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戰國際史研究7》是2008年12月1日世界知識出版社出版的圖書。本書主要內容包括:理論探索、專題研究、青年學者論壇、新書評介以及新近解密的中外檔案選編等。
基本介紹
- 書名:冷戰國際史研究7
- ISBN: 9787501235063, 7501235066
- 頁數:437頁
- 出版社:世界知識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8年12月1日
- 開本: 16
內容簡介,媒體評論,目錄,
內容簡介
《冷戰國際史研究7》是由華東師範大學國際冷戰史研究中心組織編寫的,書中所選文章、所論話題、所選編的檔案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國史學界對冷戰史研究關注的課題,而這些內容也是讀者感興趣的。《冷戰國際史研究7》中所選外國學者的文章,可視為一種學術交流,為我國讀者了解有關冷戰國際史的研究情況不無裨益。
本輯“特邀專論”欄目,推出美國學者夏亞峰的“中國冷戰研究綜述”文章。該文著重介紹了過去20年來冷戰國際史研究在中國的發展狀況,分析評說了中國冷戰史研究領軍學者的研究成果,總結提出了中國冷戰史研究領域所面臨的問題、挑戰及機遇。文章的英文本在美國哈佛大學《冷戰研究季刊》(journal of Cold War Studies,Vol.10,No.1,2008)上發表之後,受到西方學術界的關注,“美國人文社科線上(外交及國際史)”(H-Diplo)的執行編輯稱之為是“多年來最重要的一篇有關某一研究領域狀況的研究文章”,並且特舉辦圓桌討論會,邀請美國冷戰史研究專家就這篇文章發表意見。會上,專家們一致認為文章作者對中國冷戰國際史研究狀況的調查研究非常有意義,是對該領域的最有價值的貢獻。本刊將這篇圓桌書評文章附於夏文之後。夏亞峰的這篇文章在西方產生的影響,也從某個角度上反映了西方學術界對中國冷戰史研究的關注。
媒體評論
毛澤東從來不把在中國奪取政權當作革命的終點,在他看來,中國革命的最終目標在於徹底改造中國的國家和社會.並在打碎 “舊世界”的同時創造出一個根據革命中國的理念而設計的”新世界”。由此決定,在毛澤東“革命後革命”的基本構想中——這在實際上構成毛澤東關於中國“國家利益”核心內容的界定——不僅包含著對於由美國和西方國家所代表的資本主義世界秩序的挑戰,也隱含著對於蘇聯這個國際共運”老大哥”的潛在挑戰。從根本上看.這正是大躍進表面上以“趕英超美”為目標,實際上卻以蘇聯為真正的趕超對象的原因之所在。
——美國康奈爾大學終身講座教授 陳兼
雖然詹森因為越南戰爭的失敗而在國內大失民意,不得不忍痛放棄參加1968年的總統選舉.黯然下台,揮淚告別白宮.但他在指導美國干涉越南時小心謹慎地不觸怒中國的做法,卻避免了美中之間有可能因為越南衝突而發生的一場直接軍事對抗。
——美國奧本大學(蒙哥馬利)歷史系教授翟強
每一代人都會書寫和重寫歷史。中國最近的冷戰史研究是中國知識界對世界歷史,特別是剛剛過去的中國歷史所作反應和重新評估的一部分。冷戰史新研究的成果已經逐漸為中國公眾所知曉,這能夠幫助中國人民走向後革命社會。依據檔案所做出的研究成果揭開和澄清了許多被歪曲和掩蓋的歷史片斷。對中國剛剛過去的歷史的新解釋已經喚醒了公眾,也為決策者提供了有用的歷史背景知識。
——美國長島大學歷史系副教授 夏亞峰
目錄
卷首語
特邀專論
冷戰國際史研究在中國——對過去20年研究的述評
專題研究
革命與危機的年代——大躍進和中國對外政策的革命性轉變
越南戰爭和詹森對華政策
青年學者論壇
對蘇聯支持以色列建國原因的歷史考察
國共內戰時期東北地方層面上的中蘇關係——以旅大地區蘇軍《實話報》為例
中蘇關係漩渦中的《友好》與《蘇中友好》雜誌
書評·書介
美國人文與社會科學線上網外交專欄圓桌書評會對梅爾文·萊弗勒
《人心之爭》一書的評論
進入更具“國際史”內涵的冷戰史“新研究”境界——《冷戰同盟及其困境》評述
《冷戰,1947—1991:一段激進時代的歷史》述介
口述歷史
赴非洲新使命——馬法賢老人訪談錄
延邊籍朝鮮人民軍退伍軍人採訪錄
基辛格博士對北京的秘密訪問
檔案研究信息
歷史資料與科學認知——南斯拉夫同社會主義國家
關係史的編撰傳統
英國檔案中的百分比協定:1944年10月邱吉爾與史達林
會談記錄的補充說明
檔案文獻
[中國檔案]·[外國檔案]
關於1957年1月周恩來出訪蘇、波、匈三國的檔集文獻
戰後巴勒斯坦問題英國外交檔案——英國解密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