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閭姓外文名為Fanlv。姓氏起源1、春秋時期晉侯支庶之後。2、周武王第九弟周康叔之後有凡閭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凡閭姓
- 外文名:Fanlv
姓氏起源,姓氏始祖,姓氏郡望,
姓氏起源
姓氏始祖
周武王十一年(前1046年),叔虞的父親周武王滅亡商朝,建立周朝政權。周武王十四年(前1043年),周武王去世,叔虞的哥哥周成王繼位。周成王繼位時年幼,所以由叔虞的叔父周公旦攝政。
周成王八年(前1035年),周朝諸侯國唐國(唐國地處黃河、汾河的東邊,方圓有一百里)發生叛亂,威脅周王室在河東地區的統治。同年十月,周成王派周公旦率軍平息唐國叛亂,將唐國百姓遷到杜地,並將周王室子孫遷到唐地。周成王十年(前1033年),周成王將唐地分封給弟弟叔虞,叔虞於是成為唐國國君,因此故稱唐叔虞。
周成王即位後,發生三監之亂,康叔參與平定叛亂,因功改封於殷商故都朝歌(今河南淇縣),建立衛國,成為衛國第一任國君。康叔赴任時,其兄周公旦作《康誥》、《酒誥》、《梓材》,作為康叔治國法則。並告誡康叔,務必明德寬刑、愛護百姓,向殷商故地賢豪長者詢問殷商興亡之道。康叔統治有方,很快使衛國經濟繁榮、社會穩定、百姓安居,成為衛國和衛姓的始祖。
周成王年長後,鑒於康叔治國有方,卓越政績,於是提拔他擔任西周司寇之職,掌管刑獄、訴訟等事務。康叔秉公執法,成功維護西周的政權穩定。周成王為表彰康叔輔佐之功,賜給他寶器、祭器等物。康叔死後,其子衛康伯繼位。
姓氏郡望
《漢書·地理志》琅邪郡有東莞縣,三國·魏·孟康註:“故鄆邑,今鄆亭是也。”鄆邑,是春秋時期莒、魯兩國長期爭奪的地方,或屬莒國,或屬魯國,因魯國有兩個鄆邑,莒、魯所奪之鄆邑位於魯國東部,故俗稱東鄆,《春秋·文十二年》:“季孫行父帥師,城諸及鄆。”西晉杜預註:“鄆,莒、魯所爭者。城陽姑幕縣南有員亭,員即鄆也。”(《春秋左傳》,清代阮元校刻《十三經註疏》本。)西晉京相璠亦云:“琅邪姑幕縣南四十里員亭,故魯鄆邑,世變其字。”(《水經注·沂水》篇引)。
春秋時期的“東鄆”到了西漢時期改為“東莞”,這個更名與“鄆”、“莞”兩字的古音相近有關。據《詩·小雅·斯乾》:“下莞上簟,乃安斯寢。”東漢鄭玄註:“莞,音官,又音完。”(見《詩·小雅·斯乾》鄭注,清代阮元校刻《十三經註疏》本。)民國熊會貞在《水經註疏·沂水》篇中云:“《讀書雜誌·淮南內篇》十五詳言運、員二字通,運、鄆音同,鄆、員亦可通用。”(民國楊守敬、熊會貞《水經註疏》,江蘇古籍出版社1989年6月版。)因“莞”字與“鄆”、“員”古音相近,所以漢代“東莞 ”縣名是由春秋“東鄆”音轉而得名。
春秋時的“東鄆”到了西漢時改為“東莞”,同時還應與莞草有關。莞草即蒲草。上文所引“下莞上簟,乃安斯寢。”鄭玄註:“莞,小蒲之席也。”《斯乾》這首詩記述了古代國君築成宮室後,與群臣坐在莞席和簟席上共同設宴慶祝的場面。兩周時期,室內生活用品中,沒有椅、凳,人們坐的和躺的都是鋪在地上的蓆子,莞席便是其中一種。另據《禮記·喪大記》,莞席還用於古代貴族的喪禮和祭禮。西漢時期,著名辭賦家王褒《僮約》有“種莞織席”的句子。可見,莞草或莞席作為古代貴族的生活日用品,普通百姓把它作為養家餬口的生活來源,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周禮·職方氏》:“正東曰青州……其浸沂、沭,其利蒲、魚。”意思是說,正東地區是青州……那裡有沂河和沭河可供灌溉田地,那裡的物產主要是蒲和魚。現代學者研究認為,《周禮》成書於戰國時期,《職方氏》的這段文字說明,西周至戰國時期,莒、沂兩地盛產蒲草。《職方氏》將蒲草和魚相提並論,謂“其利蒲、魚”,說明這種草在古代是一種不可或缺的生活日用品。
古代用植物名作地名的現象屢見不鮮。春秋莒國曾用“蒲”字作地名,《左傳·襄公二十三年》:“先遇莒子於蒲侯氏。”杜預註:“蒲侯氏,近莒之邑。”春秋衛國也有“蒲邑”(詳見《春秋·成九年》)。莒國的“莒”字,也是植物名,《說文》:“齊謂芋為莒。”清代段玉裁註:“所謂別國方言也,借為國名。”
總之,“東莞”地名源於春秋“東鄆”,是由於古音相近,轉借而得名,又因古代莒、沂兩地盛產莞草和莞席,當地以此為生活主要來源,故取縣名為“東莞”。
春秋時的“東鄆”到了西漢時改為“東莞”,同時還應與莞草有關。莞草即蒲草。上文所引“下莞上簟,乃安斯寢。”鄭玄註:“莞,小蒲之席也。”《斯乾》這首詩記述了古代國君築成宮室後,與群臣坐在莞席和簟席上共同設宴慶祝的場面。兩周時期,室內生活用品中,沒有椅、凳,人們坐的和躺的都是鋪在地上的蓆子,莞席便是其中一種。另據《禮記·喪大記》,莞席還用於古代貴族的喪禮和祭禮。西漢時期,著名辭賦家王褒《僮約》有“種莞織席”的句子。可見,莞草或莞席作為古代貴族的生活日用品,普通百姓把它作為養家餬口的生活來源,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周禮·職方氏》:“正東曰青州……其浸沂、沭,其利蒲、魚。”意思是說,正東地區是青州……那裡有沂河和沭河可供灌溉田地,那裡的物產主要是蒲和魚。現代學者研究認為,《周禮》成書於戰國時期,《職方氏》的這段文字說明,西周至戰國時期,莒、沂兩地盛產蒲草。《職方氏》將蒲草和魚相提並論,謂“其利蒲、魚”,說明這種草在古代是一種不可或缺的生活日用品。
古代用植物名作地名的現象屢見不鮮。春秋莒國曾用“蒲”字作地名,《左傳·襄公二十三年》:“先遇莒子於蒲侯氏。”杜預註:“蒲侯氏,近莒之邑。”春秋衛國也有“蒲邑”(詳見《春秋·成九年》)。莒國的“莒”字,也是植物名,《說文》:“齊謂芋為莒。”清代段玉裁註:“所謂別國方言也,借為國名。”
總之,“東莞”地名源於春秋“東鄆”,是由於古音相近,轉借而得名,又因古代莒、沂兩地盛產莞草和莞席,當地以此為生活主要來源,故取縣名為“東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