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戰的歷史遺產:對安全、合作與衝突的透視

冷戰的歷史遺產:對安全、合作與衝突的透視

冷戰的歷史遺產:對安全、合作與衝突的透視》是沃伊切克·馬斯特尼在2015年9月編纂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書名:冷戰的歷史遺產:對安全、合作與衝突的透視
  • 作者:沃伊切克·馬斯特尼
  • 譯者:聶文娟 樊超
  • ISBN:978-7-5097-6818-1
  • 頁數:352
  • 出版時間:2015-09
  • 裝幀:平裝
  • 開本:16
基本信息,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基本信息

作者:[美]沃伊切克·馬斯特尼 主編 朱立群 主編 聶文娟 譯 樊超 譯
出版時間:2015-09
頁數:352
書號:978-7-5097-6818-1
關鍵字:冷戰|合作安全|新型安全觀
開本:16
裝幀:平裝

內容簡介

冷戰到底留給了我們什麼?這個世界因為冷戰是更安全還是更為動盪不安了呢?在一個傳統權力格局正在經歷大調整、非傳統安全威脅不斷凸顯的時代,回顧冷戰,又將對那段歷史做出什麼樣的評價呢?來自於美、歐、中的知名學者以不同的身份視角再次重讀了冷戰的歷史,探討了北約何以能在冷戰後繼續維繫、歐洲的安全理念發生了哪些重大變化、亞洲為何遲遲走不出安全困境的怪圈、中國又將以什麼樣的安全觀走向世界等問題。

圖書目錄

導 言/1
第一章 冷戰留給國際安全的遺產:一種歷史的視角/9
冷戰前期及其遺產/11
東西方緩和的起落/24
冷戰的結束及其歷史遺產/37
結束語/51
第二章 合作安全的概念與實踐:國際體系中的信任建設/54
安全的概念/55
安全困境/57
安全複合體和安全機制/59
安全共同體/61
世界政治中的信任建設/64
歐盟與東協共同體的比較/68
結論/73
Ⅰ 西方的經驗
第三章 聯合國:全球合作型安全的守護者/79
合作型安全概念的緣起/79
國聯:“世界議會”抑或大國協調會?/80
聯合國/82
包容性的世界聯盟抑或排他性的區域聯盟?/85
合作型安全的軍事力量/89
兩次為支持安理會決議而使用武力的歷史性先例/94
冷戰之後:新的世界秩序的浮現?/98
聯合國的新角色:維和的“中轉站”/100
伊拉克自由行動和聯合國的未來/112
聯合國與合作型安全的前景/116
第四章 北約:不同尋常的聯盟及其非同尋常的生命力/118
大西洋聯盟的緣起/118
第一代:1949~1968年/122
第二代:1969~1990年/129
第三代:1991年至2015年/134
結論/138
第五章 華沙條約組織:一個霸權聯盟的起起落落/140
崛起年代/140
外部威脅與內部控制/143
勃列日涅夫時代:最初的十年/147
勃列日涅夫時代:從緩和到第二次冷戰/150
結語/160
第六章 歐洲安全政策的構建:緩慢而穩健/162
從布魯塞爾到馬斯特里赫特(1948~1992)/162
從馬斯特里赫特到科隆(1992~1999)/170
從科隆到里斯本(1999~2007)/174
《里斯本條約》及後續進展/181
附錄 歐洲安全與防務政策的使命/187
第七章 歐洲安全與合作會議:地區合作的模式/190
歐安會的起源/192
歐安會的興衰/200
歐安會模式的適用性/207
Ⅱ 亞洲的經驗
第八章 脆弱的聯盟:冷戰時期美國在亞洲的安全關係/223
東南亞和南亞的聯盟形成/225
東南亞條約組織的出現/227
東北亞安全聯盟的形成/231
越南戰爭和東協的誕生/234
越南撤軍及其影響/238
歷史的啟示?/240
第九章 中蘇安全合作的起起落落/242
安全合作條約(1950)/243
韓戰(1950~1953)和日內瓦會議(1954)/246
第一次台灣海峽危機和核武援助(1954~1958)/249
軍隊標準化建設和機制一體化的問題(1953~1958)/251
核潛艇建議以及1958年第二次台灣海峽危機/254
安全合作的終結(1958~1962)/257
第二次越戰初期雙方合作的缺乏(1964~1965)/260
破碎的聯盟關係(1965~1979)/261
結論/263
第十章 中國安全與武力使用:冷戰的教訓/264
1950~1953年的朝鮮半島/266
1954~1955年、1958年的台灣海峽危機/274
1959~1962年的中印邊界衝突/285
1969年的中蘇衝突/295
1979年的中越戰爭/300
冷戰的教訓/307
第十一章 中國的冷戰經歷及其新型安全觀/310
中國的新型安全觀及其實施/310
轉型的動力/318
中國新型安全觀的演變/327
結語/331
後記 五年回眸/332
本書撰稿人簡介/338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