幹流概況
河道走向
昌化溪天目溪
天目溪,因天目山得名。上源為東關溪,
臨安市境內長56.8公里,有7條主要支流匯入,流域面積788.3平方公里,天然落差1010米,平均流量11.48立方米/秒。天目溪古名西溪。據《水經注》:天目山瀑布下注為浣龍池,“池水南流徑縣西,為縣之西溪,溪水又東南與紫溪合”。又據康熙《於潛志》:東關溪,在縣東北,發源泥塢(嶺),流最遠,下與西溪合。東關溪為天目溪最遠之源,發源於臨安與安吉交界的桐坑崗(海拔1506米)。幹流經西天目、紹魯、於潛、堰口、塔山、紫水、樂平7鄉鎮。天目溪昔多分段命名:東關溪至鐘家會西關溪之水;至白鶴,又會大有來的雙清、正清二溪之水,下稱白鶴溪;至後渚橋下,會虞溪,納千洪、橫路、凌口之水,下稱雙溪,昔可通舟楫;經岞?山一段,亦名錦江;過於潛鎮後,又稱浮溪,相傳唐大曆中,俱胝道者過此,適逢溪流泛溢,以淨巾浮渡,故名;至龍潭,會藻溪,至南山,會交溪,又納藻溪、太陽之水;至堰口,西會古竹之水,至牧亭,東會塔山之水,在新梅、下梅一段,又稱梅溪;至
潛川鎮紫溪村,與昌化溪(包括馬山之水)會合,下有燕尾灘,古極險峻,宋慶元間,鑿石疏通,改稱闊灘,今尚可通塘船小舟;至七坑,又會裡伍水,注入
桐廬縣分水江。分段名稱久廢,總稱天目溪。
昌化溪,因昌化得名。發源於安徽績溪縣荊洲嶺飯蒸尖(海拔1349米),(
績溪縣境內,稱荊州河,原稱石門亭水。源出竹嶺東麓之石門亭(竹嶺亭)。向東北流貫於荊州盆地中部,至黃茅岱東北之石門潭入臨安縣為昌化溪,長12公里。)流經昌北、昌化,至於潛紫溪與天目溪會合,長約96公里,有11條主要支流匯入,為縣內最大溪流,流域面積1376.7平方公里,天然落差920米,平均流量23.42立方米/秒,1969年7月5日特大洪水,青山殿水文站最高水位64.51米,超過1922年(壬戌)洪水最高水位61.96米的2.55米,相應流量7200立方米/秒。昌化溪,古名紫溪,曾以名縣。因有紫色磐石,望夕如霞,倒映水中,故名紫溪,又名赤瀨。考其發源,據《水經注》:水出縣西百丈山。又據道光《昌化縣誌》:紫溪大源出自於潛天目及昌化百丈二山,交會於柳溪,道場坪左所出,蓋又其別源也。又據《乾隆府志》:昌化名溪三十,其源為上溪,而柳溪乃眾流之委。今考昌化溪源遠流長者應屬後溪。源於績溪飯蒸尖,幹流經新橋、島石、呼日、魚跳、龍井橋、龍崗、白牛、昌化、河橋、馬山、紫水11鄉鎮,入天目溪。
昌化溪亦多分段命名。後溪會仁里之水,至魚跳,會上溪,下稱巨溪(昌北溪);至龍崗(湯家灣),會無他溪(昌西溪),受昌西諸水,下稱晚溪或西晚溪,昔時可通舟楫;至白牛以下,溪中有洲,水分南北,又稱雙溪;至昌化鎮以下,先後會澞溪、紫溪,又稱三溪,因經下阮村,又稱下阮溪;至河橋,會蒲溪、伽溪(昌南溪)諸水,因溪經柳相山,中有大、小柳灘,又稱柳溪;至高坪、青山,會馬山水;至紫溪,會天目溪。共六段、八名:後溪、巨溪、晚溪(西晚溪)、雙溪、三溪(下阮溪)、柳溪,尚不包括支流多名。實因山區阻隔,流向複雜,不同地段,任意稱呼。今自龍崗以下,幹流概稱昌化溪。
分水江本乾
桐廬縣境,分水江別名天目溪、橫江。由九排嶺入縣境,大致西北-東南向,流經印渚鎮、
分水鎮、畢浦鎮、
瑤琳鎮橫村鎮、舊縣、桐廬縣城,流至
桐君山腳匯入富春江,境內流長53公里,落差37米,平均寬度250米,一般水深0.5米~4米。
河道特徵
上游
