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的浸漬法分為冷浸漬法;熱浸漬法;重浸漬法三部分。適用於粘性藥材、無組織結構的藥材、新鮮及易於膨脹的藥材、價格低廉的芳香性藥材的浸提。不適用於貴重藥材、毒性藥材及高濃度的製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冷浸漬法
- 外文名:Cold Soaking Method
- 性質:中藥的浸漬法
- 適用:粘性藥材、無組織結構的藥材等
- 不適用:貴重藥材、毒性藥材及高濃度製劑
簡介,釋義,製法,酒的選擇,浸泡方法,蛇酒製作,相關內容,
簡介
在室溫下進行的浸漬操作。操作過程通常是:將藥材置有蓋容器中,加入定量的溶劑,密閉,室溫下浸漬3~5日或至規定時間,經常振搖或攪拌,濾過,壓榨藥渣,壓榨液與濾液合併,靜置24小時後,濾過,即得浸漬液。此法可直接製得藥酒和酊劑。將浸漬液濃縮、處理,可用於製備其他製劑。
釋義
是指用適宜的浸提溶媒在常溫下浸泡蛇與藥材,使其有效成分滲出。可分為冷浸漬法與熱浸漬法。冷浸漬法是常見浸泡方法,是把蛇酒在常溫下加蓋密閉,在陰暗之處存放,到用時傾出上層清液,靜置過濾即得。能重複浸漬3~4次。熱浸漬法和冷浸漬法基本相同,可是浸漬溫度較高,大多在40℃~60℃進行隔水加熱。因浸漬溫度較高,浸出液冷卻之後常有棉絮狀沉澱物。
製法
用蛇酒治療疾病已有悠久的歷史。現代藥理學也證明蛇酒具有抗炎鎮痛、鎮靜作用。能增強人體的免疫力,對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有明顯癤效。蛇酒具有很強的疏風通絡之功效,而成為名副其實的“百藥之長”。
酒的選擇
製作蛇酒的酒劑應為白酒,可以是蒸餾酒或配製酒。酒劑除了嚴格遵守規定標準外,還必須注意傳統的質量標準,如高梁等穀類釀製的酒類,可使製成的蛇酒香氣濃郁而又持久。把握酒的濃度和用量也很重要,如果在蛇酒中另摻入滋補藥材,酒的濃度可低一點。
浸泡方法
浸泡方法最常用的是鮮蛇浸泡,鮮蛇有三種處理方法:
第一種是活蛇浸泡。
將蛇清洗後不餵食,飢餓一周左右,浸酒前從蛇的胃部開始用拇指勒住,自上而下捋至肛門,將腸內食物排盡沖洗乾淨後浸泡。
第二種方法是先將鮮蛇肉蒸熟晾乾,然後浸酒。
其優點是蛇酒無蛇腥味,並有一種特殊的香氣,口味純正,色澤較清,但療效往往不及第一種。
第三種方法是製成蛇乾浸酒,可以整條也可以切成小段。
用蛇乾浸泡具有酒色金黃、透明、無腥味的特點,但多次浸泡會發生混濁現象。浸泡後封存的時間一般至少要6個月以上,高溫季節可適當縮短。從比例上講,鮮蛇同酒的比例為1∶5,蛇乾為1∶10,第一次浸泡酒可多放一些,第二次浸泡相應減少。
蛇酒製作
蛇酒的製作工藝
1、浸漬法
是指用適宜的浸提溶媒在常溫下浸泡蛇和藥材,使有效成分滲出。可分為冷浸漬法和熱浸漬法。冷浸漬法是常見的浸泡方法,是將蛇酒在常溫下加蓋密閉,在陰暗處存放,到時傾出上層清液,靜置過濾即得。可重複浸漬3~4次。熱浸漬法與冷浸漬法基本相同,但浸漬溫度較高,一般在40℃~60℃進行隔水加熱。因浸漬溫度較高,浸出液冷卻後常有棉絮狀沉澱物。
