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世界”為佛教用語,意指勘破塵世,在修行上取得大進,破除羈絆,在精神上得到舒展。
是佛教中一個十分重要的核心觀念,而此佛教的因果論有別於其它的因果論,有它的特殊性、獨特性。一般人對因果觀念之理解,很容易流於“決定論”,以為人的命運是被客觀條件所限定的,人對自己的命運根本無能為力,亦即沒有自由。佛陀一方面承認人作業便會受報,另一方面指出人即使受宿業的約制,也能通過修行,得到解脫,得到自由,故此佛陀是反對決定論的。佛陀依據他所證悟之真理(緣起法),施設出緣生法,並建立起原始佛教的因果理論,作為修行人通向解脫的修行指引,使他們能依照他的教化修行,並得到解脫。本文通過探討佛陀所處之時代背境、原始佛教的因果論的內容及當中蘊含的義理,論證原始佛教的因果理論是否決定論,並探討原始佛教一方面肯定因果之必然性,同時肯定人解脫之自由是否帶有矛盾。
唐代的華嚴學者李通玄的修行思想,主要就是為了解決頓悟和修行的關係問題。他反對把修行過程看成古今過去三世延續的觀點。認為這是凡夫的情見,是錯誤的把日常觀念用於修行,是不符合頓悟原則的。 李通玄以頓
悟智慧的原理為核心,按涅槃學復性論為理路,在綜合道家自然主義哲學和儒家道德哲學的基礎上,將《華嚴經》中講述善財參五十三善知識事例為內容的《入法界品》作為經體,依《起信論》的“一心開二門”原理整合善財代表的眾生修行和五十三善知識代表的菩薩行和佛智慧。而後再把《華嚴經》中吸引人矚目的美輪美奐的華藏莊嚴世界解釋成是對智慧修行因果體用的象徵和證明。 為了強調五十三善知識的統一性,李通玄將他們和十住、行、地、十一地五位修行一一對應,再用十波羅蜜主伴關係來解釋他們的差別和聯繫。最後再用毗盧遮那佛的根本不動智慧來統合修行的全過程。這樣就既彌合了頓悟的瞬間性和修行過程長期性之間的矛盾,又解決了眾生行和菩薩行的差異性問題。同時還用修行主體變化和智慧本體不動的辯證關係來統一凡夫從發願到立信、初發心、出世修行、入世菩薩行和無作無功智慧大用的過程。並用智慧本體不變而智慧之萬用又不異本體這一即體即用的思想來強調他們的原理一致協調性。 李通玄並沒有像禪宗那樣為了突出智慧頓悟的重要性,而把修行內容完全的內在化和心性化;而是強調複雜多樣長期的修行、普度眾生和佛果莊嚴的整體性和統一性,也就是“周遍”。修行的周遍就是在時間上(三世)和空間上(十法界)的周遍。雖然所有的菩薩都是依普賢萬行理想而展開修行實踐的,但是在他們對治習氣的過程中,還是有初發心、出世、入世、無作無功行等邏輯層次區別的,而這種區別也只是在習氣消減多少的意義上才成立的。 從智慧的高度上說,習氣並沒有實體性,所以這種區別也不是實質性的。由於凡夫在發願修行的第一刻起,在初發心時就得到了佛智慧的全體,所以修行解決的後天習氣是假有的,因假有的習氣會影響智慧的顯現,所以才需要對治。所以在修行的過程中所顯示的人的種種變化和莊嚴境界都因習氣的減少而產生,智慧本體並不會改變。這樣就解決了修行“漸漸”和頓悟的一念之間的矛盾,所以一念就是三世,一處就是十法界。這樣,對時空的超越性就不在是於佛境界所獨有的,而是從修行的一開始就展開的,所以萬行都是不離一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