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殊科學哲學史

分殊科學哲學史

《分殊科學哲學史》,劉大椿 等 著,中央編譯出版社,2017年。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分殊科學哲學史
  • 作者劉大椿
  • 出版社:中央編譯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7年1月1日
  • 頁數:525 頁
  • 定價:68.00
  • 裝幀:平裝
  • ISBN:9787511732156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目錄,

內容簡介

《分殊科學哲學史》分為上、下兩篇。上篇是以若干重要分支科學為反思對象的分支科學哲學史,所涉獵的分支史有:數學哲學史、物理學哲學史、生物學哲學史、系統科學哲學史、認知科學哲學史、社會科學哲學史;下篇是以一些特殊科學哲學問題為焦點的論爭和思想演變史,所選取的問題史有:主題與研究進路的轉換、科學精神與科學價值的歷史辨析、從哲學化的科學到可接受的科學、建構主義的科學哲學建構方式、另類科學哲學的興起與審度。

作者簡介

劉大椿,男,1944年生。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教授,科學技術哲學專業博士生導師。曾任:中國人民大學哲學系主任、研究生院常務副院長、校長助理、圖書館館長;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哲學學科評議組第四屆、第五屆成員。現任:中國人民大學一級教授、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學位評定委員會委員;人文社會科學發展研究中心主任;中國自然辯證法研究會副理事長、科學技術哲學史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科學技術與公共政策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著有《科學活動論》《互補方法論》《科學哲學》《科學技術哲學導論》《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成果評價體系研究》《從中心到邊緣:科學、哲學、人文之反思》《範例研究:科學大師與創新方法》《思想的攻防:另類科學哲學的興起和演化》《人文社會科學主旨問題報告》《科學之審度》《一般科學哲學史》等。

