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鄉位於縣境北部,北與湖北通城縣相連,南毗南江鎮。清代屬南江鄉十三都,民國屬南口區十一保。建國後屬南江區冬塔鄉、冬塔公社,1982年復名鄉。該鄉屬山地丘陵地貌。海拔高度177米。 截止2005年底鄉集雨面積60平方公里,耕地147萬畝,人口22500人,人口出生率11.52‰,自然增長率87%,綜合節育率91.8%,人口自然增長較為穩定。轄18個行政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上塔市鎮(冬塔鄉)
- 地理位置:縣境北部,北與湖北通城縣相連
- 人口:22500人
- 車牌代碼:湘F
- 耕地面積:147萬畝
行政區劃,概況,沿革,經濟概況,基礎設施,社會事業,文化事業,基本情況,積極開展文藝活動,發展民間文化藝術,保護民間文藝瑰寶,人口數據,旅遊聖地,張師山,張師山傳說,
行政區劃
冬塔鄉下轄村: | |||||||||||||||||
泉水村 | 得勝村 | 談橋村 | 江背村 | 聯星村 | 黃柏村 | 黃橋村 | 丁洞村 | 荷花村 | 江洲村 | 冬桃村 | 紅星村 | 蒼霞村 | 松林村 | 東沅村 | 小坪村 | 白土村 | 如蘇村 |
概況
冬塔鄉位於平江縣北部。南毗南江鎮,北與湖北省通城縣相連。面積60平方千米,人口22245人(2009年末)。轄泉水、得勝、談橋、江背、聯星、黃柏、黃橋、丁洞、荷花、江洲、冬桃、紅星、蒼霞、松林、東沅、小坪、白土、如蘇18個行政村。鄉政府駐上塔市,距縣城47千米。106國道過境。紀念地有露江山抗日陣亡將士公墓(九嶺陣地爭奪戰)。
沿革
境裡有冬桃山,駐地在上塔市,取名冬塔。清代屬南江鄉十三都,民國屬南口區十一保、五區南江鄉。解放後屬南江區冬塔鄉。1958年為冬塔公社,1984年改鄉。1996年,面積60.01平方千米,人口2.2萬,鄉政府駐上塔市,轄紅星、談橋、聯星、黃橋、黃柏、小源洞、江背、得勝、泉水洞、丁洞、白土、江洲、荷花、蒼霞、如蘇、松林、小坪、冬桃18個行政村。2001年,人口5337戶、22476人,其中非農業人口149人,轄18個村,233個村民小組。
【2010年代碼及城鄉分類】430626207:~200 220泉水洞村 ~201 210得勝村 ~202 220談橋村 ~203 220江背村 ~204 220聯星村 ~205 220黃柏村 ~206 220黃橋村 ~207 210丁洞村 ~208 220荷花村 ~209 220江洲村 ~210 220冬桃村 ~211 210紅星村 ~212 220蒼霞村 ~213 220松林村 ~214 220東沅村 ~215 220小坪村 ~216 220白土村 ~217 220如蘇村
據康熙《平江縣誌》載,“冬塔”實為冬桃。“山中有桃,結實如瓜,冬月常盛”,後演變為“冬塔”。鄉人民政府駐上塔市。相傳古時境內大旱,呂洞賓過此,被眾人求神拜佛行為所感動,遂降一座三層塔屹立於龍頭山上祈雨救災,因而得名上塔市。清代即已形成小型集市,史籍有“上塔市”記載。
經濟概況
2000年產生於集鎮的國內生產總值2000萬元,各類稅收110萬元,財政收入180萬元。2004年完成工農業總產值1040萬元,完成財政總收入321.6萬元,完成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013萬元,完成社會固定資產投資452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2180元。糧食總產量8371噸。出欄生豬1.8萬頭,創產值890萬元,出欄雞、鴨3.2萬羽,創產值48萬元。勞務輸出收入2000萬元。整個鄉域經濟活力充盈,發展穩健。