臨安市境內,分水江及上游天目、昌化二溪水系大多呈樹枝狀或方格狀,溪流沿斷裂線和坡向切割山地,造成峽谷、陡坡交錯,形成山間盆地和河谷平原。昌化、於潛、臨安等三大河谷平原,均處於昌化—杭州東西向斷裂帶與東北——西南斷裂帶交錯地區。由於地質構造複雜,斷裂組合多層次發育,使河流水系紛雜,但大致呈東北——西南和東西方向兩組匯合。流水侵蝕和堆積地貌對耕作區有直接影響,溪流兩岸谷地、盆地往往成為畈田耕作區,串珠狀河流谷地呈東西向和東北——西南向延伸。河谷大多在海拔100米以下,部分地區達300米左右,相對高度小。主要分布在溪流兩岸,以昌化鎮、於潛鎮、臨安鎮和臨天、橫溪、夏禹橋、紫水、樂平、河橋、龍崗等地的面積較大,由河流運動沖積而成,有明顯層狀結構,下層為沙礫層,上層為粘土層,在溪流兩旁,呈河床——河漫灘——、二階地等橫向水平分布,自上游向下游,呈狹長帶狀、串珠狀縱向延伸,水利條件好,為本縣主要農業區。
桐廬縣境,分水江垂直構造線發育,留有若干原始走向特徵。按河道形態和水文特徵分3個河段:九排嶺至五里亭長11公里,為高山狹谷,河谷邊緣多高山;五里亭至浪石埠流長26公里,有多處廣闊的卵石河灘,河谷邊緣多低山;浪石埠至桐君山腳流長16公里,坡平流緩,河槽整齊穩定,河底沙石淤積。分水江河道曲折,水位變幅大,具山溪型暴漲暴落特點,洲灘眾多,有賀洲、磚山、南堡、五里亭、龍潭、邏浦、糝口、金潭、後浦、洪石、豬婆石、瑤母、潮逆、浪石、牛岩、尖山、舊縣、飯籮等洲灘52處,大彎道5處,水泄不暢,多水患。2001年10月30日~2005年5月28日,在分水江五里亭(分水鎮上游2.5公里)峽谷處建起一座以防洪為主,結合發電,兼顧灌溉、供水等綜合利用的Ⅱ等大(二)型水利樞紐工程。兩岸溪流呈格子狀,由西北而東南,次第納後溪、保全溪、前溪、馬源溪、錦溪、夏塘溪、畢源溪、漕源溪、琴溪、九嶺溪、雲溪、大坑溪、龍伏溪、尖山澗、舊縣溪、雙溪共16條。
水文特徵
分水江流域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屬浙西山丘區。流域水系發達,水位暴漲暴落,具有山溪性河流特點。屬亞熱帶季風氣候,雨量充沛,四季變化明顯。3至4月份,地面盛行東南風,一般多降連綿細雨,降水量逐漸增多,稱春雨期;5至7月份,春末夏初期間,暖濕太平洋高氣壓氣團漸向大陸推進,鋒面常在流域上空停滯或擺動,造成連續降雨,降水強度大且量多,稱梅雨期;7至9月份盛夏季節,天氣炎熱,盛行偏南風,多雷陣雨和颱風雨;10至11月份,天氣晴朗為主;12至2月份,寒冬季節,地面盛行偏北風,多雲天氣,氣溫低,會出現雨雪天氣。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1638.2毫米。分水水文站多年平均流量79立方米每秒,青山殿站多年平均流量45.8立方米每秒。
主要支流
天目溪支流
虞溪,因昔有虞將軍祠得名。發源於臨安市老虎坪,匯豪千、千秋、桐嶺三關之水,貫流橫路、凌口2鄉、經英公水庫,至凌口橋下,會豐陵溪,至後渚橋下,入天目溪。為天目溪較大支流。
豐陵溪,發源於安徽寧國的棋盤嶺,經豪千關,貫流臨安市千洪鄉,至凌口橋入虞溪。經楓嶺(豐陵)稱豐陵溪,至凌口(零口)橋又稱零口溪。
藻溪,因溪多萍藻得名。發源於臨安市琅(牢)山,貫流藻溪鄉,至搖(寮)車橋,入天目溪。
交溪,因柳源、浪溪二水相交,得名交溪。柳源,發源於臨安市白沙、桐嶺二關,經龍王橋水庫,及朱相塢、朱柏塢;至下太陽,北會富源水;至扶善,南會浪溪水,始稱交溪;至昔口,北會昔溪水;至南山,入天目溪。
富源,取富裕之源而名。發源臨安市斑竹塢,經富源、八畝,至下太陽,入柳源。
