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家棚村村民委員會,2007年廢止的地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冷家棚村村民委員會
- 廢止年份:2007年
- 國家:中國
- 性質:地名
- 羅馬字母拼寫:Lěngjiāpéng Cūn Cūnmínwěiyuánhuì
冷家棚村村民委員會,2007年廢止的地名。
冷家棚村村民委員會,2007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行政村專用名。歷史沿革1958年1月,成立人民公社命名為冷家棚大隊,1984年5月設區建鄉命名為冷家棚村,2007年6月合鄉並村,現為歷史地名。1...
和平村位於廣東省廣州市增城區正果鎮。村人口均有2300人,約有450戶,共14個合作社。村民人均年收入約為2300元。主要以農業、種植業為主。村內的公共服務設施有村委會、國小、養老中心、祠堂等,但總體未能滿足村民的要求,缺乏綠化景觀系統,沒有可供村民集中休息的景觀空間。情況分工 序號 姓名 職務 性別 分工 1...
清泉村 江蘇省灌南縣新集鎮下轄村 清泉村有村民小組7個,396戶,1481口人,耕地面積2100畝。糧食產量2270噸,經濟總收入1130萬元。村民主要從事種植、養殖業和外出務工。該村河堤鵝和山羊養殖處於規模化發展階段。
新建村 新建村位於龍固鎮區西南部,距離鎮區5公里,位置偏遠,集體經濟相對薄弱,有4個自然村9個村民小組,村委會現有家庭戶460戶,戶籍人口1596名,耕地面積1364畝,目前有貧困戶55戶122人。
村情概況 全村轄1個村民小組,有農戶44戶,有鄉村人口168人,其中農業人口168人,勞動力131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110人。2013年全村經濟總收入114.2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4404.00元。 農民收入主要以烤菸、油菜為主。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13年底,全村有168戶通自來水,有0戶飲用井水, 有168戶通電,有0戶通有...
1948年建立大王莊鄉,管轄11個村,徐衍海任鄉長。1953年初,劃歸蘭陵縣,成立了蘭陵縣第一個初級社。1955年,建立高級農業合作社,李振成任社長。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設立大王莊生產大隊,李奎賢任大隊長,下設5個生產小隊。1968年9月,成立大王莊村民委員會,設委員3人,周道忠任主任,下設5個村民小組。從1985...
該村有農戶1190戶,共有鄉村人口3730人,其中男性1736人,女性1994人。其中農業人口3730人,勞動力2800人。到2012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2511人;參加農村合作醫療3730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距離村委會衛生所0.50公里,距離鎮衛生院5.00公里。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新華國小,中學生就讀到中樞鎮...
該村現有農戶34戶,共鄉村人口154人,其中男性78人,女性76人。其中農業人口154人,勞動力81人。該村全是漢族。到2008年底,全村參加農村合作醫療149人,參合率96.8%;享受低保13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鄉衛生院, 距離村委會衛生所1.5公里,距離鎮衛生院11公里。有人畜混居的農戶1戶。文化教育 該村...
新華村委會,屬於山區。距離村委會0.00公里,距離鎮12.00公里, 國土面積34.08平方公里,海拔1900.00米,年平均氣溫20.00℃,年降水量582.00毫米,適宜種植水稻等農作物。有耕地5120.78畝,其中人均耕地2.18畝;有林地45693.00畝。全村轄10個村民小組,有農戶683戶,有鄉村人口2717人,其中農業人口2695人,勞動...
該村現有農戶323戶,鄉村人口1163人,其中男性628人,女性535人。其中農業人口1163人,勞動力809人。 到2008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0人,參加農村合作醫療1105人享受低保35人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鎮(鄉)衛生院, 距離村委會衛生所2.5公里,距離鎮衛生院9公里。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大竹國小...
村情概況 新寨自然村隸屬於萬興鄉萬興村,屬於山區農業自然村。距離村委會所在地1.6公里,距離鄉政府所在地1.4公里。國土面積3.64平方公里,平均海拔有180米,年平均氣溫24℃,年降水量1100毫米,適宜種植烤菸、糧食等農作物。有耕地743.5畝,其中人均耕地0.66畝;有林地2119畝。全村轄 5個村民小組,有農戶248...