目錄

前 言
上篇 分支科學哲學史
第一章 數學哲學史
第一節 數學哲學的源流
一、萬物皆數
二、數的本原是元一
三、事物與數的關係
第二節 柏拉圖與亞里士多德論數學
一、柏拉圖論數學
二、亞里士多德論數學
小結
第三節 康德與穆勒的數學哲學
一、哲學背景
二、康德的理性主義數學哲學
三、穆勒的經驗主義數學哲學
小結
第四節 數學基礎危機與三大主義
一、邏輯主義
二、直覺主義
三、形式主義
小結
第五節 數學哲學的當代趨勢
一、本體論問題的模型論套用
二、認識論難題的語境進路
三、方法論的自然主義整體論分析
四、二階邏輯可公理化問題的求解
五、數學實踐哲學的興起
第二章 物理學哲學史
第一節 物理學哲學基礎的形成
一、古希臘的自然哲學和《物理學》
二、牛頓力學創立者們的物理學思想
三、近代物理學革命與物理學哲學的形成
第二節 相對論與時空哲學問題
一、從動力學理論到幾何化理論
二、時空的本體論問題
三、時空哲學中的認識論問題
四、時間指向與宇宙學
第三節 量子理論的解釋與相關哲學問題
一、量子力學的發展及相互競爭的解釋
二、量子力學哲學的主要問題
第四節 現代物理學前沿的哲學問題
一、弦理論的認識論問題
二、暗物質和暗能量
三、結構實在論
四、物理學哲學的趨勢
五、一般科學哲學、物理科學哲學與物理科學的互動
第三章 生物學哲學史
第一節 生物學哲學的緣起
一、古希臘關於生命本質和生物學方法的思考
二、亞里士多德的生物學研究提綱
三、亞里士多德的生物學方法論
第二節 機械論哲學中的生命本質觀
一、亞里士多德生物學的危機
二、布豐的博物學傳統
三、生命組織形式的目的論
第三節 生命起源爭論與達爾文主義
一、自然分類和自然選擇的哲學爭論
二、實驗生物學興起與生物學哲學的成長
三、進化論及其哲學論爭
第四節 生物學哲學的現代進展
一、邏輯經驗主義與現代生物學哲學
二、現代生物學哲學研究形成的內在原因
三、現代生物學哲學研究的特徵
第四章 系統科學哲學史
第一節 系統科學哲學的肇始
一、中國古代的系統思想
二、西方古代的系統思想
第二節 當代系統研究運動的進路
一、第一條進路:動力學系統理論研究
二、第二條進路:系統科學研究
三、第三條進路:複雜系統理論研究
四、第四條進路:控制論研究
五、第五條進路:與複雜性和系統科學相關的人工智慧與認知科學研究
第三節 複雜系統哲學領域的大家
一、一些重要的複雜系統哲學家
二、一些國際系統學術機構的名稱與網址
第四節 複雜性系統科學哲學的展開
一、複雜系統的本體論
二、複雜系統的認識論
三、複雜系統的方法論
第五章 認知科學哲學史
第一節 認知科學哲學的源流
一、認知科學的誕生
二、第一代認知科學哲學:計算主義
三、第二代認知科學研究綱領
第二節 認知科學哲學的經典問題
一、認知與身心問題
二、認知與意識問題
三、認知與表征問題
第三節 人工智慧的哲學
一、經典人工智慧及其遇到的問題
二、從行為主義到聯結主義
三、人工生命的興起
四、人工智慧的實在性問題
第四節 哲學視野中的認知科學
一、認知科學與現象學
二、分析哲學與認知科學
三、認知科學的前沿問題
第六章 社會科學哲學史
第一節 18、19 世紀社會科學哲學的奠基
一、 蘇格蘭啟蒙運動
二、約翰·穆勒的實證主義方法論
三、精神科學與“方法論大戰”
四、韋伯:理解與理想類型
第二節 20 世紀社會科學哲學的思潮
一、紐拉特與統一科學綱領
二、標準觀點:波普爾、亨普爾與內格爾
三、解釋主義的復興:溫奇、泰勒與吉爾茨
四、批判理論:解釋主義脈絡的變奏
五、社會機制:方法論一元論的新進展
第三節 當代社會科學哲學的流變
一、反身性
二、女性主義:立場認識論
三、理性選擇理論:方法論的個人主義
四、建構論與實在論
五、結語:社會科學哲學的知識社會學轉向
下篇 特殊科學哲學問題史
第七章 主題與研究進路的轉換
第一節 確證理論的發展與貝葉斯主義的興起
一、確證理論的發展
二、確證的機率理論
三、客觀貝葉斯主義
四、主觀貝葉斯主義
第二節 對科學說明的深入探討
一、 D-N / I-S 模型的介紹及其反例
二、 統合性模型
三、因果機制模型
四、語用學說明模型
第三節 科學實在論及其反論
一、真理實在論
二、建構經驗主義
三、內在實在論
四、實體實在論
五、 結構實在論
第四節 對科學理論的再認識
一、對理論與自然律的中心地位的反思
二、理論與模型的語義學與語用學
三、模型、類比與隱喻
第八章 科學精神與科學價值的歷史辨析
第一節 科學革命與科學精神的嬗變
一、歷史與文化脈絡中的科學革命
二、科學與宗教的相互作用
三、科學規範與精神氣質
四、科學、真理與民主
五、批判理論與後現代主義的科學反思
第二節 從學院科學到後學院科學
一、科學學與科學計量學視野中的研究與發展
二、大科學及其對科學研究價值的再定位
三、科技風險與後常規科學
四、知識社會及對專家地位的再思考
五、從公眾理解科學到公眾參與科學
第三節 科學的價值
一、科學價值問題的由來
二、科學的合理性、客觀性與相對主義的論爭
三、從《紐倫堡法典》到研究倫理
第四節 科學的倫理反思
一、現代科研環境下的科研誠信問題
二、工程倫理與科技倫理研究的興起
三、新興科技的價值與倫理追問
四、新興科技的價值追問
五、走向全球治理的公共科技政策研究
第九章 從哲學化的科學到可接受的科學
第一節 從自然哲學到自然化的科學哲學
一、自然哲學與思維秩序之設定
二、宇宙的本體論轉換與新科學真理
三、實驗哲學及其現象科學旨趣
四、自然化的科學哲學與形上學
第二節 當代科學基礎與元理論的嬗變
一、必然的科學及其形上學錯置
二、相對主義與科學一元論的困境
三、科學非統一性與元理論的變軌
四、超越表征主義認識論的新進路
第三節 可接受的科學與多重實在的創構
一、可接受的科學:可理解性與效能
二、作為行動的製造的技術化科學
三、基於關聯與聚合的多重實在
四、走向異質性網路和糾纏整合
第四節 面向科技時代的慎思與審度
一、科學活動論的時代觀照與人本旨趣
二、互補方法論與對比典範的權衡
三、作為“第三條道路”的科學審度
四、基於新客觀主義的可接受的科學
第十章 建構主義的科學哲學建構方式
第一節 科學實踐哲學與新的建構方式
一、新實驗主義
二、新經驗主義
三、科學實踐解釋學
第二節 科學知識社會學與新的建構方式
一、愛丁堡學派SSK
二、巴斯學派和約克學派SSK
三、法德學派SSK
四、美國的SSK 研究
第三節 建構主義建構方式的哲學特質和哲學變革
一、建構主義新建構的哲學特質
二、經驗主義新建構所展開的哲學變革
第四節 經驗主義新建構帶來的問題
一、目的論抑或演化論:如何看科學進步
二、基礎主義抑或整體主義:如何看基礎性和本質性
三、表征主義抑或自然主義:如何看現象和規律
結語
第十一章 另類科學哲學的興起與審度
第一節 另類科學哲學的興起
一、科學哲學從正統到另類的軌跡
二、對辯護主義的挑戰和“叛逆”
三、“戰國弄潮兒”和另類的異軍突起
第二節 另類科學哲學的特質與多元化
一、另類科學哲學的特質
二、科學哲學的多元化
第三節 科學的審度及與人文的融合
一、科學與哲學關係的歷史變遷
二、重新理解和審視科學
三、科學和人文的融合
第四節 科學文化與文化科學
一、科學文化的興起及其異化
二、文化科學的內涵及其願景
後 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