浪溪,發源於臨安市浪山得名;又稱乾溪,雨則漲,晴輒涸,少旱流絕,故名。經景村、雙廟,至扶善,會柳源,稱交溪。
昔溪,出臨安市黃嶺之陽,稱黃溪,至小昔塢口,稱昔溪,至昔口,入交溪。
此外,尚有臨安市堰口鄉的古竹水、竹林水,塔山鄉的竺溪,樂平鄉的里伍、七坑水等,源小流短,均於下游直接注入天目溪。
永來河,原稱滄浪水。源出清涼峰野豬(),北流至永來(嶺腳下)折東流,經陰山至銀龍塢納南來之清涼溪(出自清涼峰頂峰)至棧嶺納南來之棧嶺水入浙,注天目溪,長11公里。自陰山村西至棧嶺5公里,以河為界,北屬臨安縣境。
昌化溪支流
仁里溪,因流經仁里得名。發源於浙皖邊境黃毛尖、蘆塘嶺一帶,經島石,會臨安市黃陽、朱家發源的黃川溪;至江川,會竹塢、小川發源的白竹溪;東流至倒龍山,入後溪。
上溪,亦稱高溪。因居上游,水位高得名。發源於臨安市太子尖,自西南向東北,貫流上溪鄉,至魚跳,入後溪,以下昔稱巨溪,今概稱昌北溪。
桃花溪,發源於臨安市千頃山,經西坑、龍井,南流至太平橋,入昌北溪(巨溪)。
柘林坑溪,發源於臨安市千頃塘,經柘林,南流至蕎麥嶺腳,入昌北溪(巨溪)。
合溪,發源於臨安市百丈嶺,經龍井,東流至童家,入昌北溪(巨溪)。
雲、順、楊、橫溪,雲溪發源於臨安市昱嶺,雲溪塢以里,經新燕,先會南邊發源淳安縣交界的順(唇)溪;再納北邊發源龍塘山的楊溪;經邵家、洲頭,又匯南邊發源大明山千畝田的橫溪(橫溪中段,至橫溪橋,並西受嶺下溪水);至此,諸溪會合,統稱楊溪,亦稱洲水,向東流至陽(楊)乾,會頰口溪,以下昔稱無他溪,今稱昌西溪。
頰口溪,發源於安徽績溪的荊洲,經浙基田,大、小石門;在馬嘯坑口,北會馬嘯溪;向東流至陽(楊)乾,會楊溪(洲水),下稱昌西溪(無他溪)。
昌西溪,昔稱無他溪。上會頰口溪、楊溪,集中昌西之水,為昌化溪最大支流,經株柳、無他,至新溪,北會發源百丈嶺之董溪;東流至龍崗(湯家灣),入昌化溪(晚溪)。
瀝溪(歷溪),發源於千頃山乾坑,經臨安市瀝溪村,至白牛,入昌化溪(晚溪)。
沃溪(澳溪),發源於大源塘以北,經臨安市沃溪村,至黃乾,會黃溪(黃乾溪),至七里橋,入昌化溪(晚溪)。
澞溪,發源於龍門嶺,經臨安市楊村、箬建,入昌化溪(雙溪)。
紫溪,發源於百丈山延伸的龍門嶺與轎嶺之間,古稱紫溪(昌化溪)總源,流經臨安市孫家、石坎,至童婆橋,入昌化溪(雙溪)。
蒲溪,因石蒲叢生得名。發源於江嶺,會淳安縣交界的大峴坑之水,貫流臨安市石瑞鄉,經學川、蒲村、澄村、至河橋,會昌南溪(伽溪)後,入昌化溪(三溪)。
昌南溪,亦稱上卜溪、伽溪。上游有湍、沈、塘、梁4溪,集中臨安市湍口鄉之水。
湍源溪,發源於淳安縣交界的審嶺,經寺塢口,至連線埠稍上,會沈溪。
沈溪,發源於淳安老庵基,蜿蜒兩縣界,經沈溪村,至湍口稍上,會湍源溪,在湍口稍下,會梁溪。
塘溪,發源於塘里、秀上一帶,經臨安市岔口、塘溪村,至鳳凰山腳,會梁溪。
梁溪發源於龍門上,經臨安市涼溪村,至鳳凰山腳,會塘溪,在湍口稍下,會沈溪。
四溪,會合後稱昌南溪,匯合處有湍口溫泉,下經臨安市赤石,又匯發源蒲嶺,流經浪村的浪川溪;經上卜,昔稱上卜(博)溪;經茄村,昔稱伽(茄)溪;至河橋,會蒲溪,入昌化溪(三溪)。
洪嶺之水,南部稱青坑溪(洪嶺溪),經臨安市會頭灣、青坑口至桐廬縣境稱瑤源溪,注入分水江;東部經潘家、韓家,以及馬山鄉的沈家塢、過水埠,入昌化溪(柳溪)。
尚有臨安市白牛鄉九坑橋的龍潭坑溪,昌化鎮朱穴的平渡溪,河橋鄉雲浪的錦坑溪(源於於潛景村鄉)等,均先後注入昌化溪。
本乾支流
分水江下游兩岸溪流呈格子狀,由西北而東南,次第納溪流16條:
