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江村

分江村

豐華村委會分江村隸屬於通甸鎮豐華村委會,屬於 半山區。距離村委會1公里,距離通甸鎮6公里。國土面積35837畝,海拔2520米,年平均氣溫12 ℃,年降水量950毫米。農民收入主要來源於種植、養殖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豐華村
  • 行政區類別:自然村
  • 所屬地區:分江村怒江市
  • 下轄地區:2個村民小組
  • 地理位置:通甸鎮豐華村委會
  • 面積:35837畝
  • 人口:851人
  • 氣候條件:年平均氣溫12 ℃
  • 海拔:2520米
  • 年降水量:950毫米
村情概況,自然資源,基礎設施,農村經濟,特色產業,人口衛生,文化教育,村務公開,基層組織,發展重點,

村情概況

分江村隸屬於通甸鎮豐華村委會,屬於半山區。距離村委會1公里,距離通甸鎮6公里。國土面積35837畝,海拔2520米,年平均氣溫12 ℃,年降水量950毫米,適宜種植玉米、小麥等農作物。有耕地1587畝,其中人均耕地1.8畝;有林地32040畝。全村轄2個村民小組,有農戶194戶,有鄉村人口845人,其中農業人口813人,勞動力521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312人。2009年全村經濟總收入161.43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627元,農民收入主要來源於種植、養殖業。
村莊遠景村莊遠景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1587畝,全部為旱地,人均耕地1.8畝,主要種植玉米、小麥等作物;擁有林地32040畝,其中經濟林果地5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06畝,主要種植蘋果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180畝,其中養殖面積15畝;草地720畝;荒山荒地1310畝,有鉛鋅礦等資源。
耕地耕地

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10年底,已實現通水、通電、通路、通電視、通電話 ,無路燈。全村擁有電視機農戶176戶(占農戶總數的90.7%);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187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187戶(分別占總數的96%和96%)。
村間道路村間道路
該村到鄉鎮道路為柏油路;進村道路為土路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1.5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11輛,拖拉機32輛,機車17輛。
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68戶;裝有太陽能農戶4戶;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1536畝,有效灌溉率為100%,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15367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1.8畝。
該村到2010年底,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8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56戶居住於磚混結構住房,有130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10年,農村經濟總收入180.2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79.35萬元,占總收入的44%;畜牧業收入50.91萬元,占總收入的28%(其中,年內出欄肉豬695頭,肉牛56頭,肉羊60頭);漁業收入0萬元,占總收入的0%;林業收入3.64萬元,占總收入的2%;第二、三產業收入12.53萬元,占總收入的6.9%;工資性收入27.49萬元,占總收入的15%。農民人均純收入1632元,農民收入以種植、養殖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27.49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31人(占勞動力的6.2%),在省內務工29人,到省外務工2人。
種植玉米種植玉米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玉米、小麥,主要銷售往該省內。2010年,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62.91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34.6%。該村目前正在發展花椒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畜牧產業。
野生菌野生菌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194戶,共鄉村人口851人,其中男性468人,女性383人。其中農業人口830人,勞動力498人。該村有白族846人,其他民族5人。
人口衛生人口衛生
到2010年底,全村參加農村合作醫療851人,參合率100%;享受低保120人。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鎮衛生院, 距離鎮衛生院7公里。該村無公廁,無垃圾集中堆放場地, 村內無生活排水溝渠設施。

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分江完小,中學生就讀到通甸中學。該村距離中學7公里。目前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139人,其中小學生98人,中學生41人。
教學樓教學樓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10年底,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194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1587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其中,一事一議籌勞195個(勞均1個)。年末集體總收入0萬元,有固定資產0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委託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貼上公告方式公開,公開項目有財務公開、村務公開。
村務公開村務公開

基層組織

該村設黨小組1個,黨員總數9人,黨員中男黨員7人,女黨員2人。該村有團員20人。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蘭坪白族普米族自治縣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
排水溝未完善排水溝未完善
1.基礎設施滯後,村道晴通雨阻,路面未硬化,人畜飲水困難面大;
2.文化活動場所狹小,難以滿足民眾需求;
3.農業種植結構單一,養殖業沒有一定規模,小農意識大,市場觀念不強,無經濟發展和致富帶頭人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
1.壯大村集體經濟收入、發展企業;
2.以公司加農戶加基地的方式發展種植業,以蓁艽、花椒、大棚蔬菜為主;
3.發展養殖業,飼養優質品種的牛、羊、豬;
4.加強農副產品加工設施的建設;
5、發展秦艽特色產業,種植面積100畝;發展豬5000頭、牛400頭、羊3200隻;發展勞務經濟,每年轉移勞動力170人。充分利用我村優勢,以產業發展增加農民收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