慶華村民委員會新華自然村隸屬於金華鎮慶華村民委員會,屬於山區。位於金華鎮東北邊,距離村委會4公里,距離鎮政府所在地28公里。國土面積5.16平方公里,海拔2850米,年平均氣溫10℃,年降水量780毫米,適宜種植馬鈴薯、蘿蔔等農作物。有耕地765.5畝,其中人均耕地1.32畝;有林地3591畝。全村轄1個村民小組,有農戶...
新華村隸屬於寶豐鄉東山行政村,屬於山區。距離 村委會3.5 公里,距離 鎮3.5公里。國土面積3.21畝,海拔1910米,年平均氣溫15 ℃,年降水量850毫米,適宜種植核桃、梨等農作物。有耕地152.26畝,其中人均耕地1.4畝;有林地3312.9畝。全村轄1個村民小組,有農戶19戶,有鄉村人口98人,其中農業人口98人,勞動...
他們帶動廣大黨員幹部和民眾在地震後的第一時間投入到搶救人員的戰鬥中,在短時間內從廢墟中救出3家9人;搭建防震棚100個;搶出糧食、農具、家具、衣物等物資價值80餘萬元;隨後,他們又活躍在田間地頭為老百姓搶收油菜籽80餘畝、小麥42畝,搶種玉米39畝,為家中缺勞動力的村民栽秧500餘畝。他們還對本村的595個...
梅州市梅縣區響水村位於梅州市梅縣區南口鎮荷泗片。我村轄7個村民小組,在冊戶數132戶,人口502人;全村耕地面積570畝。我村年平均氣溫為21.2攝氏度,年降雨量約為1500毫米,氣候特徵亞熱帶季風氣候。主要經濟作物有水稻、沙田柚、蔬菜、魚等 ,村特色經濟收入有蔬菜種植、水產養殖,上一年我村農村經濟總收入為865...
2016年,亞東縣規劃實施堆納鄉多慶村14戶54人的易地扶貧搬遷項目。農村經濟 經濟以農牧業為主,種植青稞,養氂牛、羊、馬。2014年,農作物播種面積594畝。至2015年,多慶村村民已經熟練掌握了種菜技術,種植了青椒、黃瓜、西紅柿、南瓜等蔬菜。改變了常年吃不上新鮮蔬菜的狀況。2016年11月,多慶村有90平米蔬菜大棚...
孟津縣設城關、會盟、平樂、白鶴、送莊、朝陽、麻屯、常袋、橫水、小浪底10鎮,共228個村民委員會,2212個村民小組。地理環境 位置 孟津縣位於河南省西部偏北,居黃河中下游交界處,屬洛陽市轄縣。縣城距省會鄭州134公里,距洛陽市區10公里。縣域東連偃師市、鞏義市;南依洛陽市市區;西臨新安縣;北與濟源市、...
2021年,興和縣共轄有城關鎮、賽烏素鎮、鄂爾棟鎮、張皋鎮、店子鎮、大庫聯鄉、五股泉鄉,團結鄉、大同天鄉9個鄉鎮,161個村民委員會,952個自然村,13個居民委員會。區劃詳情 截至2022年10月,興和縣轄5個鎮、4個鄉。縣人民政府駐城關鎮。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興和縣,位於內蒙古自治區中南部、烏蘭察布市東...
截至2011年末,綠汁鎮轄河尾、竹子、綠汁、木廠、龍格利、者拉、臘品、棚苴8個村民委員會;下設106個村民小組。有153個自然村。截至2020年6月,綠汁鎮轄1個社區、8個行政村:小綠汁社區、綠汁村、河尾村、竹子村、木廠村、龍格利村、者拉村、臘品村、棚苴村;鎮人民政府駐小綠汁埡口村。地理環境 位置...
自1987年11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試行)》頒布以來,在中國廣大鄉村全面鋪開的村民自治就面臨著基於不同立場的爭論。村委會的選舉作為村民自治最為標誌性的環節,更是集中體現了這種理論和現實的各種分歧。一種觀點可以稱其為肯定派。持這一觀點的人們普遍認為,承載著大國民主建構理想的村委會選舉,從...
