍統一口徑,誇張敵人的抵抗,從而使攻占福建成為大功一件。《清實錄》及《清史稿》中有關清軍苦戰而得閩中的記載,其來源在此。其次,由於清軍將領要誇張自己的功勞,他們就一定要抹殺...
公最重民社。道光元年閩縣、侯官谷不升,即開倉平糶,且招販台米。五年十一月,閩中各屬米貴,豫請弛海禁,募商運浙米十數萬石;其外汀州請發倉者一,龍巖、寧洋、德化請發倉者一,永春請發倉者一:二鬴無匱,故歲儉而民不飢。公好興水利。莆田木蘭陂者,創自宋熙寧間侯官李長者宏,溉田四十萬畝;...
“衣冠八姓”本系中原大族,入閩後先在閩北(今南平地區)及晉安(今福州)定居,而後漸向閩中和閩南沿海擴散。史稱“衣冠南渡,八姓入閩”。這是中原地區人民第一次大規模南遷,也是北方漢人與閩人的第一次大融合。在唐末至明中葉聚集於閩、粵、贛連結地區,經過與當地畲、瑤等土著居民融合而成客家民系。在...
陳秀冬【永春賦】云:“與天地之同壽,與日月之同輝.處閩中而偏南,傍翠山而依水,婀娜多姿.人煙聚百萬之多.資源富饒, 形勢盡一時之盛,地勢廣闊,澤被綿綿,東連仙遊,西接漳平,南通海絲之古道,又抵安溪之茶都。北連瓷都德化。金城繚繞,四通八達。”歷史沿革 陳秀冬【永春賦】云:“古城淵源,度宏規而...
大運河開通後,對促進中國的商貿往來、經濟發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唐人李吉甫在《元和郡縣圖志》中言:“自揚、益、湘南至交、廣、閩中等州,公家運漕,私行商旅,舳艫相繼,隋氏作之雖苦,後代實受其利焉。”隋唐大運河開通之後,運河岸邊的一些碼頭及舊城因運河的航運而迅速發展與繁榮了起來,如運河南端...
《閩海贈言》是研究明末閩浙台史、中外關係史、通商史、倭寇史等方面的必讀史料。本書原分為六卷,始編於作者鎮守晉江石湖時,直到鎮守山東登萊時得以完成。多系當時閩中顯宦、名士贈與的碑文、記文、序文、詩、賦等,卷末附有家言和作者自撰的《仗劍錄》。史料記載 《明史》列傳第一百五十八。親屬成員 沈有容有...
福建人通常指福建省內9地市人口共同體,主要分布於福建地區和東南亞華人地區等。所說的語言是屬閩語。基本概念 歷史上福建人是由閩越族人、不同時期不同地域不同流派的南遷漢人和其他域外族群不斷融合形成的。而“福建話(Hokkien)”即指福建全省各地八閩方言,其主要包括閩東語,閩南語,莆仙話,閩北語,閩中語,...
公元前110年,四路漢軍進抵閩境,餘善分兵防守,自己統兵據守泉山抵抗。吳陽勸說餘善放棄抵抗,餘善不聽。吳陽便率兵七百攻占漢陽,餘善腹背受敵,便放棄泉山,退至冶都。建成侯敖與繇君居股合謀,殺死餘善,投降漢廷,東越滅亡。餘善死後,葬於候官寧棋里。人物生平 早年經歷 餘善是閩越王無諸之後,閩越王郢...
閱滬報知閩中大水,淮河亦正苦漲,有作 述憶有序 壬辰四月,余管江南水師學堂,值新寧尚書大閱。禮成,方盛服陪侍。有棘韋跗注趨而過予,則雲南鶴麗鎮總兵朱公洪章也。款曲傾吐,立談未能畢其辭,遂並馬出城。到龍脖子,則豐碑屹立,曾威毅伯為公紀所部四百人同日死事之壟也。正值忌日,健兒具酒脯待公奠...
秦軍共分5路:一路由今江西向東進發,攻取東甌和閩越;中間兩路攻取南越,其一經今南昌,越大庾嶺入廣東北部,其二經今長沙,循騎田嶺直抵番禺;其餘2路入廣西,攻西甌,一路由萌渚嶺入今賀縣,一路經越城嶺入今桂林。秦軍第一路進展順利,出兵當年就平定了東甌和閩越地區(浙江、福建),設定了閩中郡。其餘4...
天下名樓,最著者四:滕王、黃鶴,顴雀、岳陽。勝景與絕唱相融,山川因人物增色。或曰此外無樓矣。然則千載之後,閩中海濱麒山(1)之巔,新竣媽祖閣一座,謁者如雲,聲播宇內,儼然又一傳世大觀也。媽祖者,即世傳海上女神林默也。越千年而功彌著,世時新而德愈彰。信眾多至億萬,恩澤披於四海。溯其先世,...
朱慶餘,唐代詩人。閩中(今福建)人。一作越州(治今浙江紹興)人。寶曆進士,秘書省校書郎,其詩辭意清新,描寫細緻,為張籍所賞識。有《朱慶餘詩集》。朱慶餘,生卒年不詳,名可久,以字行。越州(今浙江紹興)人,寶曆二年(826)進士,官至秘書省校書郎,見《唐詩紀事》卷四六、《唐才子傳》卷六,...
早年學校主管稱“主理”,由教會指派美籍女傳教士擔任。經1927年收回教育權的鬥爭後,學校移交中華基督教會閩中協會管理,由中國人擔任校長,先後為黃文玉、孫淑貞、王秀貞。黃、王2人同為文山校友,3人大學畢業後均曾留美,為文山女中的發展做了積極貢獻。真光書院 1872年由美國基督教長老會宣教士那夏理女士在...
綠楊燕 《綠楊燕》是明代詩人林鴻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作品原文 上國繁華畫裡看,綠楊紫燕斗春闌。金河堤上朝迴路,最是飛花撲玉鞍。作者簡介 林鴻,明福建福清人,字子羽。洪武初以人才薦,授將樂縣學訓導,官至禮部員外郎。性落拓不善仕,年未四十自免歸。工詩,為閩中十才子之首。有《鳴盛集》。
這股沿岸流,冬季沿浙江近岸南下,可達閩中近岸;夏季流向與台灣暖流相同,在長江口外形成強盛的長江沖淡水,沿東北方 向直指韓國濟州島。當偏南風強盛時,台灣暖流有趨岸爬坡之勢,致浙閩沿岸出現深層冷水上升現象。 遼南沿岸流源自鴨綠江,沿遼東半島南岸西流。西朝鮮沿岸流主要源自江華灣的入海徑流,沿朝鮮西岸南流...
公元前221年,秦朝置閩中郡,治東冶(今福州),從此福建作為一個行政區劃出現在中國的版圖上。福建省陸地平面形狀似一斜長方形,東西最大間距約480千米,南北最大間距約530千米。全省大部分屬中亞熱帶,閩東南部分地區屬南亞熱帶。全省土地總面積為12.4萬平方千米,海域面積達13.6萬平方千米。福建氣候溫和,雨量...
宋亡,寓居閩中。元朝屢召出仕,堅辭不應,終於被強制送往大都(今北京),堅貞不屈,絕食而死。門人私諡文節。謝枋得為文推尊歐、蘇,認為"歐蘇起遐方僻壤,以古道自任,發為詞華,經天緯地,天下學士皆知所宗"。他對宋末文風頗表不滿,指出"七十年來,文體卑陋極矣"(《與楊石溪書》),於是以振興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