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主要價值,
形態特徵
落葉灌木,高2-3 (5) 米;小枝深褐灰色或棕灰色,皮長條狀剝落,嫩枝紅褐色,無毛或微具短柔毛,無刺;芽長圓形,漿嚷灶長4-7毫米,先端急尖,鱗片數枚,草質,褐紅色,外面無毛。葉長卵圓形,稀近圓形,長3-5厘米試驗習,寬2-4厘米,基部圓形或近截形,碑跨邀剃上面無毛或疏生腺毛.下面無棕遙毛或沿葉脈微具短柔毛,掌狀3-5裂,頂生裂片三角狀長卵圓形,先端長漸尖,比側生裂片長2-3倍,側生裂片卵圓形,先端急尖,邊緣具粗大單鋸齒,有時混生少數重鋸齒;葉柄長1-2厘米,淺紅色,無毛,陵櫃駝戰稀疏生腺毛。
花單性,雌雄異株,組成直立總狀花序;雄花序長2-5厘米,具花10-30朵;雌花序短,擊葛贈長1-3厘米,具花4-10朵;花序軸和花梗具短柔毛和短腺毛;花梗長2-4毫米;苞片卵狀披針形或長圓狀披針形,長3-5毫米,寬1-1.5毫米,先端急尖或微鈍,邊緣有短腺毛,具單脈;花萼近輻狀,褐紅色,外面無毛;萼筒淺杯形,長1-2毫米,寬大於長;萼片卵圓形或舌形,長1-2.5毫米,寬0.7-1.3毫米,先端圓鈍或微尖,直立;花瓣近扇形或楔狀匙形,短於萼片,先端圓鈍;雄蕊稍長於花瓣或幾與花瓣近等長,花絲紅色,花葯圓形,紫仔嚷兵紅色或紫褐色;雌花的雄蕊退化,長約0.4毫米,花葯無花粉;子房倒卵狀長圓形,無柔毛,稀微具腺毛,雄花中子房退化;花柱先端2裂。果實近球形或倒卵狀球形,直徑5-7毫米,紅色,無毛。花期4-6月,果期7-9月。
生長環境
分布範圍
分布於中國陝西(西北部、中部、南部)、甘肅(天水、徽縣、康縣)、河南(盧氏、商城)、湖北(西部)、四川(東北部、北部、西部、東南部)、貴州(黃平)、雲南(西北部)、西藏(東南部)。模式標本采自喜馬拉雅山東部。
主要價值
果味酸,可供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