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印形式的光學跟蹤經緯儀,配套設備簡單,獨立性強,但它在數據處理和歸算上要耗費許多時間和人力。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列印經緯儀
正文,關係,
正文
見光學跟蹤經緯儀。當物鏡口徑為15厘米時﹐它可觀測到7~8等的人造衛星。儀器的高度和方位轉動可在較寬的範圍內實現連續調節﹐能對各種運行軌道和速度的人造衛星進行觀測。觀測精度同衛星軌道﹑運行速度﹑觀測者的熟練程度和儀器靜態精度有關﹐一般在3'以內。觀測時兩名觀測者位於儀器相對兩側﹐通過各自的望遠鏡並控制相應的儀器轉動速度﹐使儀器儘可能準確地跟蹤目標﹐然後閉合記錄開關﹐即可輸出目標方位和高度角數值。輸出角度的形式有兩種。一種是通過金屬度盤在記錄紙帶上直接列印出來﹐同時輸出取點瞬間的記時訊號給記時儀。另一種是採用光學編碼度盤作為測角元件﹐在跟蹤過程中根據所需要的採樣頻率﹐自動以二進碼形式輸出目標方位和高度值﹐經數據傳輸設備直接輸入電子計算機進行處理。採用兩台或兩台以上同類儀器進行交會測量﹐可獲得目標在空間的運動軌跡。列印形式的光學跟蹤經緯儀﹐配套設備簡單﹐獨立性強﹐但它在數據處理和歸算上要耗費許多時間和人力。碼盤輸出形式的跟蹤經緯儀﹐配套設備複雜﹐但可立即獲得目標的軌道數據﹐故在人造衛星觀測站﹐尤其是在火箭發射場得到廣泛套用。此外﹐還有配備紅外線跟蹤器﹑電視監視器﹑雷射測距儀等附屬裝置的全自動光學跟蹤經緯儀﹐測角精度可高於1。
關係
經緯儀最初的發明與航海有著密切的關係。在十五 十六世紀,英國、法國等一些已開發國家,因為航海和戰爭的原因,需要繪製各種地圖、海圖。最早繪製地圖使用的是三角測量法,就是根據兩個已知點上的觀測結果,求出遠處第三點的位置,但由於沒有合適的儀器,導致角度測量手段有限,精度不高,由此繪製出的地形圖精度也不高。而經緯儀的發明,提高了角度的觀測精度,同時簡化了測量和計算的過程,也為繪製地圖提供了更精確的數據。後來經緯儀被廣泛地使用於各項工程建設的測量上。
經緯儀是由英國機械師西森(Sisson)約於1730年首先研製的,後經改進成型,正式用於英國大地測量中。1904年,德國開始生產玻璃度盤經緯儀。隨著電子技術的發展,60年代出現了電子經緯儀。在此基礎上,70年代製成電子速測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