柳莊、子房西、子房東、東二合、棗杭、陸莊、霍樓、宮莊、徐莊72個村民委員會。2020年6月,侯咽集鎮下轄42個行政村:侯集村、劉營村、黃崗村、雷莊村、張家堂村、劉樓村、密橋村、徐橋村、趙營村、王莊村、侯鋪村、陸莊村、霍樓村、賈樓村、秦集村、侯樓村、郭垓村、鹼店村、蔡樓村、陳樓村、大力...
2001年1月,撤葉榭鎮、張澤鎮,建葉榭鎮,轄21個村民委員會;369個村民小組,2個居民委員會,22個居民小組。2002年5月27日,撤金家村、新聯村,建金家村;撤團結村、泖東村,建團結村;撤堰涇村、楊典村,建堰涇村;撤東勤村、永聯村,建東勤村;撤井凌橋村、塘坊橋村,建井凌橋村;撤張澤社區,建八字...
2003年5月,東豐鎮與鎮郊鄉再次合併,共轄通山街、興隆街、東風路3個街道辦事處,13個社區居委會,10個村民委員會,58個村民小組。2005年2月16日,原仁合鄉併入東豐鎮,轄西城、府南、興隆、南站、東興、府北6個社區,21個村委會、137個村民小組。2020年,東豐縣析東豐鎮設立吉鹿街道、祥鹿街道、福鹿街道...
1992年,各鎮增設管理區辦事處,並調整部分村(居)民委員會。至2002年,全市有26個鎮,共管轄157個居民委員會,382個村民委員會。2003年1月29日,原潮陽市分設為潮陽區和潮南區。潮南區轄峽山、司馬浦、陳店、仙城、兩英、紅場、雷嶺、臚崗、成田、沙隴、田心、井都12個鎮。2004年3月,潮南區所轄峽山鎮改為...
1971年5月,壺口,店上、漳移、小常4個人民公社及下秦、南寨等11個村莊劃入長治市。是年6月,長子縣怖村公社14個村劃歸本縣,縣設公社21個。1972年3月,怖村公社復歸長子縣,全區設20個人民公社,下轄221個生產大隊、1248個生產隊。1984年2月16日,人民公社改稱鄉(鎮)人民政府,生產大隊改稱村民委員會...
全村轄王潭、王莊、蘇莊、李灣等4個自然村6個村民組,耕地面積137.4公頃,水面養殖面積 855畝,據當地政府官方網站資料顯示,該村農戶601戶,總人口2213人。村委委員 王潭村村委會2009年在任領導班子成員為:黃建林 黨支部書記、主持黨支部全面工作 朱承玉 黨支部委員、村委會主任 徐月龍 黨支部委員、村委會委員、...
隨著聚落的發展擴大,形成東、西、南、北四村。另外還轄塘沽蘆葦公司南側創業、楊北兩村。面積約58平方公里。轄6個村民委員會,含6個自然村,23個村民小組,2043戶,7119人(含集體戶口62人)。除漢族外,還有滿族、朝鮮族。撤鄉前鄉政府駐北村,南距塘沽16公里。地處海積沖積平原,地勢低洼,起伏甚微,北部略高...
1985年5月13日,原寧家溝鄉併入坊子鎮。其時,全鎮轄8個街道居委會、24個行政村,總人口4.52萬人,耕地面積1431公頃。1988年3月,羅非魚在全鎮試養成功,30尾魚苗安全越冬。1988年10月底,東王村民王保明在田間墳塋五女冢挖土時,挖出戰國時期青銅劍一把, 長52厘米,寬10厘米,劍把長10厘米,重850克,劍刃...
編纂單位 北窪村志編纂委員會 編纂人員 李萬誠 目錄 1 內容簡介 2 作品目錄 北窪村志內容簡介 編輯 播報 《北窪村志》歷時三年多的編纂,付印出版在即,這是北窪村經濟發展、文化繁榮和社會進步的一個重要標誌,是全體村民的一件大喜事。窪村作為古老修武的一個山區村落,歷經改朝換代和戰亂創傷,勤勞樸實的窪...
1984年4月改稱濰城區河西鄉人民政府, 下設40個村民委員會。1992年7月改為北關鎮人民政府,下設40個村民委員會。1994年12月改為濰城區人民政府的派出機構--北關街道辦事處,轄25個村民委員會和10個居民委員會。現任街辦黨工委書記:夏懷明 現任街道辦事處主任:臧洪升 人物簡介 陳國乾(1924~1977) 系赫家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