凶奴相邦

凶奴相邦:玉璽名稱。此璽系青玉,方形,覆斗鈕。鑿白文"匈奴相邦"四字,是戰國時代晉系的璽印,對研究戰國時代匈奴與中原的關係提供了重要的實物依據。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凶奴相邦
  • 館藏地點:上海博物館
  • 所屬年代:戰國
基本信息,發展分期,

基本信息

年代:戰國
璽印璽印
類型:璽印
館藏地:璽印簡介
璽印,《釋名》解釋為:“璽,德也,封物使可轉德而不可發也。印,信也。所以封物為信驗也。亦言因也,封物相因付”。先秦前,璽、印是一物。秦始皇後,只有皇帝印才可稱“璽”。官吏及一般人稱“印”。印有官印和私印,作為官府書信往來和私人交往的憑證。漢代印又稱“章”和“印信”。唐以後又將印稱“記”或“朱記”,明清又稱“關防”。但通稱仍稱印。古印有鈕,可以系綬。印鈕形式有覆斗鈕、鼻鈕、龜鈕、蛇鈕、虎豹鈕等,印文有陽文和陰文。字型依時代變化。先時代是六國古文;秦漢至魏晉南北朝篆字;隋唐以後多隸書、楷書。

發展分期

璽印大約始自東周,代代相承,未曾間斷,完其發展,可分五期:
1、散製作期:傳世的出土古璽印最早為戰國時代的製作,印體有大小、方圓、一二三層之分,頂端作小鼻紐者最多,印文有三晉等國古文,布局疏朗,錯落有致。
2、形制統一期:秦漢魏晉皆有統一印製,南北朝因之。皇帝專用玉質,稱璽,余者用銅,稱印。這段時間之印章有大小方圓、長方等等形式,印體日漸厚重,以鼻紐、龜紐居多。印文形式秦代刻陰文小篆,有界格,兩漢魏晉的入印篆書方圓俱備,被作為典範,稱為謬篆。此外有鳥蟲書及與其相類之文字,印文外加裝飾及有形印皆為東漢所常見。南北朝印章繼承魏晉之作,饒有古趣。
3、發展變化期:隋唐以後印體增大,鼻紐變成小長方形把手,直至增高成上小下寬之柱形柄。官印文字皆作陽文,由細筆微曲之唐篆變化為九疊篆,還有以西晉文、蒙文滿文和滿漢篆書合文入印者,印邊日漸增闊,布局日趨豐滿,筆劃與空白日趨均勻。清宮的二十五寶璽為乾隆十一年(1746年)所完成,是專用於國事的傳國寶,除一金一檀木外余皆玉質,體積碩大,作各式龍紐,為前世所無,璽文有滿文、滿漢篆書合文。其它大小寶璽多為石質,乃御筆和賞鑒所用,其性質屬私印閒章,惟石料、制紐皆極精美,具莊重珍貴的特點。
4、繼往開來期:明清私印以石料所作為多,有少量牙角竹木之作,取代了銅質印章。印文主要由書畫家親自提刀,或由治印家鐫刻,他們皆以秦漢六朝古印為宗,創造出個人風格,如明文何,清浙徽派諸家,晚清趙之謙吳昌碩都是名聲顯赫的大家,他們不僅為中國璽印的歷史寫下了燦爛的篇章,而對東方鄰國篆刻藝術的發展產生了良好的影響。
5、銅印的倖存和發展:清後期社會皆用石質印章,銅印製法一度失傳,直至1920年,閻志超(後改名閻少璞1903—1941,昌樂縣城西門裡人,清末民初篆刻家、書畫家,中共地下黨員)整理閻氏遺著,重新發現了閻氏刻銅藝術的文獻資料(自康熙十五年進士、皇太子講官閻世繩及後世兩百多年),方幸使得昌樂閻氏刻銅工藝在近百年失傳後續其傳承,更是使中國金屬印製法在“石章時代”得以倖存。閻志超之子閻光崇吸收北京制印技法與篆藝、之孫閻小平發明銅印落款技法和鑄刻銅印新技,使得金屬印鑄刻技法進入了嶄新的時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