基礎設施
截止2003年底,集鎮建成區面積1.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000餘人。鄉財政相繼投入資金400萬元,完善了水、電、路等基礎設施。經濟建設方面,逐步形成了以蠶繭加工、建築、家具為主體,小商品流通,餐飲等為輔的湘、鄂、贛三省商品聚散地,逐步形成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日益增強的繁榮局面。2003年,湖南良友蠶桑公司、岳陽禽業公司、玉皇開發公司相繼落戶於此。鎮區下轄中國小3所,有信用社、衛生院、農技站等服務單位16家,便民設施、服務體系已逐步發展,逐步完善。
2004年利用政府辦公大樓搬遷契機,積極推進城鎮建設進程。投資160萬元總建築面積達2700平方米的辦公大樓於年底建成並投入使用。投資32萬元,修建水泥街道6400平方米,為城鎮化向縱深拓展夯實了硬體基礎。
社會事業
2003年回響縣委、縣政府提出的“生態立縣”號召,以“生態立鄉”為目標,紮實推進環境保護工程。落實退耕還林面積2931畝,生態公益林面積44721畝,消滅荒山1955畝。林政管理進一步加強,資源保護取得新進展。全年以“思穩定,講穩定,抓穩定”為理念,牢固樹立“穩定壓倒一切”思想,切實加強了民主與法制建設。重點開展了禁毒、整治地下“六合彩”、打擊邪教組織三項工作,有效化解了復退軍人上訪矛盾,積極穩妥地調處了各種糾紛,全鄉社會大局穩定,人民生活安寧。
冬塔鄉:“6.10”水毀工程全面修復
1月6日,冬塔鄉江背村鑼鼓喧天,村民載歌載舞慶祝村里被洪水衝垮的江背大橋竣工通車。至此,冬塔鄉“6.10”水毀工程已全部恢復。
在2011年6月10日,受洪災影響,冬塔鄉有4座橋樑、多處河堤和村組公路遭受不同程度的損壞,民眾生產生活受到嚴重影響。為儘快重建災區,冬塔鄉開展了一場恢復水毀工程大會戰。
江背大橋是冬塔鄉恢復水毀工程的重點項目,總投資170餘萬元。經過一年多時間的奮戰,連線江背村和談橋村、涉及4000多人出行的大橋竣工竣工通車。記者在現場看到,村民們臉上洋溢著喜悅的笑容。
現在,冬塔鄉被洪水衝垮的4座橋樑和河堤、公路、山塘水庫等均得到修復,老百姓生產生活也恢復到洪災前的正常狀態。
在2011年6月10日,受洪災影響,冬塔鄉有4座橋樑、多處河堤和村組公路遭受不同程度的損壞,民眾生產生活受到嚴重影響。為儘快重建災區,冬塔鄉開展了一場恢復水毀工程大會戰。
江背大橋是冬塔鄉恢復水毀工程的重點項目,總投資170餘萬元。經過一年多時間的奮戰,連線江背村和談橋村、涉及4000多人出行的大橋竣工竣工通車。記者在現場看到,村民們臉上洋溢著喜悅的笑容。
現在,冬塔鄉被洪水衝垮的4座橋樑和河堤、公路、山塘水庫等均得到修復,老百姓生產生活也恢復到洪災前的正常狀態。
文化事業
冬塔鄉位於平江縣最北部,湘鄂交界處,鄉村經濟文化曾一度繁榮。歷史上有名的上塔市,商賈雲集之地,商旅經濟繁榮,是北界經貿集散地,輻射兩省,有著豐厚的文化底蘊。在經濟日益發達的今天,精神文化成為廣大民眾最為迫切的需求,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在各級部門和領導的關懷下,冬塔鄉的文化工作也取得了很大發展。
基本情況
