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行鏈視角下的大城市居民出行方式選擇機理研究

出行鏈視角下的大城市居民出行方式選擇機理研究

《出行鏈視角下的大城市居民出行方式選擇機理研究》是依託中國人民大學,由楊勵雅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出行鏈視角下的大城市居民出行方式選擇機理研究
  • 項目類別:面上項目
  • 項目負責人:楊勵雅
  • 依託單位:中國人民大學
項目摘要,結題摘要,

項目摘要

從出行鏈視角分析居民出行行為是近年來交通需求管理領域的研究熱點。本項目立足我國大城市居民出行特徵,以出行鏈為基本分析單元,以出行鏈的三大載體要素(空間、時間、鏈結構)為分析維度,研究我國大城市居民出行方式選擇與活動空間、出行時間、鏈結構之間的內在關係和互動機制,全面揭示出行鏈視角下居民出行方式選擇的一般機理、演變規律與最佳化模式。主要研究內容包括:出行鏈視角下大城市居民出行方式選擇的關鍵影響因素識別;出行鏈視角下大城市居民出行方式與活動空間的聯合決策機制;出行鏈視角下大城市居民出行方式選擇的時間約束機理;出行方式與活動空間-出行時間-鏈結構的交叉關在線上制與演化規律;出行鏈視角下的大城市出行方式結構最佳化研究。研究意義在於:豐富和完善交通需求管理理論,為科學制定交通需求管理策略、最佳化城市交通結構、調整交通資源的時空配置提供決策依據。

結題摘要

主要研究內容和創新點包括:(1)基於結構方程檢驗了個人家庭屬性、建成環境、出行鏈結構與居民出行方式的關聯,獲取了各類影響因素對出行方式的影響方向與程度。(2)利用Nested Logit模型,識別了工作日和節假日出行方式和鏈結構的決策次序,通過直接和交叉彈性分析,模擬了效用變數改變對出行方式和鏈結構變更的影響。(3)根據“主要中途活動地點”將出行鏈樣本劃分為“生計”、“生活”、“娛樂”三大類,以出行鏈總距離和出行方式為因變數,構建分層線性模型,刻畫空間自變數與個體自變數對不同目的出行為的影響。(4)以出行鏈選擇子集合、出行方式選擇子集合和出發時間選擇子集合的組合作為模型的選擇項,構建基於廣義極值(GEV)理論的交叉巢式Logit模型,為方便對比,同時構建三種結構的傳統NL模型。利用2015年北京市居民出行數據,對模型參數進行估計和檢驗,並進行彈性分析,分析效用變數的改變引起的備選方案選擇機率的改變。 主要研究結論包括:(1)結構方程模型能夠克服logit類模型的缺陷,精確識別各影響因素與出行方式之間的複雜關係。土地利用、個人與家庭屬性、鏈結構是影響居民出行方式的三大因素。(2)工作日出行者傾向於首先確定一日活動安排在此基礎上選擇出行方式;節假日出行者則呈現相反的次序,且表現出較強的小汽車依賴。(3)居住區建成環境與出行行為關係受出行目的的影響顯著。建成環境對生計出行鏈的影響最大,對生活出行鏈的影響次之,對娛樂出行鏈的影響不顯著。對生計出行鏈影響最大的空間變數是“距中心區距離”和“公交線網密度”,對生活出行鏈影響最大的空間變數是“土地混合利用指數”。(4)交叉巢式Logit模型具有比NL模型更優的統計學特徵。當效用變數改變時,選擇者最先變更其出發時間,然後是出行方式,最後才考慮改變其出行鏈結構;相較簡單鏈的小汽車出行者,複雜鏈的小汽車出行者對出行時間與出行費用的敏感性較低。研究結果能夠為制定和評價交通需求管理政策提供依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