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項目名稱:分宜洋江賽龍舟
- 主題詞:傳統體育,賽龍舟,分宜縣
- 認證級別:省級
- 項目分類:傳統體育、遊藝與雜技
- 國家:中國
- 起源時間:宋代
- 認證時間:2010年
- 認證批次:第三批
- 申報地區或單位:中國江西省新余市分宜縣
簡介,歷史淵源,基本內容,保護措施,
簡介
賽龍舟是一個充滿力與美,現代與傳統相結合的文化載體,一個融和民俗、競技、娛樂於一體的體育項目。洋江自宋雍熙年間建鄉以來,居住在此的人們便利用兩江交匯的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在端午期間賽龍舟,逐漸發展成為代代相襲的習俗。史載“分宜西邑,袁水縱貫之,端陽,民競舟於其上,萬人空巷。”洋江歷來盛行龍舟競賽,江河兩岸站滿觀眾,成了洋江鄉至分宜的一道風景線。由於端午節的習俗,人們在遊戲之前都要舉行祭祀活動,把粽子、糕點、雞蛋扔到河裡,祈禱這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歷史淵源
江西競渡文字記載見於北宋元豐年間(1078—1085),貶居筠州(高安縣唐、宋間均曾稱為筠州)的蘇轍曾作《競渡》詩曰:“使君欲聽榜人謳,一夜江波泊岸流,父老不知招屈恨,少年爭作弄潮游。長鯨破浪聊堪比,小旗還風殊未收,上勝爭先非老事,憑欄高日思悠悠”。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靖安縣誌》曾記載:“五月五日,插艾飲菖蒲酒,裹米為粽,牲用鵝龍舟競渡”。清道光五年(1826年)《靖安縣誌》又記載:“端午競渡,於三閭祠前,至夜和歌,唱‘大夫何處?’其聲淒婉動人。”
據現有資料考證,有的人認為江西龍舟競渡是由先民古越族蛇圖(後演變為龍圖騰)獨木舟洲游鄉習俗演變發展而來(南昌新建縣舊時農曆四月初一起,劃著名龍舟到通水的山村親戚家去遊玩,以此加強聯繫,親友便用鞭炮、香、錢等物接待)。屈原投江後(江西當時是楚地,有“吳頭楚尾”之稱),人們出於對偉大愛國詩人屈原的崇敬和對祖國的熱愛,便把原有的風俗與紀念屈原巧妙地結合在一起。後來,由於唐宋兩朝官府的提倡(宋朝朝臣追封屈原為忠烈公,把五月五日定為端午節,傳諭全國紀念屈原),龍舟競渡活動便在江西水鄉各地盛行起來。洋江自宋雍熙年間建鄉以來,居住在此的人們便利用兩江交匯的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在端午期間賽龍舟,逐漸發展成為代代相襲的習俗。史載“分宜西邑,袁水縱貫之,端陽,民競舟於其上,萬人空巷。”
基本內容
龍舟賽是一個融合民俗、競技、娛樂於一體的體育項目,是一項集眾多劃手,以單片槳葉作為推進方式,利用肌肉力量向船後划水,推動船體向前的集體運動。劃前先將龍舟用軟蔑捆緊並用桐油塗抹,到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二日,先把龍舟劃往分宜的昌山廟朝神,並供“三牲”酒禮供品,以謀圖神保佑該船平安無事,速度快。然後於五月初五日開始在洋江河自由輪番競賽,優勝者本村自行慶功,街墟店鋪饋贈包子,每年觀眾不下萬人。
洋江龍舟競渡形式多為直道競速,賽程約500米,一程為“一水”,賽到終點,又轉頭往反方向與下一隊競渡。“搶標”、“奪標”是許多地方的傳統龍舟比賽成績論定的標識。“標”有各種各樣的東西,由民眾自發籌集或組織者設立。有些地方的龍舟比賽以領先為勝,沒有獎品,但是在終點處必然會有觀眾將一米多長的紅布或綠布掛在竹竿上,領先的龍船就可搶到布條。也有組織者設立的“標”,標點在終點的彩船上,豎立標旗,頭標為紅旗,二標為黃旗,三標為綠旗,標旗上有一串鞭炮。奪得標旗的龍舟是相當榮耀的。龍舟比賽的搶“標”,根本上還是家族或地方榮譽的爭奪,有的地方既無獎品,也不搶標,但競爭仍不失激烈。在域外龍舟運動的積極影響下,近年來有些地方用“計時”的方法取代了傳統的“搶標”。
保護措施
近幾年,洋江鎮在上級有關部門的支持下,完成了楊橋河集鎮段改造,河道寬了、河床深了、河水清了。同時,投資200多萬元新建的洋江鎮文化廣場已投入使用。這些硬體條件的完善,為傳承弘揚洋江龍舟競技傳統提供了必要的保障,再加上近年來當地百姓渴求恢復洋江龍舟競技傳統。縣委縣政府積極順應大家的需求,經研究決定,舉辦分宜縣龍舟文化旅遊節,大力推動分宜洋江賽龍舟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