後溪,舊稱印渚溪。上承瑤、麻2溪,分別發源於淳安縣及嶺源鄉枝筆尖北坡,於桐廬縣合村鄉雙溪口合流後,東流納碧水溪,於雲峰山西麓入怡合鄉,復迤北納竹源、定源諸水,迤東入印渚鄉,納東秋塢之水後,於賀洲東南入江。流長16.5公里。
保全溪,上承大、小源,分別發源於桐廬縣保全鄉羊角山南坡和大豬山東南坡,於保全坪東合流,曲折南流入印渚鄉,至老虎山東南入江。流長4.5公里。
前溪,上游為桐廬縣東輝鄉羅佛溪,源出枝筆尖東坡,東流至坑口納塔嶺之水後稱前溪。又迤東折南入百江鄉,復東流至百江納羅溪,迤北納白鸛溪,於元寶山麓入分水鎮,復東北流納塘口溪、月溪,沿九龍山北麓流經白沙入江。流長31公里。
馬源溪,在桐廬縣東溪鄉。源出陽西山西坡,南流至邏浦場入江。流長8.5公里。
錦溪,在桐廬縣東溪鄉。別名大張溪。源出高腳山北坡,北流迤東至臧家邊入江。流長5公里。
夏塘溪,源出桐廬縣歌舞鄉歌舞嶺,東北流至岩山尖西麓入百歲鄉,復北流至潘村納洪坑之水,至太平庵入畢浦鄉,經洛口埠入江。流長23公里。
畢源溪,在桐廬縣畢浦鄉。源出楊梅山東坡,南流納橫潭源、仲夏坑之水入白塔嶺水庫,復南流至畢浦入江。流長12公里。
漕源溪,在桐廬縣至南鄉。源出中梓塢,北流至陽山頭入江。流長11公里。
琴溪,在桐廬縣高翔鄉。源出北青山南坡,東流折南至元川入江。流長12公里。
九嶺溪,在桐廬縣九嶺鄉。源出紅東山南坡,南流迤西至方埠入江。流長9公里。
雲溪,在桐廬縣九嶺鄉。舊名臨溪。上承塢墡、桃源2溪,分別發源於鳳聯鄉塢墡嶺及龍角山,南流至濮宅西南匯入雲溪,迤東折南1公里入江。
大坑溪,源出桐廬縣勝峰鄉獅子山北坡,東北流經大坑水庫,復東流折南、迤東經童家碓入橫村鄉,又折北迤東由新開河道經馬浦入江。流長13.5公里。
龍伏溪,源出桐廬縣莪山鄉清冷山北坡,北流迤東至潘山橋納莪溪,又東流折北經九畝嶺入橫村鎮,又東北流至許家橋頭入江。流長12.5公里。
尖山澗,在桐廬縣九嶺鄉。源出郎家嶺,西南流經閘口水庫,於尖山西麓入江。流長6公里。
舊縣溪,在桐廬縣舊縣鄉。舊名東塢源。源出清冷山北坡,東流折北經新開河道於濮村東南入江。流長9公里。
雙溪,在桐廬縣桐君鄉。曾名大溪。源出白峰嶺,南流經里包水庫至浮橋埠入江。流長9公里。
水利工程
防洪
分水江河道曲折,洲灘眾多,素有“溪有十八灘,一灘高一灘’’之說。自上而下有賀洲、磚山、南堡、五里亭等洲灘52處,大彎道5處,造成水泄不暢,洪枯水位變幅大,水患多。1969年“7·5”洪水,當時的印渚南堡大隊遭受滅頂之災,全村231戶房屋被夷為平地,村頭僅剩一棵苦楝樹。“泰山壓頂不彎腰”的英雄事跡就是南堡人民與洪水搏鬥的真實寫照,被列入教科書。分水江兩岸多山溪,由西北向東南次第納入支流17條:後溪、保全溪、前溪、馬源溪、錦溪、夏塘溪、畢浦溪、漕源溪、琴溪、雲溪、九嶺溪、大坑溪、龍伏溪、舊縣溪、尖山澗、茅蓬溪、雙溪。這些溪流主流最長者57公里,短者5公里,流域面積最大者320.6平方公里,最小為5.19平方公里,大都是源短流急,暴漲暴落。
分水江及其支流山溪,歷史上洪澇頻繁。1969年“七·五洪水”後,桐廬縣在分水江兩岸興修防洪堤,防洪堤頂高程南堡39.7米,分水32.13米,東溪27.4米,畢浦25.5~24.5米,至南24.5~21.2米,九嶺16.5~15.5米,橫村17.5~15.5米,舊縣14米,桐廬大橋至分水江口13.8米。
