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凹頂角蟾
- 拉丁學名:Megophrys parva
- 界:動物界
- 門:脊索動物門
- 綱:兩棲綱
- 目:無尾目
- 科:鋤足蟾科
- 屬:角蟾屬
簡介,形態特徵,生物學資料,種群狀態,分布範圍,
簡介
吻盾狀,向前突出,吻稜角狀;頰部內斜,頭頂凹陷。上眼瞼具明顯的簾狀膚褶。鼓膜清晰,顳褶細。舌後無缺刻,犁骨齒為兩團。無掌突。雄蟾第一、二指具黑色細婚刺,具內聲囊。雄蟾體長42—45mm,雌蟾45mm左右。棲于海拔600—700m亞熱帶季雨林的山溪中。蝌蚪唇呈漏斗狀,無唇齒和角質頜。該種數量極少,為我國特產。目前僅見於雲南。
形態特徵
雄蟾體長42~44 mm,雌蟾體長45 mm左右。頭寬略大於頭長,頭頂部顯著下凹; 吻部呈盾形,明顯突出於下唇,吻棱甚顯,頰部垂直,上眼瞼外緣有簾狀膚褶,並有一個小的錐狀突; 鼓膜卵圓形,有耳柱骨; 上頜有齒,犁骨齒呈兩小團。皮膚平滑, 背部痣粒排成 “” 膚棱, 體側有縱膚褶和圓疣,四肢具細膚棱; 腋腺小,位於胸側,有股後腺,白色。前臂及手長約為體長之半; 後肢適中,前伸貼體時脛跗關節達眼,左右跟部重疊,趾側無緣膜,趾間無蹼或具蹼跡。背面深橄欖色,兩眼之間有三 角形棕黑色斑紋, 眼下方有棕黑色斑, 體背面有 “” 形棕黑斑,斑紋周圍均鑲有黃色邊。股、脛部各有4~5條深色橫紋;咽喉部及胸部淺棕灰色,腹部黃白色有淺藍色斑,股部腹面紫紅色。雄蟾第一、二指上有細密婚刺,有單咽下內聲囊。第31期蝌蚪體較細長,尾長約為頭體長的兩倍,頭體較扁,尾部較平,尾末端鈍尖; 口部呈漏斗狀; 頭體背面深褐色,腹面無斑,尾肌上有深色斑點。
生物學資料
該蟾被發現在海拔600~1 000 m熱帶雨林地區的小型山溪及其附近。5月夜間成蟾棲於溪邊落葉間或灌叢下,有時發出 “呷、呷” 的連續鳴聲; 白天不鳴叫。
種群狀態
該蟾棲息地的生態環境質量下降,其種群數量減少。受脅等級:近危NT。
分布範圍
雲南(勐臘、景洪勐養)、廣西(那坡)、西藏(墨脫南部阿波爾地區); 國外分布於印度(大吉嶺、阿薩姆)、錫金、孟加拉、緬甸、泰國、寮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