幹流概況
䢺江,《大邑縣誌》記作䣢江,《方輿勝覽》卷56邛州:䣢水“在臨邛”。《方輿紀要》卷71邛州:䣢水“在州西。源亦出大邑縣鳳凰山,流至州西南,合於邛水“。《志》云:”䣢水發源處,亦曰䣢壩”。發源於西嶺鎮(原雙河鄉)白杉崗北端(九龍池),經打索廠至天車坡受小河子水西南流,在雙河場與源於白杉崗南端的經紅椿坪、大飛水、小飛水的一支流相匯,始稱䢺江。䢺江在西嶺鎮雙河場東流,經栗子坪、花水灣至老鷹岩納大龍溪水,至安順鄉的花碑坊納小龍溪水,至天宮廟納楊溝、川幫水,至川溪口納黎家溝、黃家坡、戴家溝水,至䢺壩場納魚泉、華山、田園水,至三壩鄉的上壩,納馬橋、潘山、李坪水,經三壩場、高壩和新場鎮的川王宮、頭堰、新場,於五潼廟出境,至邛崍市。䢺壩場以上為上游,䢺壩場至新場鎮小岩子為中游,小岩子以下為下游。
䢺江於躍進堰口(白岩灣)處入邛崍市境,稱西河。歷史上的䢺江,“正流南至邛崍王沱東,別為縣之東河。明末清初,東河淤塞,此水(主流)遂由石灰包入南河。”䢺江全長81.8公里,流域面積440.13平方公里。平原河長19公里。境內河段右岸17公里,左岸9.75公里,河床寬坦達200~300米,雨季山洪陡漲,兩岸常遭淹沒;與南河洪峰相遇時,水位急劇上升,對縣城威脅尤大。因其為砂礫河底,浸漏力強,冬春季節,常乾涸斷流。東河故道一帶,間有地下水溢出地面,形成泉凼。
水文特徵
䢺江在大邑縣縣境主河道長60公里,虎跳河以上集雨面積403平方公里,從大飛水至新場河段,多年平均流量1531.立方米/秒,年平均徑流量4967.億立方米。河床高差900米,水能蘊藏量406.萬千瓦,可開發量314.萬千瓦。江歷來為縣境主要灌溉河流,中、下遊興建有多處水利工程設施,引水灌田。
䢺江全長81.8公里,流域面積440.13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15.7立方米/秒,最枯月平均流量4.07立方米/秒。歷史上最大洪峰流量1840立方米/秒。縣境河段17公里,砂礫河床,河寬300米以上。從茶園鄉肖林林至城郊石灰包,平均河床比降為2~3‰。灣多灘多,河水流向紊亂,沖刷嚴重,桑園王沱(老東河口)在民國23年和1955年,兩度潰缺,致成巨災。民國23年䢺江洪水與南河洪峰相遇,縣城西、南、北三門進水。約有4700餘畝可開發利用。
主要支流
䢺江的主要支流有:小河子水、大飛水、小飛水、楊溝、川幫水、大龍溪水、小龍溪水、黎家溝、黃家坡、戴家溝水等。這些河流源短流急,無詳細水文資料。
小河子水較長,在主源東側,發源於西嶺雪山東段,經南當子、小河子、青石坪,在雙河場與主源相匯。
治理開發
水庫
三壩水庫,位於大邑縣新場鎮虎跳河水電站上游約1.5公里處,距下游䢺江堰引水渠首7.5公里,距大邑縣約15公里,距成都市約56公里。三壩水庫壩址控制集雨面積38平方公里,壩址多年平均流量13.78立方米/秒,天然多年平均徑流量4.34億立方米。水庫正常蓄水位691.0米,死水位640.0米,總庫容15978萬立方米,死庫容1187萬立方米,興利庫容12809萬立方米。樞紐工程主要建築物包括瀝青混凝土心牆石渣壩、溢洪道、泄洪洞、供水灌溉發電洞及電站廠房等。
三壩水庫工程任務以城鄉供水、防洪為主,兼顧灌溉、發電等綜合利用,並為改善區域生態環境創造條件。水庫多年平均供水量1.74億立方米,其中天府新區生活工業供水量1.01億立方米,大邑縣生活工業供水量0.46億立方米,䢺江河灌區灌溉供水量0.27億立方米;結合邛崍市城市防洪工程建設,可將下游邛崍市防洪標準從20年一遇提高至30年一遇;電站裝機容量18.9MW。
水電
