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沃什1911年出生於立陶宛維爾諾附近的謝泰伊涅里一個貴族家庭。當時立陶宛仍然屬於波蘭的版圖(直到1940年歸屬於前蘇聯,蘇聯解體後獨立)。當地語言混雜,但米沃什的家庭從16世紀起就講波蘭語,因此,儘管此後一生漂泊不定,並精通好幾種語言,米沃什仍然把波蘭視為他的祖國,把波蘭語當作自己的母語,並堅持用波蘭語寫作。他曾說:“我是一個波蘭詩人,不是立陶宛詩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切斯瓦夫・米沃什
- 出生地:立陶宛維爾諾
- 出生日期:1911年
- 職業:詩人
米沃什在大學裡學習法律,並於1936年發表了第一本詩集《冰封的日子》。從詩人早期作品的主題已經可以看出他後來寫作風格的端倪:通常是從結合了詩人現實經歷的歷史視角出發,而以田園詩兼啟示錄式的手法表現出簡潔意象。
他經歷過“二戰”的納粹時期及戰後史達林執政時代。他曾在戰後的波蘭擔任外交官,在波蘭駐美國與法國的使館裡,負責文化事務。與政府決裂後曾去法國,並於1960年離開法國去美國。在那裡,他擔任伯克萊大學的斯拉夫語言和文學教授達20多年之久。1989年後,詩人結束了在法國和美國接近30年的流亡生活,回到波蘭以後,就一直住在克拉科夫。1980年米沃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米沃什的詩歌主題取材極廣,技巧多樣,還有詩歌里包含的文化淵源、地域知識、哲學思想,與詩人的敏感性相結合,因而受到高度讚譽。出版的詩集有《白晝之光》、《詩的論文》、《波別爾王和其它的詩》、《中了魔的古喬》、《沒有名字的城市》、《太陽從何處升起,在何處下沉》、《詩歌集》等。
米沃什同時還有“流亡知識分子”的負擔———他的詩歌只是在他獲了諾貝爾獎後,才有機會在自己的祖國發表。流亡與作為異鄉人的心境,強化了米沃什作品中關於記憶的主題。他在寫作中經常探討問題產生的根源。發表於1955年的《伊撒谷》,講述的是關於詩人童年的故事。《舊金山海灣一瞥》,發表於1969年,是溯回作者為在美國找到自己一席之地所做的努力,而用他的話來說,他“一直都還是流浪漢”。
1950年前後白熱化的“冷戰”時期是米沃什最感孤獨之時,他後來說,那段日子自己經常想到自殺。當時他依然堅持以波蘭語寫作,但由於審查不通過,不能在祖國發表,在國外,則根本沒有人讀得懂他的作品。他的作品直到1973年才被節選翻譯成英文,而被英語國家的讀者閱讀。
布羅茨基稱他為“我們時代最偉大的詩人之一,或許是最偉大的”。
米沃什著作宏富,主要作品有:《冬日之鐘》(詩集),《面向河流》(詩集),《拆散的筆記簿》(詩文集),《被禁錮的頭腦》(政論集),《伊薩谷》(小說),《波蘭文學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