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塞(北宋王安石詩作)

《出塞》是北宋王安石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出塞
  • 創作年代:北宋
  • 作品體裁:七言絕句
  • 作者:王安石
  • 作品出處:《全宋詩》
作品正文,作品注釋,作品鑑賞,作者簡介,

作品正文

出塞⑴
涿州沙上飲盤桓⑵,看舞《春風小契丹》⑶。
塞雨巧催燕淚落,蒙蒙吹濕漢衣冠⑷。

作品注釋

⑴出塞:古樂府曲名。多寫邊塞之事。下文曰“涿州”,當時所謂“塞外”,故用此名。
⑵涿州:今屬河北,在高碑店以北,當時屬遼。安石伴送契丹使,行至涿州而還。盤桓:徘徊,逗留。
⑶春風小契丹:契丹人歌舞名。南宋人范成大《次韻宗偉閱番樂》有句:“繡靴畫鼓留花住,剩舞《春風小契丹》。”
⑷蒙蒙:細雨迷濛貌。漢衣冠:指漢族士紳,即作者一行。衣冠:古代士以上戴冠,衣冠連稱,是士以上的服裝。

作品鑑賞

宋嘉佑五年(1060)春,王安石陪送契丹使臣到涿州,因有此作。
前兩句描寫契丹風情,沙上宴飲之後,又觀賞青少年在春風中舞蹈。春風契丹,暗形北人之得意。後兩句則轉寫另一幅場景:塞雨燕(幽燕)淚,紛紛灑落,而宋使衣冠盡濕矣。燕淚,有謂南來燕子之淚,有謂淪落幽燕的漢人之淚,盡可玩味。而真正落淚者,必漢使安石一行矣。
此詩運用對比方式,寫出宋使入遼後的獨特感受。所謂“南人墮淚北人笑”(南宋汪元量《錢塘歌》),何必南宋之亡乎?

作者簡介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晚號半山,撫州臨川(今江西撫州)人。1042年(慶曆二年)進士。1058年(嘉祐三年)上萬言書,提出變法主張。1069年(宋神宗熙寧二年)任參知政事,推行新法。次年拜同中書門下平章事。1074年(熙寧七年)罷相,次年復任宰相;1076年(熙寧九年)再次罷相,退居江寧(今江蘇南京)半山園,封舒國公,不久改封荊,世稱荊公。卒諡文。執政期間,曾與其子王雱及呂惠卿等注釋《詩經》、《尚書》、《周官》,時稱《三經新義》。其文雄健峭拔,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歌遒勁清新。所著《字說》、《鐘山一日錄》等,多已散佚。今存《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後人輯有《周官新義》、《詩義鉤沉》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