大飛水電站,1964年,1965年1月破土動工。此站是䢺江梯級開發的第1級電站,位於雙河場大飛水,利用䢺江上游海拔1456米的白雀山腰天然溶洞飛水發電。此站水頭345米,豐水期引用流量19.2立方米/秒,裝機2台,容量5000千瓦。1970年8月投產。1979年,被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革命委員會命名為大慶式企業,1980年被水電部授予全國小水電管理和建設的先進單位稱號。1985年發電量2437萬度。
大邑縣安順鄉電站,1974年動工。此站是䢺江梯級開發的第6級電站,位於劉家河。縣水電局負責勘測設計。引水渠長1700米,水頭18米,豐水期引用流量8立方米/秒,裝機4台,總容量1000千瓦。1976年9月至1978年4月,4台機組相繼投產。1985年發電537萬度。
大邑縣雙河電站,1974年,雙河公社請冶金部609地質勘測隊設計建電站,四川省水利局批准了設計方案,6月開工興建。此站是䢺江梯級開發的第3級電站,位於趙坪,從雙河大橋下取水,引水渠長1600米,水頭225.米,豐水期引用流量8立方米/秒,裝機4台,總容量1280千瓦。1978年12月至1979年6月,4台機組相繼投產。1985年發電802萬度。
大邑縣䢺江鄉水電站,1976年5月開工。此站是䢺江梯級開發的第7級電站,在䢺江水系的鄭家河築9米高攔河重力滾水壩取水,在䢺江大橋頭牟河碥落水建站。水頭21米,豐水期引用流量11立方米/秒,裝機5台,總容量1600千瓦。1983年10月至1985年10月,5台機組相繼投產。1985年產電能680萬度。
大邑縣三壩水力發電站,是䢺江梯級開發的第8級電站,在支鍋石攔河築壩引水,在胡田壩落水建站。1976年底,此站破土動工。混凝土重力攔河壩最大壩高25米,水頭102米,豐水期引用流量125.立方米/秒,裝機3台,總容量8200千瓦,工程浩大,27個公社投工,高峰時13000人。1982年9月,地方國營改為縣社聯辦。同年10月,2台1600千瓦機組投產。1984年9月,1台5000千瓦機組投產。1985年發電量4121萬度。
河道治理
上游治理
民國25年,新場扇子街在駐軍的協助下,漿砌堤岸約300米。次年,䢺壩場修建兩道河堤,29年被洪水沖毀一道。解放後,1950年,新場築河堤4處,長488米,淘河191米。1956至1958年,頭堰堆砌石埂。1975年,䢺江完成漿砌護岸510米,1976年完成167米,1978至1980年共完成2569米。䢺江從頭堰鐵桿橋起,到五童廟與邛崍交界處止,應治理河堤全長1076.公里,至1985年已完成漿砌護岸3.88公里,沙堤釘卵石護岸2.62公里,鉛絲、竹籠護岸0.97公里,還有護路護堰保灌工程1.12公里。
下游治理
䢺江茶園鄉馬河壩、肖林林、劉河壩,桑園鄉大橋上下、李染房至伍墩子、黑虎灘、西河壩左岸拱辰文脈堰至城西石灰包右岸西橋上下,堤防工程共8處。左岸4890米,右岸2643米,總長7533米。其中文脈堰至石灰包段堤防工程,長4085米(左岸2955米,右岸1130米),包括西橋右岸石襯砌工段,頂寬1米,無砂礫堤保護,屬險要工段,長574米。西河壩是縣堤防重點。通過規劃治理,不僅保證了文脈堰進水口正常取水,而且由於文脈堰至石灰包堤防連成一線,使城西720畝沙灘建成廠礦單位33個,建房面積20.1萬平方米的工業區,沿河西岸1.18萬畝農耕地,以及臨邛鎮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均得到了保護。此處尚有待開發的宜漁面積115畝、宜林面積299畝。西河壩堤防,於1972年12月動工,次年7月竣工。左岸文脈堰堤防,於1981年元月動工,4月竣工。