冬塔鄉文化發展得力於各級主管部門對我鄉文化事業的大力支持。一年多來,各級部門在硬體設施、資金髮放等方面給予了莫大的援助。兩年時間中上級先後撥款20多萬元,用於文化基地基礎建設。2010年,上級文化部門發放籃球架、桌球桌、檯球桌等休閒娛樂設施,以及電腦、投影儀、衛星接收裝置等資源共享設施;2011年配發了影音系統、樂器等設施,大大豐富了我鄉的文化生活。今年在原有的4個農家書屋借閱點的基礎上,新增了東源、江背、等9個農家書屋,總計發放書籍十幾萬冊,進一步滿足了民眾對文化的需求,為我鄉文化活動的開展提供了優越的條件。
積極開展文藝活動
2011年,冬塔鄉文化事業蓬勃發展,喜事不斷。在2010年度勤勞致富標兵表彰大會上,《金鳳凰》演出給民眾帶來了一道文化大餐;2011年元旦,冬塔鄉中國小第一屆藝術節在冬塔中學上演;新春佳節,“九獅鬧新春”,多年未演出的冬塔獅龍隊從春節到元宵不間斷演出,讓民眾再飽民間傳統藝術的眼福;3月,組建冬塔鄉廣場舞蹈隊,開設場地排練,參加縣“水務杯”廣場舞大賽;6月,以“知黨史、頌黨恩、跟黨走”為主題的“六一”文藝匯演在鄉政府演出;同是6月,慶祝建黨90周年“文聯詩書畫”徵集活動開始,至7月底,共收到各類作品40餘件;8月,邀請縣文藝劇團到我鄉進行建軍節慰問演出,備受老兵歡迎;8月底,“為湖南而教”義務教學小組帶著黃橋國小的孩子們在學校演出,向家長和社會交出了一份滿意的答卷。
現在,冬塔鄉獅龍隊、腰鼓隊和軍鼓隊都在進行著日常排練,提升綜合素質,提高演出水平;每天晚上鄉政府前坪熱鬧非凡,周邊民眾都聚攏到這裡,齊跳廣場舞,共享新生活。
現在,冬塔鄉獅龍隊、腰鼓隊和軍鼓隊都在進行著日常排練,提升綜合素質,提高演出水平;每天晚上鄉政府前坪熱鬧非凡,周邊民眾都聚攏到這裡,齊跳廣場舞,共享新生活。
發展民間文化藝術
冬塔鄉文化底蘊深厚,民間文化藝術興極一時。因種種原因,曾一度中斷,去年年底,在黨委、政府的重視下,由原文化站輔導員李覺輝老師牽頭組織成立了冬塔鄉文化藝術活動中心,其中囊括獅龍隊、武術隊、軍鼓隊、腰鼓隊、皮影戲、詩詞協會等等,將民間文藝匯聚到一起,統一管理,共同發展,將民間文藝延續,發揚光大。現在,黨委、政府將文化藝術活動中心歸口鄉文化站,決心以民眾文化事業為重心,再興民間文藝,致力於打造一個集新老文化為一體的大型綜合文化中心
保護民間文藝瑰寶
冬塔是個有故事的地方,是個有民間財富的地方,崇文尚武是這個地方的特色。不讓歷史埋沒,財富流失,是文化工作人的責任所在
1、《冬塔往事》書籍編纂。年初,鄉黨委書記宋煉鋼邀請岳陽晚報高級記者曾日升、原縣人大副主任李純、文化局副局長周思維以及冬塔的文人志士10餘人召開了一次研討會,決定對冬塔鄉的過往、上塔歷史進行文字著述,編纂《冬塔往事》一書。書籍包括政治、經濟、地理、文化、歷史人物、歷史事件、圖片冬塔等內容,覆蓋面非常廣。研討會對書籍內容進行了確認和分工。半年多來,編輯小組走遍冬塔各個角落,收集整理資料,預計在年底,書籍將面諸世人。屆時,《冬塔往事》作為冬塔鄉的一張文化名片,將會為冬塔人著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2、“九獅會”申遺項目。作為冬塔鄉最為有特色的民間武術藝術代表,“九獅會”意義非凡。“九獅會”起源很早,解放初期受到壓迫,中斷達幾十年之久,上世紀末,“九獅會”重又現身,無奈多方麵條件限制,未能很好的延續。在文化需求迫切的今天,“九獅會”再度被推上舞台,是民眾的呼聲,也是發展的必然。“九獅會”歷史悠久、內涵豐富,鄉黨委、政府提倡申請非物質文化遺憾保護,現在工作正在籌備中。
