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散網路

分散網路

分散網路也稱“分散式網路”(Distributed Networks)。它與與中央控制式網路系統相對應的網路系統。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分散網路
  • 外文名:Distributed Networks
  • 也稱 :分散式網路
  • 簡介:全新的網路系統
結構,研發歷史,特性,

結構

每台電腦都是一個“節點”(node),每個節點都彼此相聯,形成縱橫交錯的網狀結構。此種網路結構中,不存在中央的概念,而且單個節點的重要性大大降低。相對於中央控制式網路,分散式網路只重視結果--把信號送到目的地,而不關心過程--通過何種途徑傳輸。
網路專家尼葛洛龐帝(Nicholas Negropoute)對包切換及網路傳播原理做了如下解釋:
“ 一個個信息包各自獨立,其中包含了大量訊息,每個信息包都可以經由不同的傳輸路徑,從甲地傳輸到乙地。現在,假定我要從傳輸路徑,從甲地傳輸到乙地。現在,假定我要從波士頓把這段文字傳到舊金山給你。每個信息包......基本上都可以採取不同的路徑,有的經由丹佛,有的經由芝加哥,有的經由達拉斯,等等。假設信息包在舊金山以此排序時,卻發現6號信息包不見了。6號信息包究竟出了什麼事?軍方撥款資助阿帕網時,正值冷戰高峰。核戰的威脅讓人憂心忡忡。因此,假設6號信息包經過明尼阿波利斯時, 敵人的飛彈正好落在這個城市。6號信息包因此不見了。其他的信息包一確定它不見了,就會要求波士頓重新傳輸一次(這次不會再經過明尼阿波利斯了)。也就是說,因為我總是有辦法可以找到可用的傳輸途徑,假如要阻止我把訊息傳輸給你,敵人必須掃蕩大半個美國。沒錯,在尋找可用的傳輸路徑時(假如越來越多城市被敵人摧毀),系統的速度就會減慢,但系統不會滅亡。了解這個道理非常重要,因為正是這種分散式體系結構令網際網路能像今天這樣三頭六臂。無論是通過法律還是炸彈,政客都無法控制整個網路。訊息還是傳送出去了,不是經由這條路,就是走另一條路出去。 ”

研發歷史

1961年,麻省理工學院的L.克萊因羅克(L.Klenrock)博士發表論文《大型通訊網路的信息流》,第一次詳細論述了分散式網路理論。
60年代,美籍波蘭人保羅·巴蘭(Paul Baran)撰寫多份報告,不僅系統地闡述了分散式網路理論而且提出後來網路傳播的核心--“包切換”(Packet Switching)。
1965年,在蘭德公司(Rand)的支持下,巴蘭正式向美國空軍提出建立分散式網路的計畫。由於巴蘭的想法適合軍方的需要,因而受到美國國防部的高度重視。按照分散式網路的原理,由於單個節點的重要性大大降低,所以網路的任何節點遭到破壞,都不至於影響整個網路,而且節點越多,網路的安全性能就越高。
與此同時,英國物理學家D.W.戴維斯也提出“分散式網路”理論,其原理同巴蘭的構想如出一轍,唯一的區別在於命名。巴蘭將拆分的、便於傳送的數據稱為“塊”。而戴維斯經過深思熟慮,並請教語言學家後,選擇了“包”(packet)這個術語,從此拆分傳送數據的方式也就被稱為“包切換”。另外,戴維斯構想包切換的初衷,也同巴蘭為軍方服務有所不同,他是想建立一個更加有效的網路系統,從而使更多的人可以利用網路進行交流。

特性

(1)客戶與企業之間、合作夥伴之間的聯繫更加密切;
(2)使客戶的要求與供應商的能力相匹配;
(3)為企業之間的合作提供了中介體;
(4)實現異地企業間的作業計畫;
(5)能夠更好地使用電子通信技術。在實施上,分散網路化製造將面向市場的企業外聯網路(extranet)和虛擬企業內部的內聯網絡(intranet),利用網路瀏覽器技術和防火牆技術通過網際網路將兩者加以集成。
分散網路化製造:提出一種可持續發展的生產模式--分散網路化製造。分散與分布不同,分散的含義是指動態的、沒有規律的和地理上相隔的集團成員。網路化又意味著利用信息和通信技術把它們加以組織起來進行生產,它從名稱上就指明了我國當前構建虛擬企業的特點和物理含義,比籠統地稱為虛擬企業,更切合實際,更容易為人們理解和接受,於在中國製造企業中推廣,本文討論了分散網路化製造的組成、特徵類型和關鍵技術。
可持續發展的生產模式—分散網路化生產系統:在總結國外新生產模式共同特徵的基礎上,根據我國的生產實際提出一種可持續發展的生產模式-分散網路化生產系統。討論了分散網路化生產系統的組成,特徵,類型和關鍵技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