龍潭工程。龍潭系分水江中游右岸一段近90°急彎河道,呈C型,長度3.725公里。河道較寬,水流紊亂,易洪泛,常沖毀分水、東溪、畢浦等鄉沿江堤岸和農田。1977年11月縣革委會作出規劃,將龍潭河道截彎取直,劈開董家山,開出一條新河道,改原來3.725公里長的急彎道為1.33公里的直線河道。工程總投資1020萬元,用工2000萬工日,需搬動土石方822萬立方米。提出“三年通水,五年配套”。此工程未經科學論證,即於同年成立工程指揮部,11月21日開工,從20多個公社抽調農民1837人開挖土石方,有關部門無償支援機械、運輸、電器設備龍潭工程開工一年以後,逐步暴露出工程難度大、建設周期長、投資多而社會、經濟效益差等問題;省水利主管部門不給補助經費,地方財力無力負擔;幹部民眾抵制,工程日見萎頓,1979年2月23日,工程停辦。
水庫
,位於分水鎮上游2.5公里處五里亭峽谷河段。工程以防洪為主,結合發電,兼顧灌溉、供水和旅遊等,為Ⅱ等大(二)型工程。水庫總庫容1.93億立方米,其中防洪庫容1.44億立方米,水庫正常蓄水位45米,汛期限制水位40米,水電站裝機容量3萬千瓦。分水江水利樞紐工程主體工程由攔河壩、泄洪閘、發電廠房及升壓站等組成。樞紐總體布置自左岸至右岸依次為左岸非溢流壩段、電站廠房、泄洪閘和右岸非溢流壩段,副廠房、戶外式升壓站布置在主廠房左端下游靠山側。大壩為砼重力壩,設9孔泄洪閘。發電廠為河床式,安裝2X15兆瓦燈泡貫流式水輪發電機組。2001年動工建設,2005年3月,實施庫底清理工作,5月水庫下閘蓄水,10月電站機組投入試生產。2006年11月,浙江省水利廳組織驗收,樞紐工程砼重力壩、河床式發電廠房、升壓變電站和進廠公路4個單位工程通過驗收。
五里亭水庫,位於分水江上游五里亭峽谷河段,系Ⅱ等大(二)型水庫,為分水江水利樞紐工程主體工程。集雨面積為壩址以上2630平方公里的76.4%,水庫正常蓄水位45米,汛期限制水位40米,總庫容量1.93億立方米,防洪庫容1.44億立方米。攔河壩採用混凝土重力壩,壩頂長263.9米,壩基寬33米,最大壩高34.7米。泄洪閘布置在溢流壩段,設有9扇12X16.2米露頂式弧形鋼閘門,由液壓啟閉機啟動。9孔泄洪閘共用一扇扦修鋼閘門。電站採用河床式布置形式。2001年10月開工,2005年5月下閘蓄水。
英公水庫,在
臨安市凌口鄉英公潭。為綜合治理天目溪、減輕於潛鎮及其下游的洪水災害、改善灌溉條件而建,結合發電、養魚。1976年10月動工,1981年8月完成主體工程,10月完成左面大劈山護坡,12月建成一級電站。控制集雨面積81.3平方公里。大壩按50年一遇洪水設計,20年一遇洪水基本不出溢洪道,50年一遇洪水削減洪峰50.13%,500年一遇洪水削減洪峰29.59%。漿砌塊石溢流重力壩,高53米(壩頂海拔173米),長170米,寬4米。總庫容3528萬立方米,相應水位172.209米;興利庫容1515萬立方米,相應水位159.5米。防洪面積1萬畝,灌溉面積1.2萬畝(設計灌溉面積2.8萬畝),養魚水面1300畝,一級電站裝機1000千瓦。
天子凹水庫,位於分水江支流後溪,2003年11月興建,2005年10月建成。水庫壩基高程115米,正常蓄水位145米,總庫容169萬立方米,正常庫容138萬立方米,以發電為主。攔河壩為雙曲混凝土拱壩,壩高32.2米,壩頂長118.45米,拱冠頂寬3米,拱冠底寬8.18米,厚高比0.25,壩體混凝土1.23萬立方米。泄水建築物為壩頂5扇高5米、寬6米弧形鋼閘門,配有5台2×7.5卷揚式啟閉機。設計按200年一遇洪水校核,泄洪能力867立方米/秒。
