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項排列預算

分項排列預算,形成於20世紀初,是一種傳統的預算模式,它將每一部門的每一項目的具體支出及資金來源列出,並進行詳細說明。

分項排列預算,即傳統預算模式,形成於20世紀初,它將每一部門的每一項目的具體支出及資金來源列出,並進行詳細說明。
其主要功能是控制政府預算開支,預防腐敗。但這種預算形式在實現預算投入控制的同時忽視了資金的使用效率。在政府占用的資源越來越多的情況下,關注公共資金使用效率的績效預算營運而生。最初的績效預將政府的任務分解成各種活動,並根據具體的活動所需要的成本而不是某個項目來編制預算,並對活動的效率進行評估,將政府部門的成本同其產出相比較;將其實際效率與預算水平進行對比。這種績效預算形式以政府的直接產出作為衡量公共資金績效的標準,其問題在於這些產出未必是公眾真正的要求。由此產生了改革績效預算,強調公共支出目標的確認和計畫的預算形式改革。
在20世紀50-70年代出現了項目-計畫預算、零基預算等預算形式。但這些預算形式在實踐中都未能取得成功。20世紀90年代以來,一種新的績效預算形式出現了。這種預算模式在強調預算支出的目標和總量控制的同時,將預算資金的管理權賦予中、低層管理者,既保障了資金使用的目標,又充分發揮了管理者的積極性,保證了資金使用的效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