灌溉渠道
歷史上遺留下來的舊式渠堰,引䢺江水系的堰,左岸主要有頭、二、三、四、五、六堰和長流堰,統稱榔江堰。右岸有高、王二堰。由於頭、二堰進水位置好,三、四堰次之,五、六堰居末,故民謠說:“天生頭堰,鐵鑄二堰,水沖三堰,紙糊四堰,乾死五、六堰。”
1951年,川西區水利局確定兩縣用䢺江水比例:大邑73%,邛崍27%。1953年統計,䢺江堰控灌大、邛兩縣農田共26萬畝,內大邑152575畝。152575畝中,頭堰灌溉24867畝,二堰27251畝,三堰95350畝,四堰4807畝,五堰300畝。但受三堰灌溉的有70000餘畝缺水,靠泉、凼、塘補充。
1953年,䢺江堰灌區改革用水規章,推行量田分水、輪流灌溉的制度,擴大了灌溉面積。同年歲修期中,灌區建水平、制口126處,分水口101處,合併大小溝46條,鑿通灰漿攔水埂30處,把渠、塘、堰連同起來。三堰下游的鴨蛋塘、閔泉堰等27個塘堰都引入三堰水源,使10萬餘畝農田用上三堰的水。同年,頭堰渠首進行建設,將連山石進水口深挖和擴寬,通水流量變為8立方米/秒。
1954年,貫通二、三、四堰的全長3公里的乾渠擴建工程完成,二、三、四堰的堰口廢除。1955年,三合堰建成後,䢺江堰灌區兩縣灌面劃入三合堰灌區18萬餘畝,剩下8萬餘畝,其中大邑6萬餘畝,邛崍2萬餘畝。1956年、1957年,頭堰的支渠三龍堰兩次進行擴灌建設,改善了敦義、團結兩鄉灌溉面積12500畝,旱地變水田1200畝。
1964年春,溫江專區水電局調解分水比例為:大邑70%,邛崍30%。同年,頭堰口向鐵桿橋延伸120米,建節制閘、暗渠、導洪埂,改善了進水條件,解除了淤沙塞堰的威脅。
八和堰,始建於清代。1953年將䢺江右岸的8條小堰聯合組成的一個灌區,改、擴岩堰作總進水口,稱八和堰。是灌面萬畝以上的中型渠堰之一。此堰水源最枯流量0.8立方米/秒,渠首設計過水流量1.8立方米/秒。進水口在茶園鄉小岩子下,在鐵索橋下與大邑分水,邛崍占1/3(包括左岸五堰)。1957年冬,將渠首上移,改為無壩引水。同時延伸乾渠,連通小堰,形成以八和堰水為主體的灌區。此堰乾渠長11.38公里,支渠5條長8.2公里。現灌溉茶園、桑園、西河、白鶴等鄉農田1.59萬畝,其中地0.18萬畝。
五堰,渠首位於大邑縣新場公社五童廟後側,䢺江左岸,篾籠低埂攔水進溝。民國27年修建桑園機場,老乾渠改線,嚴重缺水。灌區人民將介於四堰、五堰間的高堰(建國後稱長流堰)擴大,以補充水源,但成效不大。1951年,將堰口上移,降為無壩引水。1955年,三合堰建成,原五、六堰灌區農田大部引三合堰水灌溉。1956年,六堰廢除,其承灌的少量農田,由五堰分水。1990年代,五堰納入八和堰灌區,灌溉桑園鄉(包括機場)農田共0.33萬畝(地0.05萬畝)。
文脈堰,渠首在拱辰鄉晨陽村金灰窯和文脈村箭道子之間。1953年將同在䢺江河左岸引水的文脈堰、張公堰和灌區內15個泉凼堰合併組成。曾名三泉堰。原為竹籠扎堰,敞口進水。三合堰建成後,文脈堰仍保留獨立進水,張公堰於1956年廢棄。1984年調整灌區,灌面從三合堰劃出,重新整治渠首,建成灰漿卵石截流攔河堰埂,灌溉臨邛鎮、寶林鄉農田0.4萬畝。3.毛堰是由同在斜江
航道航運
䢺江水路起點在雙河場,大邑縣西山區木材全部由此漂運而下,至新場分為兩路,一路順正流入邛崍市
南河,一路經二、三堰正渠,過王泗、飛羊鋪,至蘇場入
斜江河。解放後,水路繼續使用。1959年9月,大雙公路建成通車,水路停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