塢口水庫,位於至南鄉漕源溪中游蔣家村南,由至南公社籌建。集雨面積13.8平方公里,總庫容476萬立方米,正常庫容405萬立方米,正常庫水面積270畝。1958年開始籌建,1970年10月動工,1977年5月大壩達到設計高度開始蓄水運行,1980年基本完成配套。粘土心牆砂殼壩,高36.8米,頂長175米,側流式溢洪道與鋼筋混凝土輸水管布置在大壩左端,1976年在輸水管內加套厚4.5毫米、管徑800毫米鋼管,並澆混凝土加固。配套東、中、西乾渠3條,長9.95公里,電站4座,裝機640千瓦。灌溉蔣家、大方、洞前、和平、皇甫、姚村、沈村等農田5350畝,占全鄉水田總面積67%。
合嶺水庫,位於舊縣溪上游合嶺村,舊縣公社為主籌建,莪山公社塘聯大隊參加。集雨面積2.61平方公里,引水入庫面積1.04平方公里,總庫容210萬立方米,正常庫容180萬立方米,正常庫水面積129.5畝。灌溉舊縣鄉合嶺、尹峰、大山、洪儒、上峰、上聯、母嶺、舊縣、四聯和莪山鄉塘聯等10個村農田5540畝。土壩,高26.66米,頂長211米,頂寬4米,上游面塊石貼坡。寬淺式溢洪道布設於右壩肩土層,進口寬10.5米,漿砌塊石結構,砌牆護底直至壩腳,進口建石拱橋1座。砌石輸水拱涵建於大壩左側,洞長120米,洞徑1米。乾渠3條長12.1公里,渠首砌28米跨徑石拱渡槽一座和管徑1米長70米倒虹吸1處。利用灌溉渠道落差建電站2座裝機255千瓦。1971年10月動工,1979年12月完工。
小松源水庫,位於前溪上游羅山鄉松村東,則羅山公社籌建。集雨面積5.3平方公里,總庫容197萬立方米,正常庫容165萬立方米,正常庫水面積59.5畝。“照谷社”型壩,高42米,頂長139米,側流式溢洪道布設於左壩肩,管徑800毫米鋼筋混凝土輸水管布置於大壩右側。配套乾渠1條,長5公里,隧洞1處,長1公里。建電站3座,裝機605千瓦,灌溉松村、羅山、薴坑、樂明4個村農田2500畝。1973年10月動工,1980年竣工。
大坑水庫,位於大坑溪上游勝峰鄉石青橋村西。由勝峰和橫村公社聯合籌建。集雨面積12.5平方公里,設計總庫容345萬立方米,正常庫容320萬立方米,正常庫水面積66.3畝。砌石堆石壩,設計壩高52米,頂長130米,副壩為工字形鋼筋混凝土壩,高6米,頂長70米。溢洪道與輸水隧洞分別布設於大壩左端山腰與山體中。灌溉渠首設鋼筋混凝土排架渡槽1座長40米,過水流量每秒2立方米。灌溉勝峰鄉石青橋、聯峰、大會山、十字路口、里柴、柴家邊、板頭、香山和橫村鎮富樂、深畈、孫家、宅里、龍伏、柳岩、杜預、橫村等16個村農田1.2萬畝。由勝峰鄉和橫村鎮合建,1971年10月動工,大壩高度為33米,正常庫容130萬立方米,配套工程已建成乾渠4條,長19.2公里,隧洞1處,長530米,電站3座,裝機945千瓦。工程尚在建設中。
引水
南北朝梁天監年間(公元502~519),分水縣建長林堰(今天英村南)。明洪武三年(1370)邑令金師古諭民修自長林以下十二堰。清光緒三十年(1904)桐廬有堰179處,多設於大源溪、剪溪、鐘山溪、壺源溪;光緒三十二年分水有堰247處,多設於前溪、後溪、百歲溪、歌舞溪。石築之石堰,多設於大溪;土築之浮堰(草堰),多設於小溪。民國期間以整修為主。解放後,對舊有堰壩進行整修加固。1977年11月,窄溪鎮於梅山村洋虎山與雨井山之間的大源溪上,建造一座截水堰壩(俗稱窄溪地下水庫),攔截大源溪地下滲水。堰長115米,高0.7米,粘土心牆壩,漿砌石塊護面,截流深6米。其上設進水槽1條,寬2米,高1.8米,水深1.4米;引水渠1條平行於大源溪河床,寬2.4米,高1.4米,長1070米,與富春江南渠結合灌溉窄溪、石阜、鳳鳴等鄉農田1.2萬畝。利用渠水落差建低水頭電站1座,裝機250千瓦。工程於1978年4月建成,搬動土石方2.17萬立方米,投工10萬工日,投資5萬元。至1985年,全縣堰壩達1362處,灌溉農田3萬畝,其中灌溉農田100畝以上的129處。最大的分水黃山堰,灌溉農田2000畝。
