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韻圖是2011年公布的語言學名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切韻圖
- 外文名:rhyme tables
- 所屬學科:語言學
- 公布年度: 2011年
切韻圖是2011年公布的語言學名詞。
切韻圖是2011年公布的語言學名詞。 定義唐宋金元時期稱顯示漢語音繫結構的圖表。其內容包括以五音(七音)、清、濁等給聲母分類,以開合、四等、攝、轉等給韻母分類,聲韻縱橫相交體現音繫結構。 出處...
《切韻》是隋代陸法言所著韻書。書成於隋文帝仁壽元年(601)。共5卷,收1.15萬字。分193韻:平聲54韻,上聲51韻,去聲56韻,入聲32韻。唐代初年被定為官韻。增訂本甚多。《切韻》原書已失傳,其所反映的語音系統因《廣韻》等增訂本而得以完整地流傳下來。現存最完整的增訂本有兩個,一為唐寫本王仁昫《刊...
《切韻》船禪互易說 《切韻》船禪互易說,音韻學學說。一般認為中古漢語船母是塞擦音
等韻是古代的一種反切方法,其主要表現是一種反切圖,一般叫做“韻圖”。在宋元兩代,反切圖是專為《切韻》《形式廣韻》和《集韻》的反切而作的 發展歷史 中國古代沒有拼音字母,要掌握反切的方法很不容易。於是等韻家便把守溫和尚發明的36個字母與206韻結合起來,配合成圖,是每一個音節都有他的位置。只要...
《切韻》娘母獨立說 《切韻》娘母獨立說,音韻學學說。一般認為,由於現代漢語方言都不能區分泥、娘二母,守溫字母也是有泥無娘,所以中古漢語不存在娘母。邵榮芬《切韻研究》則提出,顏師古《漢書注》、敦煌經卷的漢藏對音,以及梵漢對音等材料中泥、娘兩母分立明顯,所以認為《切韻》音系中應該有娘母。
《切韻》音,指《切韻》一書所反映的語音系統。《切韻》原書已經失傳,但它的語音系統卻完好地保存在兩個增訂本里。這兩個增訂本是故宮博物院藏唐寫本王仁昫《刊謬補缺切韻》(一般簡稱《王三》)和《大宋重修廣韻》(一般簡稱《廣韻》)。要了解《切韻》的語音系統,主要就是以這兩部書為依據。研究《切韻》...
切韻法 切韻法是2011年公布的語言學名詞。 定義 分析漢語語音成分、闡釋漢語音繫結構及反切規則的方法。 出處 《語言學名詞》。
中國西夏文音韻書。著者不詳。編纂於西夏(1038~1227)早期。現存4種寫本,蝴蝶裝,皆殘。1909 年自中國黑水城遺址( 今內蒙古自治區額濟納旗境內 )出土,現藏蘇聯。內容簡介 其中一本有西夏皇帝御製序。序言表明此書在漢、吐蕃韻書的影響下,以西夏文韻書《文海寶韻》為基礎編成。分為韻表、韻圖兩部分。韻表名為...
南宋張麟之《韻鏡》之序說:“有沙鬥神珙,號知音韻,嘗著《切韻圖》載《玉篇》末。”今存《玉篇》後附《四聲五音九弄反紐圖》,相傳為神珙所作。神珙說的紐,指紐切,即聲和韻的拼合。由神珙的序言知道,第一張列有5個圓圈的圖是五音圖(圖1),第二張列有兩個方圖叫九弄圖(圖2)。他在序言裡註明五音...
[附錄六]《切韻》(《廣韻》)反切下字表 第二節中古音韻圖 中古圖一通攝(東冬锺韻系)中古圖二江攝(江韻系)中古圖三止攝(支韻系)中古圖四止攝[脂(之)韻系]中古圖五止攝(微韻系)中古圖六遇攝(魚虞模韻系)中古圖七蟹攝[哈灰(泰)齊(祭廢)韻系]中古圖八蟹攝(佳韻系)中古圖九蟹攝...
四聲五音九弄反紐圖,中國古代等韻圖之一。內容簡介 南宋張麟之《韻鏡·序》說:“有沙鬥神珙,號知音韻,嘗著《切韻圖》載《玉篇》末。”今存《玉篇》後附《四聲五音九弄反紐圖》(以下簡稱《反紐圖》)。《反紐圖》由序、五音聲論、五音之圖、九弄之圖4部分組成。序沒有實質內容,僅泛論反切、四聲、等...
所謂“重紐”,是指在《切韻》系韻書中,同一個韻的喉、牙、唇音聲母地位出現兩套反切不同的字。同一個韻,說明主元音和聲調應當要相同,加上同為喉、牙、唇音聲母,而且從韻圖上看,其開合也是一致的。在這種情況下,仍然出現兩個相對立的反切。這種重紐的現象,出現在支、脂、祭、真、仙、宵、侵、鹽等...
二百零六韻,宋代《廣韻》的韻部,中古漢語韻母系統的代表。《廣韻》是宋代陳彭年等人根據隋唐時代的《切韻》、《唐韻》等韻書增訂而成,其語音系統跟《切韻》完全一致,故二百零六韻實際上代表了隋和初唐時代的韻母系統。隋唐時代以《切韻》為押韻標準,但唐代詩文作者“共苦其苛細”,並有人向朝廷奏請鄰韻合用,...
陸法言少時敏慧好學,初官承奉郎。開皇二十年(600年),因其父陸爽獲罪而被株連除名。常與劉臻、蕭該、顏之推等探究音韻,詳議南北是非,古今通塞,博採眾記,歷二十年之功,於仁壽元年(601年),撰成《切韻》5卷。陸法言所撰成的《切韻》,綜合古今南北語言,吸收了前人韻書之長,奠定漢字音韻學基礎。此書以...
《唐五代韻書集存》是周祖謨編著圖書。提要 《唐五代韻書集存》,周祖謨編著,是20世紀唐五代韻書彙輯與研究方面的集大成著作。南北朝之際,反切興起,韻書亦隨之興盛。至隋初,陸法言執筆的《切韻》問世,此前《韻書》遂廢。至北宋,陳彭年奉詔依《切韻》重修《大宋重修廣韻》。此後《切韻》及此前《切韻》...
正統韻書,指陸法言《切韻》問世以後,只是根據各個歷史時期實際語音的演變,對《切韻》音系略作更動,而在整體語音系統上跟《切韻》有明顯繼承關係的韻書。主要有唐代王仁昫《刊謬補缺切韻》、孫愐《唐韻》,宋代陳彭年等《廣韻》、丁度等《集韻》,金代韓道昭《五音集韻》、王文郁《平水韻略》、劉淵《壬子新刊...
儀鳳(676年十一月—679年六月)是唐高宗李治的年號。貞觀十年(公元636年),宛丘“鳳凰”集,眾鳥數萬,前後翔從,行列整齊,以色別群。676年,以陳州“鳳凰”集,改元“儀鳳”。總計4年。長孫訥言新增《切韻》儀鳳二年(六七七),長孫訥言新增《切韻》成。《切韻》乃隋代陸法言所編,至唐大行於世。《...
介音和諧說,音韻學學說。趙元任《中古漢語的語音區別》一文為解釋《切韻》系韻書反切上字系聯分組所提的學說。《切韻》系韻書一、二、四等字與三等字的反切上字不同,在反切系聯中可分為兩組,如“三十六字母”的見母字的反切上字分為“古、公、過、各……”和“居、九、舉、俱……”兩組,高本漢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