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列寧軍事政治學院
- 創建時間:1919
- 校址:莫斯科
- 學校類別:高等軍事院校
列寧軍事政治學院,前蘇聯武裝力量培養中級政治工作軍官的高等軍事院校。創建於1919年, 以無產階級革命導師列寧命名,校址位於莫斯科。學校概況列寧軍事政治學院曾是蘇軍培養中級政治工作軍官的重要軍事院校。它創建於1919年,...
學院對軍事教育學和心理學領域的科研工作也很重視,出版有《軍官教育學》、《蘇聯軍人心理學論文集》、《軍人集體心理學問題》等著作。學院的黨政工作由政治部領導。學院榮獲蘇聯中央執行委員會榮譽革命紅旗一面和獎狀一張(1932),列寧...
也為新的歷史條件下堅持和發展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繁榮哲學社會科學事業作出了重要貢獻。1985年12月,國務院、中央軍委決定,將軍事學院、政治學院、後勤學院合併,組建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大學。發布者:中國軍事百科全書編審室 ...
列寧軍事理論是列寧關於軍事的基本觀點,是列寧主義整個學說中的一個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列寧軍事理論在多個方面繼承、發展了馬克思主義軍事理論,把馬克思主義軍事理論推向了一個嶄新階段,是馬克思主義軍事理論發展史上的一個里程碑。理論...
解放戰爭時期,任雲南討蔣自救軍第一縱隊二支隊政治指導員,滇桂黔邊縱隊三支隊二營政治教導員。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雲南軍區保山邊防區基幹團政治處主任,第二政治幹部學校教員,蘇聯列寧軍事政治學院學員,政治學院教員,蘭州軍區...
為適應抗日戰爭勝利後形勢的需要,人民解放軍以各地的抗日軍事政治大學(簡稱“抗大”)分校為基礎,陸續組建訓練和培養軍隊幹部及地方青年學生的軍事政治學校。這些學校的教學內容有馬克思列寧主義哲學、政治經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毛澤東軍事...
經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主席毛澤東批准,在原華北、華東軍事政治大學的基礎上創辦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學院。1951年(辛卯年)1月15日,軍事學院在南京成立。劉伯承領導創建工作,並任院長兼政治委員。歷史沿革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
他在這些著作中深刻地闡述了帝國主義和無產階級革命時代的馬克思主義軍事理論,制定了無產階級革命的軍事綱領,奠定了蘇維埃國家軍事學說的基礎。列寧科學地論證了帝國主義時代戰爭與政治、戰爭與革命的關係。強調“戰爭是政治通過另一種手段...
也是人類軍事政治智慧的結晶,不僅對中國也對世界軍事政治實踐的和諧與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導意義。總結馬克思、恩格斯、列寧、史達林和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的軍政關係思想,是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軍事政治學理論淵源並展現共產黨人軍政...
王稼祥、賀昌講過政治課,李德講“短促突擊”,瞿秋白曾在高級班講過列寧主義,總政治部組織部長李弼廷、敵工部長李翔梧都為紅大學員講過課。在中央的關懷下,紅大學員有時還能旁聽中央的重要會議。1933年2月,在第四次反圍剿中,...
1973年,他於列寧軍事政治學院進修完畢,由於成績優異,他的名字被刻在學院紀錄頂尖畢業生的大理石匾上。1973年從學校畢業後,被提拔為副政治委員,並在蘇聯風暴海燕級反潛艦警戒號上服役,由於原政治委員因醉酒鬧事被降職,他再次被提拔為...
;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27年轉入列寧格勒托爾馬喬夫軍事政治學院學習;1930年回國後被派往鄂豫皖蘇區,任中國工農紅軍第25軍副軍長,1932年10月隨紅四方面軍主力向西轉移;1933年7月後任 紅31軍參謀長、副軍長 ,紅四方面軍副參謀長...
中國人民解放軍院校教育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系列重要講話精神,以軍事戰略方針為依據,以教學為中心,為建設革命化現代化正規化軍隊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
1931 年秋,中共信江特委將設在贛東北蘇區首府橫峯縣葛源的信江紅軍軍事政治學校易名為彭楊軍事政治學校,黃埔軍校第一期畢業的彭乾臣任校長,舒翼任政委,上海大學、莫斯科東方大學及列寧格勒軍政大學畢業的薛子正任教育長。學員來自於農民暴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