航道
昔日的分水江是分水、於潛、昌化水路運輸的要道,多年來由於水土流失,河床漸趨高仰,淺灘露頭,江面從深窄狀改變為淺寬狀。現除桐廬至舊縣尚有舟楫之利外,其餘江段已不能通航。
唐貞元十八年(802)臨安開鑿紫溪30里始通舟楫;南宋紹熙、慶元間,在下游燕尾灘鑿去銛利之石,使航道消除險阻。昔時昌化溪可通航至湯家灣,天目溪可通航至英公潭。天目溪據康熙《於潛縣誌》載,至英公潭亦需“春夏水漲,可通舟揖”;同治以後,外來客戶開山毀林,河床沖刷,光緒《於潛縣誌》已稱“溪石積塞,不復可通”;民國時鹽船尚能至後渚橋。昌化溪湯家灣昔時為昌北山貨登舟之地,河橋在抗日時盛極一時,有“小上海”之稱,泊舟多時達四五百號。建國初期,小船仍通行於麻車埠,曾設運輸公司,水漲時亦可上溯至河橋。1969年“七·五”洪水後,昌化、天目溪斷航。
昌化溪航道,民國時期船通湯家灣,筏通頰口。民國18年(1929)《浙江經濟記略》記述:自湯家灣至柯老相公殿,長67華里,可通船隻,自下與天目溪匯合通桐廬。民國36年,自湯家灣至昌化鎮,平時通筏,昌化鎮以下可通船。因水土流失嚴重,河床逐年提高。解放以後,昌化溪航道作用逐漸消失,1969年7月5日洪水後,昌化溪航道斷航。
天目溪航道,據國民28年《於潛縣經濟概況》記述:自後渚橋至印渚埠長達50餘華里河道可通船筏。其時,航行於天目溪的舟船達200艘。1968年潛川公社在西樂堰建翻水壩,航道阻塞。1969年7月5日洪水後,天目溪航道中斷。
分水江在
桐廬縣境內長53公里,灘高流急,系淺水航道。因多暗礁漩渦,船工有諺稱:“一路九溪廿八灣,洪石洞、豬婆石兩道鬼門關”。抗戰勝利後,省建設廳和水利局曾會同分水、於潛、昌化、桐廬四縣政府著手治理河道。後因經費不敷而停工。解放後,人民政府組織船民,分段包乾,邊航邊疏。1954年,在麻車灣等13處炸礁疏航。1959年成立河道養護隊,12名船家青年專任疏航任務。時,木船溯江直達於、昌縣境。後因山洪頻發,河床漸高,航運日困。1968年,在豬婆石上游修築攔河丁壩400米,取得改道避險成功。時,洪石洞已被流沙湮沒。1969年夏,暴發特大洪水,上游泥沙大量傾瀉,河床聚高0.6~1米。橫村埠以上河段難以通航,下游10公里航道可通10噸左右船隻。其中桐君山至舊縣5公里段為六級航道,舊縣以上段均為不通航水域。
旅遊資源
清涼峰,原名鄣峰,屬天目山山脈之中段大障山山脈主峰,海拔1787.4米,處於歙縣、浙江省臨安縣之交界處,頂峰座落境內。1954年改今名。以石門、斷崖、雲海、虬松四勝著稱。奇花異木、珍禽異獸繁多,生物資源豐富,1986年3月安徽省政府批准建立績溪縣清涼峰自然保護區。北坡野豬()海拔1499米,是山間濕地草甸。分上、下兩(),上()廣平200餘畝,()上之崗海拔1645米,南側懸崖陡壁直落千米。北出清涼溪,有十八龍潭,溪岸奇峰比列。東北迤5公里為大崗(一名東岙頭)海拔1618米,以山脊為界,東接臨安縣龍塘山;又3公里至棧嶺腳(海拔1007米)以水溪為界,東為臨安縣。北麓永來村、銀龍塢村,西麓橫岩下村。南坡屬歙,其西南山脊為績、歙縣界,上有天子墓山(海拔1319米)、雙峰山(海拔1291、1292米)和湖田山。