3、張師山-冬桃山文化旅遊開發。自古以來,西漢張良隱居張師山的傳說代代流傳。西漢張良不堪劉邦背棄謀害共打江山的賢臣良將,辭官隱居,在張師山落腳,後值劉邦因政治需要,尋求張良出山匡扶漢室,不遇,兩人留下詩賦的故事。山上“張良祠”、“讀書洞”、“臥仙石”等景觀至今存留。冬塔鄉黨委、政府根據冬塔實際情況,為冬塔謀求發展,謀劃了開發張師山-冬桃山文化旅遊風景區的構想,計畫引進資金,進行開發保護。
2、“九獅會”申遺項目。作為冬塔鄉最為有特色的民間武術藝術代表,“九獅會”意義非凡。“九獅會”起源很早,解放初期受到壓迫,中斷達幾十年之久,上世紀末,“九獅會”重又現身,無奈多方麵條件限制,未能很好的延續。在文化需求迫切的今天,“九獅會”再度被推上舞台,是民眾的呼聲,也是發展的必然。“九獅會”歷史悠久、內涵豐富,鄉黨委、政府提倡申請非物質文化遺憾保護,現在工作正在籌備中。
3、張師山-冬桃山文化旅遊開發。自古以來,西漢張良隱居張師山的傳說代代流傳。西漢張良不堪劉邦背棄謀害共打江山的賢臣良將,辭官隱居,在張師山落腳,後值劉邦因政治需要,尋求張良出山匡扶漢室,不遇,兩人留下詩賦的故事。山上“張良祠”、“讀書洞”、“臥仙石”等景觀至今存留。冬塔鄉黨委、政府根據冬塔實際情況,為冬塔謀求發展,謀劃了開發張師山-冬桃山文化旅遊風景區的構想,計畫引進資金,進行開發保護。
人口數據
冬塔鄉人口數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 | 21055 |
男 | 11156 |
女 | 9899 |
家庭戶戶數 | 5058 |
家庭戶總人口(總) | 20902 |
家庭戶男 | 11039 |
家庭戶女 | 9863 |
0-14歲(總) | 5449 |
0-14歲男 | 2870 |
0-14歲女 | 2579 |
15-64歲(總) | 14043 |
15-64歲男 | 7517 |
15-64歲女 | 6526 |
65歲及以上(總) | 1563 |
65歲及以上男 | 769 |
65歲及以上女 | 794 |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 | 20724 |
旅遊聖地
張師山
湖南平江與湖北通城交界處,有一座山雖不太高,但卻非常險峻,名叫張師山,此山名不見經傳,卻有一個美麗動人的傳說。
漢朝時期,高祖劉邦與項羽歷時四年多的楚漢相爭,劉邦從弱到強,將項羽四十萬大軍一舉殲滅,項羽最後自剄烏江。立朝初期,分封約定:“非劉氏而王者”,“天下共誅之”。當時,劉邦先後剷除了以韓信、英布為首的異姓六王。當時朝中一臣姓張,字子房名良的見此情景,憂心忡忡。韓信與張良都是功勞顯赫之臣,如今非劉氏者已殺六王,心想自己今後也難免一劫。於是,急流勇退,在家養病。張良考慮,自己推託有病,畢竟還是與劉邦近在咫尺之間,遠走高飛,才是上策。
一日,張良簡束行裝,未帶一兵一卒,一人悄悄離別帝都,匆忙上路,幾千里晝夜兼程,徒步跋涉,到得湖南平江南江橋(今南江鎮範圍)。張良看此地山清水秀,民風淳樸,心中感慨萬千,自語曰:此乃吾棲身之地也。過昌江河,行至詹家洞(今南江鄉鳳橋村),經百壽江、鳳尾橋,直上龍家洞(今南江鄉永安村),翻山越嶺便到了七義半山之中。一澗流水雖不湍急,但約有二米多寬,張良順手抓起一把泥土向澗中撒去,隨即便出現了一座土橋,如今依然還在,其橋皆系土質結構,經歷代水流沖洗完好無損,十分牢固,本地村民無有不知,多少文人墨客看此嘖嘖稱奇,如此傳說之玄妙實在令人百思不得其解。張良欣然過橋,再往前行,黃昏時已到天竹山(即現在的張師山)最高峰。站在山巔,遙望山川,西臨百里洞庭湖,水波托起徐徐落下的太陽,餘暉映得彤紅彤紅,染紅了半壁河山;夜暮將至的浮雲,化作縷縷輕煙,將整個山峰裝飾得如同仙境蓬萊般,張良自言曰:未入仙班,卻入仙境,豈不美哉也。
