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濁散,中醫方劑名。出自《辨證錄》卷七。具有升胃中清氣,分利膀胱,清熱利濕之功效。主治谷疸之症,胸中易飢,食則難飽,多用飲食則發煩頭眩,小便艱澀,身如黃金之色。症見濕熱內蘊,致患谷疽。臨床上常用於黃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分濁散
- 藥品類型:中醫方劑
- 出處:《辨證錄》卷七
- 功用:升胃中清氣,分利膀胱
組成,用法用量,功用,主治,方義,運用,文獻摘要,
組成
茯苓一兩(30g),車前子三錢(9g),豬苓三錢(9g),茵陳一錢(3g),梔子三錢(9g)。
用法用量
水煎,去滓,溫服。
功用
升胃中清氣,分利膀胱,清熱利濕。
主治
濕熱內蘊,致患谷疽,谷疸之證,胸中易飢,食則難飽,多用飲食則發煩頭眩,小便艱澀,身如黃金之色。
方義
茯苓滲濕利水,健脾和胃,車前子清熱利尿,滲濕止瀉、豬苓、茵陳清熱利濕,梔子瀉火除煩,涼血解毒。五藥合用,可治谷疸之症。
運用
1.本方主治黃疸,以易飢,食則難飽,小便艱澀,身如黃金之色為主要辯證要點。
2.臨床上常用於治療谷疸之症。
文獻摘要
1.《陳士鐸醫學全書》:“一谷癉,胸中易飢,多用飲食又發煩頭眩,小便難澀,身黃如金,人謂胃中濕熱盛成癉,誰知脾胃虛熱乎?脾,陰土,用則陽;胃,陽土,用則陰。脾胃和同則剛柔濟,通調水道,易於分消,安有濕熱存留。惟七情內傷,胃無陰以和陽,則熱聚消谷,脾無陽以和陰,則寒聚積水,兩相搏激,故昏眩煩悶。所食水谷不變精華清氣,反蒸腐敗濁氣。濁氣下降者也,濁氣下流於膀胱,膀胱受胃熱,氣化不行,小便閉塞,水即走於陰器,熱散走於皮膚,故身黃。宜升胃中清氣以分利膀胱,則清升濁易降,水利熱易消。”
2.《醫學集成》:“陽疸,日珠盡黃,顏色光亮,分濁散:茯苓一兩,豬苓、前仁、炒梔各三錢,茵陳一錢。或苓術茵陳湯:茯苓、焦術、苡仁各五錢,茵陳三錢,知母一錢,前仁四錢;便閉,加大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