天目溪漂流,分水江畢浦碼頭至冷坑象鼻山腳一段長約5公里江面,溪流蜿蜒曲折,洲灘眾多,一灘連著一灘;兩岸山水相連,山巒疊翠,是分水江風景最秀麗的河段之一。《水經注·漸江水》曰:“連山夾水,兩峰交峙,反項對石,往往相捍。十餘里中,積石磊坷,相挾而上。澗下白沙細石,狀若霜雪,水木相映,泉石爭輝……”分水江又名天目溪,因此在這段河流上開展的竹筏漂流稱為天目溪漂流。置身竹筏之上,只見江水清澈,掬之可飲,悠悠蕩蕩順流而下,進而穿澗過坳,山回水轉。但見錦峰繡嶺相映成畫,藍天白雲倒影成像,峭壁險峰猶如桂林山水,林木蔥蘢的峰巒之間不時傳來松濤低唱、鳥兒啼鳴。水面上,鴨鵝成群,結伴嬉水,翩翩起舞;筏底浪花漱石,搖曳的水草、形態不一的鵝卵石清晰可見,花紋如斑馬的魚群銜尾浮游,更增添了大自然的情趣。隨著溪流的漸漸轉急,竹筏越漂越快,如箭射而下,似騰雲駕霧,轉眼到了冷坑塢口的象鼻山下,這裡崖陡壁峭,形似巨象把鼻子伸向水中嬉水,故稱象鼻山。棄筏登岸,便是紅燈籠外婆家景區。
浪石金灘,浪石金灘地處分水江畔的浪石埠,東連桐君山。整個景區自然風光秀麗,四周青巒疊嶂,一線碧水沿沙灘蜿蜒流過。兩岸阡陌縱橫,千年古樟參天蔽日,萬畝蘆葦隨風搖曳。此外,這裡還有漢光武帝劉秀避難遺址白頸廟,三看御妹處楓家村,歷史古蹟浪石亭、止步亭及古戰場等。浪石得名於一個古老的傳說,很久以前,天目溪中有一塊巨石,晝夜飄浮於這一帶水面上,隨波逐浪,從不漂到別處,也不下沉。一天,一位漁婆婆攏船靠上浮石,在浮石上洗曬衣褥,觸犯了神靈。從此,巨石沉沒江底,再也沒有浮出水面,只有當水位退淺時,此石才顯出真面目,故稱此石為浪石。浪石周邊遍布黃沙、鵝卵石,足有萬頃,在陽光照射下,金光燦爛如金灘一般,浪石金灘由此得名。龍舟游是浪石金灘風景區最具特色的旅遊項目,在長達2公里的水面上,百艘製作精細的龍舟穿梭其間,備有鼓手、舵手、木槳等,遊客可穩坐竹椅悠然舉槳,可敲鑼打鼓競舟爭雄。
垂雲通天河,垂雲通天河是一條地下暗河,位於分水江畔畢浦鄉楊家山麓,以水景美著稱,面積10萬平方米,洞道長8公里,一條長4.5公里的地下河貫流全洞。登舟穿過6000平方米的垂雲湖,迎面洞壁上鐫有“垂雲古蹟”四個摩崖石刻大字,據康熙《桐廬縣誌》記載為桐廬縣令劉文會所書。“垂雲通天河”整個遊程都是坐船瀏覽,身臨其境如入神話般的水晶洞,其間景色令人目不暇接。洞內河道分兩段,落差8米,在洞內用升船機提升,驚險刺激。
琴溪香谷,琴溪香谷位於分水江支流琴溪上游,高翔鄉珠村境內,毗鄰瑤琳仙境,縱深2公里。因山間清泉“伏流石中,聲如琴築”,故謂“琴溪”。谷內漫山遍野的野桂花、香樟樹、野山蘭和成片的黃金柴形成了滿目青翠、四季飄香的自然景觀,堪稱“香谷”,琴溪香谷名稱由此而來。唐代,琴溪香谷曾出了狀元郎施肩吾,故民間亦稱狀元谷。谷內高山聳立,石壁陡峭,涼氣襲人。蜿蜒的山徑通向谷底,琴溪繞山跌宕流淌,卵石滿澗,水隨山轉,水聲涓涓。漫步其間,沿途步移景換。狀若瑤琴的翠谷琴湖,如一方碧玉,映襯著翠谷峰巒。500餘米長的琴鳴秀芥,狹長處似一線通天,山路緣溪而築,溪或跌宕成潭,或激石奔浪,泉流聲聲,琴韻裊裊。龍隱水洞掩藏峽谷中,洞中流泉潺潺,洞前有大石如屏,左似鐘形,撞之其聲清越;右作鼓狀,擊之其聲寬宏。流傳千秋的狀元泉,清澈見底,千年不涸。為紀念唐代狀元施肩吾就讀處而建的狀元祠堂,雕樑畫棟,飛檐翹壁,掩映在綠樹叢中。
在分水江畔還有著名的瑤琳仙境、獨山等景點。
地圖信息
地址:杭州市桐廬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