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水石蓮(出水石蓮花)

出水石蓮

出水石蓮花一般指本詞條

“出水石蓮”又名:出水石蓮花、出水香爐。該文物在福建省漳州市天寶鎮路邊村的威惠廟之中,這個香爐大概有接近七百年的歷史。

石蓮花通體由花崗岩建造而成,高1.01米,頂部直徑0.65米,有上、中、下三部分。上部高0.5米,中部高0.16米,下部高0.35米。上下兩部分呈喇叭形,中部像圓輪,整體看上去很像一個酒盅,又像是一個,石雕的上部雕刻成蓮瓣形成蓮花的形狀,當地村民順口叫它“石蓮花”,這名字便也傳開了。

基本介紹

出水原理探索,文物專家研究,地質專家研究,解開迷團,專家分析與結論,謎底揭開,

出水原理探索

這個出水石蓮,當地村民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然而多少年來卻沒有人知道,水究竟是怎么出來的。
據說早在上個世紀90年代,這個香爐就引起了文物專家的關注,然而對於香爐出水的原因,文物專家也感到十分困惑。由於它的外形呈蓮花狀,所以當時的文物專家便為其命名“出水石蓮”。石蓮花的中部陰刻有“元泰定丙寅間”及“威惠廟立”等字,顯示了它的身份來歷,它是和這座廟同時出生的,有著同樣久遠的歷史。和石蓮花同樣久遠的是它的出水傳奇,只要順著一個方向旋轉香爐的上部,香爐的中部就會流出水,旋轉得越快,水流得就越多,有時都能向四面噴濺。
出水石蓮出水石蓮
村民見慣不怪
早先村民們並不以為奇,也不當一回事,直到上世紀90年代末,漳州市薌城區編地方志,負責蒐集撰寫文物這塊的工作人員黃江嬪排查摸底,從天寶鎮文化站幹部沈木山口中知道這個“能出水的石蓮花”,於是把它記錄了下來,放在文物這章。當時,它沒有任何保護單位的名頭,自然也沒受到任何保護。每個人來了都可以旋轉它,看看它飛濺出來的水開心地笑,說聲奇怪之後就走了。

文物專家研究

在被記錄進薌城區地方志後,漳州市文管辦幹部鐘武藝好奇了:為什麼旋轉石蓮花,水就能出來?這水,到底從哪裡來?親自到該地考察後,鐘武藝發現,香爐的前後各有兩口井,前面是一口古井,距香爐約20米;後面是近兩年新挖的井,距香爐約10米。他想:難道,香爐下面也有一口水井?很快,這個構想被否定了,因為前後兩口井的水位距地面約10米,香爐下面如果有水井,水應該也是距地面10米,這么深的水不可能在瞬間提升到地面。而且,村民們還說,即使前後兩口井的水幹了,香爐這裡仍然能出水。

地質專家研究

沒有科學根據的土想硬猜看來行不通,還是得專家出面。對漳州地下水狀況了如指掌的福建省閩南地質大隊原隊長、高級工程師陳占民前往考察後,做出結論:香爐下面是一個泉水點,泉水和那兩口井的地下水是兩種不同的類型。井水屬孔隙地下水,是淺層的,含水層距地面約5-15米,它的特點是水位隨著降雨量而波動,時高時低。香爐下的泉水則是隱伏斷裂帶脈狀裂隙水,其斷裂帶方向為北偏西45度、南偏東45度。

解開迷團

原來,漳州盆地有很多斷裂帶,地下水十分豐富。其中有一條斷裂帶正是從香爐的西北面天寶大山延伸到路邊村。這條斷裂帶長約7公里,寬約50-100米,兩側都是花崗岩。出水石蓮花下隱藏的水就是斷裂帶的水,它在很深的地底流動,出處就在地表,在香爐下面。在那裡,它流出來了,成為上升泉,比地面高,最高時與香爐中部出水處持平,最低時通過轉動就能出水。這些泉水的年變幅小,溫度、水位都較穩定。在這種情況下,不轉動香爐看不到水,水也不會流出。

專家分析與結論

陳占民分析認為,香爐的建造者對泉水周邊地貌進行了改造,用泥土砌成擋水設備,使泉水不再四溢,也不與外面的孔隙水相通。香爐的上下部都有凹槽,方向是相反的。轉動時,上下凹槽相對應產生吸力,減壓,水在內部壓力作用下噴濺而出。當然,這一切都只是陳占民的分析判斷,一切的秘密都還埋藏在香爐中。現在,出水石蓮花已被列入漳州市文物保護單位,加設了鐵圍欄,除非文物部門同意,任何人不得自行旋轉香爐了。

