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山戎入侵燕國,形勢危急,齊桓公接到求救信,親率大軍北征,和燕國軍隊密切配合,打敗了山戎。齊桓公回國時,燕莊公戀戀不捨,送了一程又一程,不知不覺地走出了燕國的邊界,進入了齊國境內。齊桓公察覺後,就根據周王關於諸侯送諸侯不能出自己國境的規定,把齊國邊境幾十里內的土地割讓給了燕國,燕莊公激動得熱淚盈眶,加入了以齊桓公為首的政治集團。齊桓公“尊王攘夷”的政策大獲成功。
北方山戎入侵燕國,形勢危急,齊桓公接到求救信,管仲獻策齊桓公:“戎狄豺狼,不可厭也;諸夏親昵,不可棄也”,在當時中原諸國飽受戎狄之禍的形式下,齊桓公祭起了攘夷的大旗,親率大軍北征,和燕國軍隊密切配合,打敗了山戎。當齊桓公回國時,燕莊公因為感激不盡,親自送齊桓公回國,不知不覺就走出了燕國的邊界,進入了齊國境內,按照周禮,諸侯間相送,不得越過國境,越境相送是只有周天子才能享受的禮儀,齊桓公察覺後,大度的說除了天子之外,諸侯相送不出國境,我不可無禮於燕國,遂將燕莊公所至的五十里齊國國土全部割給了燕國,再三囑咐燕莊公要遵從禮治,匡扶周室。前有出兵相救,後有分溝禮燕,各國聽說齊桓公的大德都心悅誠服。齊桓公“尊王攘夷”的政策大獲成功。
山戎殺來,北方遭殃
春秋前期,分布於我國西部、北部和東北地區的戎族開始強盛,滅亡了西周后,進一步向中原滲透,給中原諸侯國,尤其是北邊的幾個國家,形成巨大侵害。公元前664年秋天,北方山戎再次南下,數萬鐵騎攻進燕國,燒毀房屋,殺死老人和敢於抵抗的男子,將婦孺和糧食、鹽巴、玉帛等全都擄回北方。苦苦死守了三個月的燕莊公難以支持,於絕望中派快馬冒死突圍,向“方伯”齊桓公求救。
齊桓公覺得事情很不好辦,因為中原軍隊主要由車、步兵組成,戎族全為騎兵。行動迅捷,衝擊力強。齊軍越境出擊,輜重龐大,行動尤為不便。因此一時難於決定,召來管仲密議。管仲想了想,對齊桓公說:“主公以‘尊王攘夷’號令天下,稱霸諸侯,內靠實力,外靠信義。今燕國求救,若不救援,信義頓失,稱霸大業豈不隨水東逝?今日出兵雖有險阻,但燕戎交戰已三月之久,雙方都已疲憊,我全力出擊,可操勝算。”聽了管仲的分析,齊桓公疑慮頓消,決定親自統率,舉傾國之兵與戎軍決一死戰。
運籌帷幄,決勝千里
蹂躪燕國三月有餘的戎兵整日尋歡作樂,早已失去鬥志。聽說中原方伯齊桓公率傾國之兵趕來援燕,紛紛捲起擄掠來的財物解圍而去。燕莊公絕處逢生,喜出望外,率領滿朝文武出城迎接齊桓公。管仲乘隙對桓公說:“據探子報告,戎主性恪殘暴,周邊被脅小部落都有離叛之心。如若齊燕合兵,趁其兵力分散、人心離析之際,全力追擊、直搗巢穴,定可殲其實力,以絕後患。”齊桓公一聽有理,連夜與燕莊公商議,依計實行。此時,搶得大量財物而歸的戎主,忙于思考如何瓜分、怎樣享用,根本沒料到齊桓公會以全部精銳銜尾追來,倉促應戰,屢戰屢敗;又因分贓不均,部屬紛紛離散。齊兵緊追不捨,連克令支(今河北遷安市西)、孤竹(今河北省盧龍、灤縣一帶),大勝而還。
諸侯相送,不出國界
齊桓公的援助,不僅使燕國避免了亡國之禍,救回了被俘的百姓,還為之開拓了疆域。感恩戴德的燕莊公送齊國君臣回國,送了一程又一程,不經意間已進入齊境。齊桓公堅請燕莊公回駕,並說:“禮制規定,非天子,諸侯相送不出國界,寡人不可以無禮於燕。”於是吩咐就地劃溝為界,割燕君所至之地歸於燕國。
齊桓公還囑咐燕君要實行西周初年召公的善政,向周王納貢,如成康時期那樣。齊桓公如此兢兢業業地幫助和禮遇諸侯,使他的聲望越來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