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家村(山東省煙臺市海陽朱吳鎮下轄村)

冷家村(山東省煙臺市海陽朱吳鎮下轄村)

泰昌元年(1620年),冷、王兩姓來此建村定居。因冷姓人口多,故命名冷家村。 冷家村位於海陽市東北部,朱吳鎮東北部,地處東經121°10′,北緯36°56′。東鄰北桃口村,南與垛崮村隔山相望,西與南河東村相接,北與三王家村相交。隸屬朱吳鎮。距鎮政府駐地9公里,距市政府駐地25公里。 全村轄區面積2.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138公頃,山嵐53.3公頃。適宜種植的農作物主要有小麥玉米大豆花生蘋果、蔬菜等。 2002年,全村有480戶,1392人,人口自然增長率-3‰。有冷、王、荊等3姓,均為漢族,其中冷姓人口較多。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冷家村
  • 轄區面積:2.5平方公里
  • 戶數:480戶
  • 人口:1392人
歷史沿革,經濟發展,社會進步,文教進步,生活改善,基礎設施,組織建設,當地人物,冷春振,冷湖山,冷傑松,

歷史沿革

1941年本村解放。 同年10月日軍進村燒殺搶掠,抓走村民20餘人,打死4人,造成直接經濟損失數萬餘元。 1956年村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成立。
1973年建起麵粉廠和磚瓦廠。
1983年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1985年冷吉勇、冷濤、冷傑松等在部隊參加對越自衛反擊戰,冷傑松獲偵察英雄榮譽稱號。
1998年春節前海陽市市長王國群來村看望貧困戶於在河、王濤等。
1998年12月村投資10萬元,購置推土機、榨油機。

經濟發展

第一產業1955年,糧食畝產100公斤,總產20.7萬公斤。1978年,糧食畝產300公斤,總產62.2萬公斤。1983年,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糧食畝產350公斤。2002 年,糧食畝產619公斤,總產75萬公斤。 1955年,始栽植蘋果。2000年,蘋果面積達到2.7公頃,收入20萬元。 1998年,建起苗圃、種豬場。 2002年,第一產業總收入933萬元,其中農業551萬元,林業6萬元,畜牧養殖業376萬元。
第二產業建國前,僅有油坊及木匠、鐵匠等,從業人員20餘人,收入僅夠自給。 1963年,村集體建麵粉廠、粉坊、磚瓦廠,後發展起建築業。2002年,第二產業從業人員達到350人,收入276萬元,其中工業220萬元,建築業56萬元。
第三產業1963年,辦起供銷社代銷店。改革開放後,積極發展第三產業,先後辦起修理部、商店、飲食店等。2002年,第三產業從業人員100餘人,收入340萬元,其中運輸業4萬元,商飲業11萬元,服務業325萬元。

社會進步

文教進步

文教科技1941年,成立冷家國小。1976年,冷家國小改為冷家聯中,時有教師12人,學生200餘人。1982年,冷家聯中由聯辦村共同出資20萬元,修建新校舍,有教職工15人,學生250餘人。自建國至2002年,全村考取大中專院校的學生46人。

生活改善

人民生活解放前,村民常年人均糧食僅100公斤左右,只能靠糠菜補充。建國後,村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1957年,全村人均糧食200公斤。1975年,人均糧食300公斤,全村總收入31萬元。2002年,人均糧食500公斤,全村有運輸車300輛,機車100輛,電話360部,彩電380台,電冰櫃160台,洗衣機20台。
市慈善總會辦公室工作人員來到朱吳鎮冷家村市慈善總會辦公室工作人員來到朱吳鎮冷家村

基礎設施

冷家村是朱吳鎮的偏僻村莊,該村雙拳出擊,拓寬民眾致富門路與改善村居環境共同推進,村民們享受到了新農村建設給他們帶來的實惠。
日前,冷家村舉行了開集儀式,這裡也成了周邊村莊的商品集散地,集市的開設給村民的日常生活提供了方便,也幫助村民拓寬了致富門路,與此同時,開集儀式還請來了京劇團的表演,耍花槍等節目的表演讓村民在家門口欣賞了一道藝術大餐。
拓寬致富門路拓寬致富門路
在拓寬民眾致富門路,豐富村民文化生活的基礎上,冷家村還著力改善村居環境,硬化村內道路四公里,村民切實擺脫了晴天一身灰,雨天兩腳泥的困境,道路兩側的綠化亮化則讓村民一年四季與綠色為伴。

組織建設

中共基層組織建設1939年,冷漢章加入中國共產黨,成為本村第一名黨員。1941年1月,成立黨支部,時有黨員6人。在黨支部領導下,成立兩個互助組,先後開展了反奸、反特、反惡霸鬥爭,組織支前十餘次。1949年10月,黨員身份公開,全村有黨員20名。2002年,有4個黨小組,黨員65名。曾任黨支部書記的有冷春同、王如煥、冷學成、王如昌、王同順、王同金、冷紹殿、冷胡洋、冷北榮、冷胡月、冷傑民。 基層行政組織建設1941年3月,設立村公所,王如真任第一任村長。1943年,改稱村政府。1958年9月,改稱大隊管理委員會。1968年6月,改稱大隊革命委員會。1980年12月,復稱大隊管理委員會。1984年5月,始設村民委員會。曾任村行政主要負責人的有王如真、王如昌、冷雲法、冷春山、冷胡海、王同金、王同順、冷胡金、冷紹基、冷北榮、冷建富、冷胡月、冷傑民。

當地人物

冷春振

(1915.11-1995.4)1944年4月,被膠東軍區授予民兵模範光榮稱號。

冷湖山

曾用名冷山、冷冰。1922年5月生,中共黨員。1938年7月,參加中共地下黨秘密活動。1939年7月,加入中華民族解放先鋒隊。1942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村長、青救會長,區武委會主任、宣傳委員,華東支前司令部支前營營長,區長,山東省人事廳一處調配組長(處級),華東煤管局人事科長、幹部處處長,棗莊礦務局技校校長,棗莊市人事局局長等職。曾榮立一、二、三等功10次。

冷傑松

1961年1月生,中共黨員。1978年任教,1979年參軍。歷任排長、參謀、連長、營長、副團長、團長、師參謀長等職。1985年參加對越自衛反擊戰,戰鬥中機智勇敢,被譽為“冷大膽”。1987年12月30日,受到中央軍委主席鄧小平接見,並被授予偵察英雄榮譽稱號。後被共青團中央授予衛國為民英雄及全國新長征突擊手稱號。曾立一等功1次。1990年,當選為第七屆全國青年聯合會委員。系北京市第十屆人大代表。大校軍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