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期起源假說

冰期起源假說是關於地質歷史時期氣候變化和大冰期發生原因正在探索中的各種假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冰期起源假說
  • 外文名:glacial epoch origin theory
  • 內容:地質歷史時期氣候變化
  • 支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
簡介,引申,

簡介

①從太陽系在銀河系中的位置來考慮,一種假設認為太陽系繞銀河系中心運動軌道的偏心率很大,當太陽系在銀河系外側即星系稀薄處時為宇宙年的冬季,所有行星都變冷,地球處於大冰期,一個宇宙年約2 8億年,大致相當於兩個大冰期的時間間隔;
②另一種假設認為太陽系經過銀河系旋臂時,密集的星雲使太陽到達地球的輻射量減少,地球氣候變冷,形成冰期。
③日地關係假設則從太陽活動,地球公轉自轉等的變化來考慮,其中之一認為太陽活動增強時地球大氣的平流型天氣過程占優勢,與間冰期相合,太陽活動減弱時則相反,與冰期相合;其中太陽黑子變化對氣候變化的影響最顯著,太陽黑子的5 5年、11年、22年、63年、210年周期可和氣候變化的周期相對應。
④日地關係假設之二從地球繞日公轉和自轉的關係的變化考慮(即米蘭科維奇理論)。
⑤地質地理假設從大陸漂移出發,認為當大陸位於高緯度時發生冰期,位於低緯度時進入間冰期,用以解釋第四紀以前各地質時期冰期發生原因。
⑥其他如溫室效應和陽傘效應的假設都是從大氣中的物質對太陽輻射的吸收、屏障,從而影響氣候變化來考慮的,人們對二氧化碳的溫室效應和核戰爭產生的塵埃雲和煙雲的陽傘效應尤為關注,前者使地球氣候變暖,後者將會發生核冬天,這屬人類活動對氣候的影響,兩者對地球環境將造成很大的影響

引申

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獲悉,科學家在西藏喜馬拉雅山西部高海拔的札達盆地發現了一個上新世哺乳動物化石組合,其中包含了已知最原始的披毛犀。這些新化石材料證明,冰期動物群的一些成員在第四紀之前已經在青藏高原上演化發展,從而推翻了冰期動物起源於北極圈的假說,證明青藏高原才是它們最初的演化中心。
以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鄧濤和客座研究員王曉鳴為首的中外科學家的這一研究成果發表在2日出版的《科學》雜誌上。
據介紹,以猛獁象和披毛犀為代表的冰期動物群長期以來被認為與更新世的全球變冷事件密切相關,這些動物通常表現出對寒冷環境的適應,如體型巨大,身披長毛,並具有能颳雪的身體構造。它們被推斷可能起源於高緯度的北極圈地區,但一直沒有可信的證據。
鄧濤介紹說,披毛犀在晚更新世廣泛分布於歐亞大陸北部,此前的化石記錄已顯示披毛犀起源自亞洲,但其早期的祖先遺存仍然模糊不清。在札達盆地發現的新種西藏披毛犀生存時代為370萬年前的上新世中期,是目前已知最早的披毛犀記錄。研究發現,隨著冰期在280萬年前開始顯現,西藏披毛犀離開高原地帶,經過一些中間階段,最後來到歐亞大陸北部的低海拔高緯度地區,最後演化為冰期動物之一。
科學家們研究認為,披毛犀並非是唯一一種起源自青藏高原的冰期動物。札達動物群的其他成員以及在青藏高原其他地點發現的哺乳動物化石已經顯示,獨特的青藏動物群可以追溯到晚中新世時期,如岩羊的祖先也出現在札達盆地,在隨後的冰期里擴散到亞洲北部,與披毛犀的演化歷史非常相似。
“冬季嚴寒的高海拔青藏高原成為冰期動物群的‘訓練基地’,使它們形成對冰期氣候的預適應,此後成功地擴展到歐亞大陸北部的乾冷草原地帶。這證明青藏高原才是冰期動物群最初的演化中心。”鄧濤說。
這項研究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中國科學院和科技部的支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