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納對蝦

凡納對蝦

凡納對蝦外形與中國明對蝦、墨吉明對蝦酷似。成體最長可達23cm、甲殼較薄,正常體色為淺青灰色,全身不具斑紋,步足常呈白堊狀,故有白腳蝦之稱。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凡納對蝦
  • 拉丁學名:Litopenaeus vannamei 
  • :動物界
  • 分布區域:海水和海淡水
  • 英文名稱:white-leg shrimp/white shrimp 
形態特徵,生活習性,

形態特徵

額角尖端的長度不超出第一觸角柄的第二節,其齒式為上緣8-9,下緣1-2,與中國明對蝦(7-9/3-5)斑節對蝦(7-8/2-3),長毛明對蝦(7-9/4-5),墨吉明對蝦(6-9/4-5),細角柄對蝦(5-10/3-8)有所不同。頭胸甲較其它蝦種短,與腹節之比約為1:3。第一觸角柄長度的1/3,雄性交接器側葉游離部分長,顯著超過中央葉,亞橢圓形。

生活習性

種群分布:野生凡納濱對蝦原產於中南美洲,北至墨西哥,南到智利的太平洋沿岸海域,亦即介於北緯32度——南緯23度之間,泥質海底。仔蝦常聚於河口附近,幼蝦後逐漸移棲至近岸淺海區,長至8-9cm,便移向深海,棲息海域的常年水溫在20℃以上。
水溫:為熱帶型種類,人工養殖時水溫可在16-35℃(漸變幅度),但最適水溫28-32℃,當水溫長時間處於18℃以下或34℃以上時,則蝦體處於緊迫狀態,抗病力下降,食慾減退或停止攝食。
鹽度:凡納濱對蝦對海水鹽度的適應範圍很廣,可容忍的鹽度範圍為0.5-40‰,但最適鹽度為10-25‰,在逐漸淡化的情況下可在淡水中生存。在適宜範圍內,鹽度越低,則對蝦生長越快,但鹽度越高則其肌肉組織內的自由胺基酸(Free amino acid)含量越高,而自由胺基酸正是造成對蝦口感鮮美的主因。因此收蝦前的1-2周內,逐漸調高鹽度,有助於提高對蝦的品質。
酸鹼度(pH):凡納濱對蝦對pH值的適應範圍為7.3-9.0,最適為7.8-8.6,當pH低於7.3時,其活動即受到限制。PH日波動不得大於0.5。
溶解氧:水體中的溶解氧是維繫水生生物的最重要因子,該種對蝦抗低氧的能力很突出,忍耐的最低溶解氧值為1.2mg/l。一般在養殖過程中要求D0值大於4mg/l。不同體長的個體對低氧的耐受程度稍有差別,個體愈大,耐低氧能力愈差。當對蝦蛻殼時,對溶解氧的要求更高,否則不能順利蛻皮,甚至死亡。
食性:在營養需求方面,凡納濱對蝦對飼料中蛋白質的需求量在28-32%左右,相對於斑節對蝦蛋白質需求量35-39%,日本囊對蝦的43-52%,則低得多。在國內凡納濱對蝦養殖中,因放苗密度較大,要求單產高,對蝦所需營養基本依賴配合餌料,所以配方中蛋白質的含量一般都高於28-32%,多數在40%左右。在自然環境下,凡納濱對蝦為夜行性動物,夜間活動頻繁,而白天則相對安靜,在人工養殖條件下,凡納濱對蝦白天仍會攝食投餵的飼料。研究還發現,一日多餐的投餵方式在生長速度方面遠比一日1-2餐的投餵方式要快得多。夜間投餵量要遠遠大於白天的投餵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