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將,又稱馬將,也稱麻雀牌,是由寧波人陳魚門整合完成,並傳給外人的。 陳魚門(1817—1878年),字政鑰,號仰樓,鄞城(今寧波市鄞州區)人,道光二十九年(公元1849年)拔貢,曾任內閣中書,加三品銜。 麻將,起源於中國古代的博戲。夏商時,已有博戲,盛行於春秋和秦漢。唐宋時,演進為詩牌和葉子戲。木牌上書以詩韻,博戲時按牌上的韻作詩,稱為詩牌。後將骰子引入詩牌,作斗詩遊戲,就成為宣和牌。葉子戲,也稱葉子格,簡稱葉子。葉子,即紙牌。明代,葉子戲發展為“馬掉”,又稱“馬吊”。馬吊,合40張紙牌。牌分十字、萬字、索子、文錢四門,4人同玩,每人8葉,余置中央,以大打小。清時,馬吊演變為默和牌、碰和牌。人稱紙牌或麻將紙牌。
凱里麻將與貴州大部分地區玩法相似,但又加入了莊、槓、雞等特色玩法!
基本介紹
基本規則,胡牌算分規則,特殊玩法,
基本規則
(一)玩家人數:4人
(二)牌數:108張牌。條、筒、萬各36張
(三)骰子:一顆骰子,點數大小決定起牌方向和起牌墩數,莊家方向的從對家起牌。
(四)碼牌:東西方位14墩,南北方位13墩
(五)可行操作:可摸,聽,碰,槓,胡;不可吃牌。
胡牌算分規則
胡牌牌型 | 番數 | 說明 |
平胡 | 1 | 平胡可以自摸胡牌,或在有“豆”情況下允許點胡 |
大對子 | 3 | 即對對胡,成牌時有4個三張相同的和1個對 |
小七對 | 3 | 成牌時由7個對子組成 |
清一色 | 4 | 成牌時所有牌都由條、筒、萬中的一種組成。 |
清大對 | 7 | 成牌時有4個三張相同的和1個對,且所有牌都由條、筒、萬中的一種組成。 |
清七對 | 7 | 成牌時由7個對子組成,且所有牌都由條、筒、萬中的一種組成。 |
龍七對 | 4 | 成牌時由5個對子和4個相同的牌組成 |
清龍七對 | 11 | 成牌時由5個對子和4個相同的牌組成,且所有牌都由條、筒、萬中的一種組成。 |
特殊玩法
(一)槓
1、明槓:手中有3張相同的牌,然後槓了其他玩家的一張牌。在結算時,點豆者給被點豆者一分,可疊加。
2、悶槓:即暗槓,自己摸到4張相同牌並槓出。在結算時,其他3個玩家每人給悶豆者兩分,可疊加。
3、轉彎槓:碰牌後,再摸到最後一張槓牌。在結算時,其他3個玩家每人給轉彎豆者一分,可疊加。
4、關於“豆”的特殊規則
(1)熱炮:又稱為槓上炮,在槓牌的情況下,打出的第一張牌點炮,點炮者支付胡牌者兩倍的牌型分(若其中一方是莊家,則胡牌者牌型分翻四倍,當地自定玩法)。注意:如果胡牌者是無豆的平胡,依然可以胡。
(2)搶槓和:在成轉彎豆的情況下,聽牌者聽所成轉彎豆的牌,則聽牌者可以胡牌,而且點炮者的轉彎豆不成立,稱為“搶槓”。計算分數時胡牌算自摸,被搶槓者包3家的牌,被搶槓者支付胡牌者(牌型分*3)分(莊家翻倍)。注意:如果胡牌者是無豆的平胡,依然可以胡。
(3)熱炮和搶槓和必胡:不存在“必胡”(做成遊戲時可採用必胡玩法)。
(4)燒光:“熱炮”或“搶槓和”時,點熱炮或被搶槓玩家的“雞”和“豆”都不計分(即一燒全燒)。
(5)槓上花:胡牌者牌型分翻倍,莊家翻四倍。
(6)最後四張牌,若有人點炮則自動和牌(強制和牌),自摸也必須和牌。
(二)雞
1、“雞”分為“固定雞”和“單雞”兩種。
(1)固定雞:即么雞。
(2)單雞:是在有玩家胡牌且還有未摸牌的情況下,翻開第1張未摸的牌,根據這張牌的數值,順位+1的那張牌即為“單雞”(如翻開的是5萬,則6萬為雞)。
2、“雞”的算法
(1)滿堂雞:無滿堂雞
(2)衝鋒雞:在起牌後,玩家打出的第一張么雞為衝鋒雞,此雞結算為2分。
(3)全責任雞:打出去的所有固定雞,最後結算時自己沒叫牌的,需給叫牌的額外支付相應雞分,如打衝鋒雞的,給已叫牌的每人兩個,打固定雞的,給已叫牌的每人一個,碰衝鋒雞的,給已叫牌的每人3個,給打衝鋒雞的4個,槓衝鋒雞的,給已叫牌的每人4個,給打衝鋒雞的5個.
(4)金雞:翻九條情況下,結算時手中的固定雞算3個,打出的固定雞(包括衝鋒雞)雞分都不變。
(5)九轉一:無九轉一玩法。
(6)滿雞:無滿雞玩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