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學研究生教學書系:刑事訴訟原理(刑事訴訟原理)

法學研究生教學書系:刑事訴訟原理

刑事訴訟原理一般指本詞條

《刑事訴訟原理》出版後,承蒙同行及讀者的厚愛,三次印刷已達萬冊,併入選2004—2005年度“教育部學位管理與研究生教育司推薦的‘研究生教學用書’”,在此謹表示誠摯的謝意。

自《刑事訴訟原理》出版以來,有關國家的刑事訴訟制度發生了重大變化,我國相關理論研究也有了新的發展,為了及時反映有關國家刑事訴訟制度發生的變化,吸收理論研究的最新成果,我們對《刑事訴訟原理》進行了修改和補充。此次修訂,由各作者在原承擔部分的基礎上進行。具體分工如下(以撰寫章節先後為序):

宋英輝(北京師範大學刑事法律科學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第一章一、二,第三章一至七、十,第六章一;吳衛軍(法學博士,電子科技大學法律系副教授),第一章三、四,第五章四;魏曉娜(法學博士,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講師),第二章,第四章;李哲(法學博士,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理論研究所助理研究員),第三章八、九、十一至十四,第六章二;許身健(法學博士,中國政法大學法學院副教授),第五章一至三。其中,羅海敏(中國政法大學訴訟法專業博士研究生)參與了第三章三的修改,何挺(中國政法大學訴訟法專業博士研究生)參與了第五章一至三的修改。何挺、王貞會、樊強對本書資料進行了核對。

基本介紹

  • 書名:法學研究生教學書系:刑事訴訟原理
  • 作者:宋英輝
  • ISBN:9787503669613 
  • 類別:訴訟法
  • 頁數:346頁
  •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7年3月1日
  • 裝幀:平裝
  • 開本:32開
目錄,作者簡介,

