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中倫常:中庸的新詮與新譯》是2011年2月1日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安樂哲、郝大維,譯者是彭國翔。
基本介紹
- 書名:切中倫常:中庸的新詮與新譯
- 作者:安樂哲、郝大維
- 譯者:彭國翔
- ISBN:7500492243, 9787500492245
- 頁數:220頁
-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1年2月1日
- 開本:16開
- 叢書名:海外儒學研究前沿叢書
- 正文語種:簡體中文
- 條形碼:9787500492245
作者簡介,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作者簡介
安樂哲(RogerT.Ames),現任美國夏威夷大學哲學教授。曾任夏威夷大學中國研究中心主任、台灣大學哲學系客座教授、劍橋大學訪問學者、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余東旋傑出客座教授、北京大學客座教授、第五屆湯用彤學術講座教授和第四屆蔡元培學術講座教授。著有《主術:古代中國政治思想研究》(The Art of Rulership:A Study inAncient Chinese Political Thought)、《透過孔子而思》(Thinking through Confucius)、《由漢而思:中西文化中的自我、真理與超越》(Thinking from the Han:Self,Truth,andTranscendence in Chinese and WesternCulture)、《期待中國》、《先賢的民主:杜威、孔子以及民主在中國的希望》(TheDemocracy of the Dead:Dewey,Confucius,and the Hope for Democracy in China)以及自選集《自我的圓成:中西互鏡中的古典儒學與道家》(彭國翔編,河北人民出版社。2005)。譯有多部中國經典,包括《論語》、《孫子兵法》、《孫臏兵法》、《淮南子》、《道德經》以及《中庸》。
郝大維(David L.Hall,1937-2001),原美國德克薩斯大學哲學教授。從事懷特海、美國哲學以及道家哲學和古希臘哲學的研究。除了與安樂哲長期合作,進行古典中國哲學的詮釋性研究之外,還著有《經驗的文明:懷特海式的文化理論》(The Civilization of Experience:A WhiteheadianTheory Culture.1973)、《不定的鳳凰(The Uncertain Phoenix,1982)、《愛欲和反諷》《Eros and Irony,1982)以及《理察·羅蒂:新實用主義的先知與詩人》(Richard Rorty:Prophet and Poet of theNew Praqmatism,1994)等。
郝大維(David L.Hall,1937-2001),原美國德克薩斯大學哲學教授。從事懷特海、美國哲學以及道家哲學和古希臘哲學的研究。除了與安樂哲長期合作,進行古典中國哲學的詮釋性研究之外,還著有《經驗的文明:懷特海式的文化理論》(The Civilization of Experience:A WhiteheadianTheory Culture.1973)、《不定的鳳凰(The Uncertain Phoenix,1982)、《愛欲和反諷》《Eros and Irony,1982)以及《理察·羅蒂:新實用主義的先知與詩人》(Richard Rorty:Prophet and Poet of theNew Praqmatism,1994)等。
內容簡介
《切中倫常:〈中庸〉的新詮與新譯》中譯本的出版,正逢人類歷史的一個轉折點。已然發生的一個巨大變遷就是:21世紀已經進入到一個全球相互依存的新時代。人類作為一個物種所面對的日益增長的各種複雜問題,不再只是單純的國家利益。諸如全球變暖、全球流行疾病的威脅、空氣與水污染、宗教極端主義、萎縮的能源儲備、環境惡化等等問題,並不尊重國家的邊界,而是在全球蔓延。我們要么一道來解決這些問題,要么一道沉淪下去。
我們需要在一個全球的視野中去思考,與此直接相關的還有第二個重要的方面。那就是:隨著中國過去三十年來的起飛,在一個全球相互依存的時代,影響我們所有人的世界經濟和政治秩序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我們需要在一個全球的視野中去思考,與此直接相關的還有第二個重要的方面。那就是:隨著中國過去三十年來的起飛,在一個全球相互依存的時代,影響我們所有人的世界經濟和政治秩序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圖書目錄
中文版新序
英文版前言
第一章 《中庸》文本的研究:文獻與義理
一 文獻的研究
(一)《中庸》和“思孟學派”
(二)子思與“五行”學說
(三)《中庸》:一部合成的文獻
(四)《中庸》成書的斷代
(五)子思其人
二 《中庸》的義理詮釋
(一)《中庸》首章的再分析
(二)為什麼“中庸”不是“Doctrine of the Mean”
第二章 比較視域下的(中庸>新詮:哲學與宗教性的取徑
一 《中庸》的重要性
二 翻譯的一些問題
(一)界定“哲學”文本
(二)“焦點”與“場域”的語言
三 “氣”和關聯性的宇宙論(Correlative Cosmology):《中庸》的詮釋脈絡
四 《中庸》的核心論證
(一)“誠”與創造性(《:reativity)
(二)“誠”、“性”和“情”
(三)作為主導性隱喻的家庭
(四)《中庸》中的“禮”
第三章 《中庸》重要觀念通釋
一 誠
二 道
三 德
四 和
五 教
六 君子
七 禮
八 命
九 氣
十 情
十一 仁
十二 善
十三 聖
十四 聖人
十五 天
十六 物
十七 孝
十八 心
十九 性
二十 義
二十一 智
二十二 中
二十三 中庸
第四章 《中庸》的英文新譯
附錄一:“禮”與古典儒家非神論的宗教思想
附錄二:儒學與杜威的實用主義:一種對話
附錄三:活出此生的意義:創造性的真諦
徵引與參考文獻
譯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