謎底揭開

多年從事船舶無損檢測的彭懷玉工程師,再看過我們前期拍攝資料後,彭工來到威惠廟重點對香爐出水的關鍵部位進行了前期測量後發現:現場環境要比想像複雜得多。因為香爐的厚度有200多毫米,如此厚的材料要用多少曝光老彭心裡也沒有底,實驗室里也沒有做過這么厚材料的試驗。 通俗來說,平時我們用照相機拍照時,周圍光線的強弱決定了照片的明暗,光線強度越弱底片曝光就不足。彭總帶來的這台x光發射器是專門用於船體金屬焊縫檢測的,它的x射線強度比醫用x光機要高出許多,平時輕而易舉就能穿透幾厘米厚的金屬和花崗岩石板,但是,擺在彭工面前的是一個厚達20多厘米的花崗岩石柱,到底要用多大強度的射線、需要曝光多長時間,任何人心中都沒有十足的把握……開機前彭工臨時增加了曝光底片的數量:一共放了五張底片,分為橫豎兩個方向,分別觀察橫向和垂直兩個方向上的解構。這五張照片裡,只要有兩張照片說明問題就算成功了。 為了保險起見,彭工要把射線強度開到最大,這樣一來廟裡所有的人都要撤離出來,現場的空氣一下子緊張了起來,所有人都盼望著這次嘗試能夠成功,這個700年來的未解之謎能夠因此得到一個合理而科學地解釋…… 在先後兩次一共10分鐘的X射線曝光後,彭工親自護送底片到廈門市進行沖洗  回到廈門後,彭工連夜在暗室內操作,經過顯影定影,當他迫不及待地拿起一號底片在燈下觀察時,最讓他擔心的事情還是發生了——底片上什麼也沒有。可就在他拿起2號和3號底片時,懸在心中的石頭又落了下來。 原來,由於1號底片位於香爐正中間厚度最大的部位,所以射線沒能照過去。而2號底片和3號底片所在的是香爐出水口位置,這個位置石頭就比較薄,所以就比較清楚的看到香爐上半部分是一個石柱插在了下半部分的孔中。而在石柱的上部,有一個三角形陰影,彭工說,出水的關鍵就在這個三角形陰影上。 彭工根據自己多年來判讀X光片的經驗斷定,那個三角形的陰影恰恰反映出了插在石蓮下半部分基座中的石柱上有一個人工開鑿的螺旋凹槽,如果X光機的射線強度再大一些的話在1號底片上就應該能夠看到螺旋槽的下半部分。 重新繪製出的三維模型,與原先陳老推測的齒槽說最大的不同是,一個粗大的石柱插入了基座的孔中,而且在石柱上還有一道螺旋槽。 但是現在的這個螺旋槽的理論就好像盲人摸象一樣,是由若干條線索推測並拼湊出來的,光在電腦上是驗證不了的。 當即,決定按照螺旋槽理論複製一個原理相同的香爐,看看是否能在旋轉出水…… 北京房山大石窩鎮,明朝建造故宮的石料就出自這裡,幾百年來鎮上家家戶戶都在和石頭打交道。邢師傅,一個土生土長的房山大石窩人,在當地以腦子靈、點子多而出名。 我們頭天給了他一張5寸照片,沒想到第二天趕到石料廠的時候香爐的上下兩部分就基本成形了。當記者第4天再次來到石料場時,出水香爐已經完工了。仿製的香爐是原版的一半大小,爐身也雕有蓮花瓣,但是我們最關心的是,螺旋槽理論是否能夠成立呢?經過如此多的坎坷之後香爐出水的奇觀能被複製出來嗎? 俗話說,是騾子是馬拉出來遛遛,面前擺的就是根據螺旋槽的理論仿造的香爐,現在在它的底座中已經注入了一定量的水,代表著水源——上升泉。 現在我就來替您檢驗一下這個香爐逆時針轉動是否能夠出水。(旋轉立即出水)出水了!但是這只能說成功了一半,為什麼呢?因為原版香爐順時針旋轉它是不出水的,我再順時針轉轉看,(順時針轉就不出水),成功! 這螺旋槽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結構呢?現在我就給您打開看看。您看到了吧,折騰了人們700年的香爐出水的答案,就在柱子上的這道螺旋槽中,這也就是X光片上拍到的陰影。您仔細看,這道螺旋槽是逆時針延柱子旋轉的,所以,爐盤逆時針轉動時水就通過槽子流了出來,如果當初做香爐那位仁兄順時針開鑿這個槽子,那香爐就順時針旋轉才會出水了。 位於福建省的天寶鎮威惠廟出水香爐逆時針旋轉時能夠出水並非偶然,古人這么設計也是符合人體工程學原理的,一般人右臂力量大於左臂,習慣右臂發力向前推,香爐自然就逆時針旋轉了,而且現代田徑運動中,運動員也是逆時針延賽道奔跑的。 最為稱絕的還是建造這個香爐的人巧妙運用這個上升泉作了一個香爐,又以香爐為中心建了威惠廟,讓後人每當旋轉出水香爐時更加堅信威惠廟香火的靈驗。 也正是因為前人有心插柳,才引出了後人這千奇百怪的猜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