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地早熟禾

冷地早熟禾

冷地早熟禾(學名:Poa crymophila Keng)是禾本科早熟禾屬植物,多年生,叢生。稈直立或有時基部稍膝曲,高(15-)20-60厘米,直徑0.5-1毫米,具2-3節。葉鞘平滑,基部者紫紅色;葉舌膜質,長0.5-3毫米;葉片質較硬,內卷或對摺。圓錐花序,狹窄,短小,長圓形,長2-15厘米,寬約1厘米。穎果紡錘形,成熟後褐色。千粒重0.36-0.50克。花果期7-9月。

分布於中國西藏東南部、四川西部、甘肅南部、青海、新疆和雲南。生長於海拔2500-5000米的山坡草甸、灌叢草地或疏林河灘濕地。

冷地早熟禾莖稈直立、柔軟,略帶甜味,適口性好。利用時期以開花期為最佳。開花前,馬、牛、羊最喜食;青乾草是冬、春季的良好補飼草,粉碎後豬也喜食。

(概述圖參考來源:)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繁殖方法,栽培技術,主要價值,

形態特徵

多年生,叢生。稈直立或有時基部稍膝曲,高(15-)20-60厘米,直徑0.5-1毫米,具2-3節,頂節位於稈下部約1/8處,緊接花序下微粗糙。葉鞘平滑,基部者紫紅色;葉舌膜質,長0.5-3毫米;葉片質較硬,內卷或對摺,下面平滑,上面微粗糙,長3-9厘米,寬0.5-1毫米,櫱生葉片長10厘米以上。
圓錐花序,狹窄,短小,長圓形,長2-15厘米,寬約1厘米;分枝上舉或開展,粗糙,基部分枝每節2(4)枚,長1-2厘米,主枝下部裸露,側枝下部即著生小穗;小穗灰綠色或紫色,長3-4毫米,含2-3小花;小穗軸無毛;穎披針形至卵狀披針形,頂端漸尖,脊上粗糙,具3脈,第一穎長1.5-3毫米,第二穎長2-3.5毫米;外稃長圓形,頂端尖,稍帶膜質,具5脈,間脈不明顯,脊與邊脈基部被短毛至無毛,基盤無毛或有稀少綿毛,第一外稃長3.2-3.5毫米;內稃與外稃等長或稍短,兩脊上部微粗糙;花葯長1-1.5毫米。穎果紡錘形,成熟後褐色。千粒重0.36-0.50克。花果期7-9月。在中國青海,第二年4月下旬至5月上旬返青,5月中旬至6月上句孕穗,6月上旬至7月上旬抽穗開花,8月下句種子成熟。生育期105-115天。

生長環境

冷地早熟禾生長於海拔2500-5000米的山坡草甸、灌叢草地或疏林河灘濕地。在中國新疆生於海拔 4400-4900米的河邊草甸、沙礫濕地;在西藏生於海拔4450-4500米的山地陰坡草地、溝谷山坡草地;在青海生於海拔3000-4800米的高山草甸、高寒草原、山坡林緣、溝谷灌叢、河灘疏林、河谷階地、沙礫山坡、高山石隙、高山流水線、湖濱河岸、山前沖積扇、寬谷湖盆礫地、陰坡高寒灌叢草甸;在四川生於海拔4100-4500米的溝谷山坡岩石縫隙、高寒草甸、高山草地。
冷地早熟禾具有廣泛的生態適應性。在自然生態環境中,抗旱能力較強,在年降水量不足200毫米的青海柴達木盆地種植,也能獲得較高的產量。耐鹽鹼,耐瘠溥,在pH7-8.3的土壤上種植,生長良好。抗寒,幼苗能耐-5至3℃低溫,成株,冬季-38.5℃也能安全越冬。對土壤要求不嚴,但在濕潤的沙壤土、輕黏性暗栗鈣土生長繁茂。

分布範圍

分布於中國西藏東南部(改則)、四川西部(石渠)、甘肅南部、雲南(德欽、中甸)、青海(格爾木、興海、都蘭、瑪沁、甘德、久治、班瑪、瑪多、稱多、曲麻菜、治多)、新疆(塔什庫爾乾、葉城、若羌)。

繁殖方法

種子小而輕,因此種植時要求精細整地、施肥、灌水,播種前鎮壓,防除雜草,淺開溝、淺覆土。在青藏高原,一般春播,也可秋播,播種量7.5-11.25千克/公頃,割草用可適當增加。條播行距20-30厘米,播種深度1-2厘米,

栽培技術

播種後鎮壓。苗期生長緩慢,要防止甡畜踐踏,及時防除雜草,分櫱拔節期灌水、追肥可提高當年產量。採用冷地早熟禾星星草、扁稈早熟禾、冰草混播,可建立優質放牧草地,產草量比單播可提高7-41%。採用冷地早熟禾、扁稈早熟禾、冰草、無芒雀麥、垂穗披鹼草混播建立優質放牧、割草兼用人工草地,其產量可比單播提高28-165%。

主要價值

冷地早熟禾莖稈直立、柔軟,略帶甜味,適口性好。利用時期以開花期為最佳。開花前,馬、牛、羊最喜食;開花後,雖然粗蛋白質含量有所下降,但由於草質柔軟,適口性並不降低,是夏、秋季各類家畜的抓膘優良牧草,冬、春季則是家畜的保膘草。青乾草是冬、春季的良好補飼草,粉碎後豬也喜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