2、滲漉法
滲漉法適合蛇乾制酒。方法是先將蛇乾浸泡酒中,待適度膨脹後,裝入滲漉筒內。滲漉筒是一種上端敞口,下有滲出口的筒狀裝置,酒自上流入,緩緩滲過蛇乾,從下端滲出口流出。該法可造成良好的濃度差,浸出效果優於浸漬法,成分提取較全,生產時間短。也可反覆漉滲,有條件的可加壓、加熱或逆流滲,但需一定設備。33、加藥釀製法
這是我國古代常用的方法。這種方法以米、曲加藥,直接發酵成酒,是生產蛇酒的最好方法。通過該方法可使蛇中有效成分得到很好的提取,而且酒色清純。
無論用哪種方法製備蛇酒,其容器、人員必須符合衛生要求。容器以陶瓷、玻璃等製品為宜,不宜使用鉛、鐵器具。蛇酒在製備過程中,可加一定量的矯味著色劑,以緩和藥性,方便服用和提高製劑質量。使用的矯味劑主要是甜味劑,如紅糖、白糖、冰糖、甜葉菊糖、蜂蜜等。著色劑有竹黃、雞血藤等。
蛇酒在成品裝罐之前,必須作澄清過濾處理,去除懸浮和沉澱物。常用的方法是加入蛋清粉,用量約1%攪拌均勻。另一種方法是通過介質過濾,生產量大的,可用板框式壓濾機。蛇酒一般允許有少量沉澱物,以自然沉澱為多。
相關內容
浸提系指採用適當的溶劑與設備將中藥材中可溶性成分浸出的過程。浸提是多數中藥製劑的必須操作單元,其目的是儘可能多地浸出中藥材中的藥效物質,最大限度地減少無效物質和有害成分的浸出,以便簡化後期的分離精製工藝,降低服用量,確保製劑的安全、有效和穩定。
一、浸出過程與影響因素
1.中藥的浸出過程
(1)浸潤與滲透 浸提溶劑能否潤濕藥材,並滲透進入藥材內部,是浸也其有效成分的必要條件。藥材能否被潤濕取決於所用溶劑與藥材的性質。通常中藥浸提採用的水和不同濃度乙醇等極性溶劑能潤濕多數藥材。加入表面活性劑、多脂成分的脫脂處理等,可加快潤濕過程,有利於浸出。
(2)解吸與溶解 藥材幹燥後,可溶性成分固結吸附於組織細胞內,浸出溶劑滲透進入藥材需克服化學成分之間或化學成分與組織細胞之間的吸附力,才能將其溶解形成溶液。化學成分能否被溶劑溶解,取決於化學成分的結構和溶劑的性質,根據“相似相溶”規律,水能溶解極性大的生物鹼鹽、黃酮苷、皂苷等,也能溶出高分子膠體。由於增溶和助溶作用,還可溶出某些極性小的物質。高濃度乙醇能溶出少量極性小的苷元、香豆素和萜類等,也能溶出蠟、油脂等脂性雜質。溶劑中加入適量的酸、鹼、表面活性劑,可增加有效成分的解吸與溶解。
(3)擴散 進入藥材組織細胞內的溶劑溶解大量化學成分後,藥材內外出現濃度差。細胞外側純溶劑或稀溶液向藥材內滲透,藥材內高濃度溶液中的溶質不斷地向周圍低濃度方向擴散,直至內外濃度相等。濃度差是擴散的推動力。更新溶劑、加強攪拌或採用其他動態法浸提,均有利於浸出。
2.影響浸提的主要因素
(1)藥材粒度 藥材粒度愈細,對浸出愈有利。但實際生產中藥材粒度不宜太細,這是因為:①過細的粉末對藥液和成分的吸附量增加,造成有效成分的損失;②大量組織細胞破裂,浸出的高分子雜質增加;③藥材粒度過細則提取液分離操作困難。
