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魚餛飩

刀魚餛飩

刀魚餛飩是江蘇省著名的小吃,味鮮,久煮不爛,晶瑩潤澤。制餡選用早春出水的新鮮肥碩的雌刀魚,張家港市地處長江河口入海處的南岸,是魚群回遊的“黃金水道”,每年上市的刀魚,其產量在長江下游各縣市中雄居榜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刀魚餛飩
  • 外文名:Saury ravioli 
  • 類型:小吃
  • 所屬地區:江蘇省江陰市
  • 原材料:刀魚
製作方法,典故,

製作方法

刀魚餛飩的製作“工藝”主要是做餡“刀魚餛飩”製作煩在出刺。有的用棒頭“敲”刺,有的用刀斬碎再“濾”刺,多數是煮成半熟,再“捏”刺;無論何種法子,反正魚刺要出淨。然後用刀魚糜和成韭菜餡子,不要放味素,吃出來是地道的鮮美嫩。據江陰人講,徐霞客對他故鄉的這道刀魚餛飩也是讚不絕口,稱其為“天下第一鮮味”哩。
刀魚餛飩
考究一點的做法:刀魚要挑早春出水的鮮貨,儘可能選肥碩的雌魚;秧草要選當日清晨割下的,最好是頭茬帶露水的嫩頭,雞蛋務必是三五天內生下的,使用時以剔除蛋黃只留蛋清為好。“三鮮”合而為一,吸引力可想而知,如果有香噴噴的熟豆油拌人的話,令人垂涎欲滴。
至於餛飩皮,則當然以全國聞名的塘橋小麥磨製成的精白麵粉為原料最理想。這樣裹成的餛飩,是地地道道的張家港名點,其他地方都難以吃到。刀魚的細刺這么多,做成餡可能不會大口吞下,可預備好狹長的新鮮豬肉皮一塊,先將刀魚的主骨、頭部剔除,然後將刀魚平攤在肉皮的肉質層,用刀子輕輕地逐一橫向下剁,結果軟刺全部嵌在肉皮里,留在皮層上的純乎是一段刀魚肉,做餡做丸子,很是方便。 清明之前,春江漸暖,有心人不要錯過品嘗有地方特色的江陰市刀魚餛飩的好機會。江陰市是長江三角洲上的一塊寶地,盛產魚蝦,尤以刀魚上市早、產量高出名。
江陰農諺說:“七九見河豚,八九見刀魚”、“河豚來看燈,刀魚來踏青”、“刀魚不過清明”。刀魚以清明前質量最佳,此時魚刺柔軟,清明後刺則逐漸變硬,吃口次之,價格也有天壤之別。
刀魚肉細味腴,用刀魚做餡包餛飩別具一格,因選料講究,又受季節性限制,所以來之不易。
刀魚餛飩製作主要是制皮和制餡。餛飩皮選用精白麵粉加入蛋清和雞湯(刀魚骨架湯更好)代替水來和面。製成的皮,下鍋後韌性足,味鮮,久煮不爛,晶瑩潤澤。制餡選用早春出水的新鮮肥碩的雌刀魚;綠葉菜選用頂端剛萌發的三片嫩葉。製作時刀魚剁成細茸,嫩菜入開水鍋燙焯後切細擠去水分,將刀魚茸和菜茸加蔥花、薑末、料酒、味素、精鹽、少許蛋清、適量雞清湯和少許豬油,拌勻成餡。包制時採用兩次對摺,兩端合攏方法,酷似銀錠。入鍋煮熟,翩翩浮起,團團打轉,薄薄的皮子,隱隱透出嫩綠,一個個像翡翠雕成的工藝品,使人賞心悅目。
清明前夕,到江陰品嘗細、滑、香、鮮的刀魚餛飩,將使你大快朵頤,回味無窮。
刀魚餛飩

典故

清末,慈禧太后喜食長江刀魚鰣魚,每年漁汛時,江陰縣衙就會派出八百里加急快馬將刀魚、鰣魚運進京城,供“老佛爺”嘗鮮。
一年春天,慈禧患重病臥床不起,神志昏迷、不能進食的她,口中卻突然念叨:刀魚!刀魚!……於是,紫禁城內一道詔書飛傳至江陰。江陰知縣高征奉詔挑選一批上等刀魚,八面里加急地親赴北京。然“老佛爺”味覺已失,不管刀魚是清蒸還是紅燒,都這不是刀魚。
這時,隨同高征進京的隨從江陰北門章家場人氏鄭興進言:“老佛爺”病重後已失去味覺,需用味重一點的食物助其開胃、提味,不妨將刀魚肉宰成茸,拌上春韭花為餡,包成餛飩讓“老佛爺”換個口味。很快刀魚餛飩端到了“老佛爺”的面前。“老佛爺”聞到韭菜花香、刀魚香,胃口大開,竟吃了一大盆,連聲說:好吃!好吃!三天后,她身體竟然好了起來。從此,江陰“刀魚餛飩”的美名在北京傳開了;繼而,傳到了全國各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