目錄

第一章緒論(1)
一、研究的對象與內容(1)
二、研究的目的與意義(4)
三、研究的主要方法(8)
四、研究的基本路徑(11)
法學研究生教學書系:刑事訴訟原理法學研究生教學書系:刑事訴訟原理
第二章刑事訴訟理念(13)
一、實體正義理念(14)
(一)位階排序(15)
(二)關於保障無辜(20)
(三)關於懲罰犯罪(24)
(四)關於罪刑相適應(31)
二、程式正義理念(33)
(一)程式正義問題的產生(33)
(二)程式正義的基本要求(38)
第三章刑事訴訟原則(52)
一、刑事訴訟原則的價值(52)
(一)刑事訴訟原則釋義(52)
(二)刑事訴訟原則的地位和價值(57)
二、刑事訴訟原則體系(60)
(一)研究視角與方法(60)
(二)刑事訴訟原則體系的層次性(63)
三、程式法定(66)
(一)程式法定原則的要求(66)
(二)外國關於程式法定原則的立法與適用(68)
(三)程式法定原則的理念基礎(71)
(四)程式法定原則與我國刑事訴訟(73)
四、司法獨立(74)
(一)司法獨立原則的立法、適用及基本要求(74)
(二)司法獨立原則的理念基礎與制度價值(75)
(三)司法獨立原則與我國刑事訴訟(78)
五、國家追訴(81)
(一)實行國家追訴的歷史必然性(83)
(二)國家追訴原則與我國刑事訴訟(85)
六、無罪推定(85)
(一)無罪推定原則的形成及其理念基礎(86)
(二)無罪推定原則與我國刑事訴訟(92)
七、任何人不受強迫自證其罪(92)
(一)任何人不受強迫自證其罪原則釋義(92)
(二)關於任何人不受強迫自證其罪原則的立法與適用(94)
(三)任何人不受強迫自證其罪原則的價值與制度基礎(97)
(四)任何人不受強迫自證其罪原則與我國刑事訴訟(100)
八、程式參與(101)
(一)程式參與原則的基本要求(102)
(二)外國關於程式參與原則的立法與適用(103)
(三)程式參與原則的功能評析(110)
(四)程式參與原則與我國刑事訴訟(111)
九、有效辯護(112)
(一)有效辯護原則釋義(112)
(二)外國關於有效辯護原則的立法(113)
(三)有效辯護原則的理念基礎(115)
(四)有效辯護原則與我國刑事訴訟(116)
十、強制性措施限制適用與適度(119)
(一)強制性措施限制適用與適度原則的理念基礎(120)
(二)強制性措施限制適用與適度原則與我國刑事訴訟(122)
十一、程式公開(123)
(一)程式公開原則釋義(123)
(二)外國關於程式公開原則的立法(124)
(三)程式公開原則產生的理念基礎及其制度價值(127)
(四)程式公開原則與我國刑事訴訟(130)
十二、社會參與(131)
(一)社會參與原則釋義(131)
(二)社會參與原則的價值基礎(135)
(三)社會參與原則與我國刑事訴訟(137)
十三、訴訟及時(138)
(一)訴訟及時原則釋義(138)
(二)訴訟及時原則的表現(141)
(三)訴訟及時原則的理念基礎(144)
(四)訴訟及時原則與我國刑事訴訟(146)
十四、一事不再理與禁止雙重危險(149)
(一)一事不再理與禁止雙重危險原則釋義(149)
(二)一事不再理與禁止雙重危險原則的適用(156)
(三)一事不再理與禁止雙重危險原則的例外(159)
(四)一事不再理原則與我國刑事訴訟(168)
第四章刑事訴訟基本要素(172)
一、刑事訴訟主體(172)
(一)刑事訴訟主體的範圍(172)
(二)刑事訴訟主體之確定(178)
二、刑事訴訟客體(184)
(一)刑事訴訟客體的概念(184)
(二)刑事訴訟客體的單一性(186)
(三)刑事訴訟客體的同一性(187)
(四)對傳統學說的批評(190)
(五)我國刑事審判實踐中的罪名變更問題(192)
三、刑事訴訟行為(196)
(一)刑事訴訟行為含義之界定(196)
(二)刑事訴訟行為分類(198)
(三)刑事訴訟行為的效力(202)
四、刑事訴訟條件(212)
(一)刑事訴訟條件的分類(213)
(二)刑事訴訟條件的效果(215)
第五章刑事訴訟構造(217)
一、刑事訴訟構造概述(218)
(一)刑事訴訟構造釋義(218)
(二)刑事訴訟構造的構成要素(219)
二、外國關於刑事訴訟構造的理論(228)
(一)帕卡的犯罪控制模式與正當程式模式(230)
(二)格里費斯的爭鬥模式與家庭模式(233)
(三)達馬斯卡的刑事訴訟構造理論(235)
(四)戈德斯坦的彈劾模式與糾問模式(241)
三、外國刑事訴訟構造(242)
(一)縱向構造(242)
(二)橫向構造(251)
四、訴訟構造理念與我國刑事訴訟構造(257)
(一)調整訴訟構造的基本理念與原則(257)
(二)我國刑事訴訟構造之完善(263)
第六章刑事訴訟程式(274)
一、審前程式的理念與原則(274)
(一)司法權保障原則(275)
(二)令狀原則(277)
(三)任意偵查原則與強制偵查法定主義(280)
(四)起訴法定主義與起訴便宜主義(286)
二、審判程式的理念與原則(289)
(一)直接、言詞審理與傳聞證據法則(290)
(二)集中審理(301)
(三)證據裁判(307)
(四)自由心證(317)
(五)不利益變更之禁止(327)
主要參考文獻(337)

作者簡介

宋英輝,1957年出生,河北人,法學博士,北京師範大學刑事法律科學研究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1982年畢業於河北省師範學院,獲哲學學士學位;1989年、1992年畢業於中國政法大學研究生院,分別獲得訴訟法學專業碩士學位和博士學位。1989年7月始,先後任中國政法大學講師、副教授、教授;2006年7月始,被聘為北京師範大學“985工程”二期創新團隊人員,任刑事法律科學研究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研究領域為刑事訴訟法學、證據法學、司法制度。獨立完成、合著、主編或參與撰寫的著作三十餘部,發表學術論文一百餘篇。
·查看全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