(2)藥材成分 有效成分多為小分子化合物(相對分子質量<1000),擴散較快,在最初的浸出液中占比例高,隨著擴散的進行,高分子雜質溶出逐漸增多。因此,浸提次數不宜過多,一般2~3次即可將小分子有效物質浸出完全。
(3)浸提溫度 提高溫度可加速成分的解吸、溶解和擴散,有利於浸出。但溫度過高,熱敏性成分易降解、高分子雜質浸出增加。
(4)浸提時間 浸提過程的完成需要一定的時間。當有效成分擴散達到平衡時,該浸提過程即已完成。長時間浸提,高分子雜質浸出增加,並易導致已浸出有效成分的降解。因此,有效成分擴散達到平衡時應停止浸提,分出浸提液,更換新的溶劑。
(5)濃度梯度 濃度梯度也即濃度差,是浸提擴散的動力。不斷攪拌、更換新溶劑,或強制循環浸出液,採用動態提取、連續逆流提取等均可增大濃度梯度,提高浸出效率。
(6)溶劑用量 溶劑用量大,利於有效成分擴散,但用量過大,則後續濃縮等工作量增加。
(7)溶劑pH 調節浸提溶劑的pH,利於某些成分的提取。如用酸性溶劑提取生物鹼,用鹼性溶劑提取酸性皂苷等。
(8)浸提壓力 加壓浸提可加速質地堅實藥材的潤濕和滲透,縮短浸提時間。加壓還可使部分細胞壁破裂,亦有利於浸出成分的擴散。但浸潤滲透過程完成後或對於質地疏鬆的藥材,加壓的影響不大。
(g)新技術套用 超臨界流體提取、超音波提取、微波加熱提取等新技術套用,有利於浸提。
二、常用的浸提溶劑與浸提輔助劑
1.常用的浸提溶劑
(1)水 極性溶劑,安全價廉,溶解範圍較廣。生物鹼鹽類、苷類、多糖、胺基酸、微量元素、酶等有效成分,以及鞣質、蛋白質、樹膠、果膠、黏液質、色素、澱粉等,均可被水浸出。缺點是浸出選擇性差,可浸出大量雜質,浸提液濾過、純化困難,易霉變,也能引起某些有效成分的水解。
(2)乙醇 極性有機溶劑,能與水以任意比例混溶。既可溶解極性成分,也能溶解親脂性成分。適當濃度的乙醇可減少水溶性雜質的浸出。90%乙醇適於浸提揮髮油、樹脂、葉綠素等;70%~90%乙醇適於浸提香豆素、內酯、某些苷元等;50%~70%乙醇適於浸提生物鹼、苷類等;50%以下的乙醇也可浸提一些極性較大的黃酮類、生物鹼及其鹽等;乙醇含量達40%時,能延緩酯類、苷類等成分的水解,增加製劑的穩定性;20%以上乙醇具有防腐作用。
(3)其他溶劑 ①丙酮可與水以任意比例混溶,常用於新鮮動物藥材的脫脂或脫水;②氯仿、乙醚、苯、石油醚等非極性溶劑,可用於揮髮油、親脂性物質的浸提、分離,或用於浸提液脫脂。也可在純化精製時套用。
2.浸提輔助劑
(1)酸 水或醇中加酸可促進生物鹼的浸出,酸也可使某些以鈣鹽形式存在於植物中的有機酸游離,便於有機溶劑浸提。常用硫酸、鹽酸、醋酸、酒石酸、枸櫞酸等。用量不宜過多,一般濃度為0.1%~1%。應注意對設備、管道的腐蝕,及時清洗。
(2)鹼 加鹼可增加偏酸性有效成分的溶解度和穩定性,如用稀氨水浸提甘草中的甘草酸、用稀碳酸氫鈉水溶液浸提土槿皮中的土槿皮酸。同樣應注意其腐蝕性,及時清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