天竹山,南北兩端各立一小峰,中間是百餘平米之地,東西兩面懸岩峭壁,上輩人傳下來說是“船形”,北端三百餘步開外有一泉,水清明亮,冬暖夏涼,張良仔細尋察,確認為是修身再好不過的地方。翌日,便開始動手搭建三間茅茨。
有了安身之處,張良潛心修行。空閒時種些瓜果之類園蔬,圍著茅屋栽上幾十株花草,或雲遊名剎古寺,或吟詩潑墨,好不快樂。唐代詩人丘為在《尋西山隱者不遇》中寫道:“……及茲契幽絕,自足盪心耳……”真正是貼切不過了。流光飛逝,過了一段時間,風平浪靜,張良修身養性從中悟出了許多道理。事情往往不以人們意志而轉,你要它靜,它偏偏不讓你靜,似靜靜湖泊中投下一塊石頭,濺起層層波浪。
張良出走,劉邦寢不能安,徹夜難眠,六個異性有功之臣都被自己剷除,張良又銷聲匿跡,朝中動盪不安,江山搖搖欲墜,日不能支,如何是好呢?真是危難之時思良將,束手無策盼親朋。反思之餘,每每念張良之心欲裂,通過很長一段時間的多方打聽,才得知張良在天竹山歸隱修行。便急急喬裝打扮,帶上幾名隨從,騎上快馬,不日趕到了天竹山。踏入草舍,卻不見張良身影,遇一樵夫,才打聽到張良在半山金窟(六米寬,進深四米,高二米有餘,至今未曾崩塌,遊人絡繹不絕)打坐。劉邦趕忙順山徑攀藤而下,果見金窟中張良閉目靜養,並不理會窟外之人。漢高祖此時真是激動得渾身顫抖,兩行熱淚禁不住滴落胸前。輕聲喚道:“賢卿家,孤家思念爾久矣”。張良默不作聲,只當無人在旁。此時的劉邦經過長途奔波,人已疲乏不堪了,撲通一聲,癱倒在地,雙目緊閉不省人事。再看張良,緊閉的雙目,淚珠滾落出來。“何苦矣,皇上,醒醒……”。張良手扶劉邦,連聲呼喚。劉邦悠悠從冥路中甦醒過來,緊握張良雙手,半天也未說出一句話,君臣之情,久別之情,使在旁的隨從也為之動容,好不傷感。張良扶著劉邦步入草屋,寒暄過後,劉邦勸張良曰:“卿家,如此孤單,能不寂寞乎?回朝中穿金帶銀,呼風喚雨,助吾朝政,享盡人間富貴,豈不快哉”!“吾意已定,事君者怕少子房乎”!張良坦然回答:“吾病久未愈,已日見深沉,世間不能久矣,請觀吾顏也”。劉邦極目細看,張良果然眼皮低垂,雙目深陷,面色十分憔悴,病態百出(後人傳說張良運功變態)。劉邦長吁短嘆,無論怎樣勸說,終不能使張良回心轉意。磨磨蹭蹭,劉邦硬是不肯離去。頓時張良心生一計,順手扯起一根絲茅向空中扔去,飄飄揚揚化作一座天橋,天竹山與幕阜山相連,高千米之上,狹窄而又險象環生,對劉邦曰:“君能與吾過得此橋,便一同回京”。劉邦看得膽戰心驚,不敢過,就是踏上去也無能為力,他已知道,再多勸說哪怕把牙齒磨爛也是徒勞無益,驀然醒悟:志已堅,心已鐵,莫回頭,開弓箭。
夕陽西下,山風吹來,不覺人有一絲涼意,劉邦非常頹喪,恨當初自己把事做得太過分了,得罪了諸班大臣,能不咎由自取嗎?劉邦一行踏上回歸之程,據說他回京後經常從惡夢中驚醒,憂鬱成疾。
花開花落,斗轉星移,不知不覺又過了十多個春秋,張良得道成仙,經常顯靈,為窮苦人家解除疾苦,人們為了感激他,將茅茨拆除改建寺院,雕上張良神像,許多善男信女初一、十五朝拜,有求必應,並將天竹山改為張師山。真是:山不在高,有仙則靈。
又經過好多朝代,人們始終沒有淡忘這個地方,一直延續至今。不知是哪個朝代軍事上的爭鬥,還是其它什麼原因,張師山東南西北四面築起了四門和護城牆,特別是北門幾乎保持原樣,沒有絲毫損壞,建築雄偉壯觀,清一色石頭疊砌,從其獨特的結構可以看出是防止攻門而設計的。據說李闖王曾屯兵在此,後被官兵攻破,闖王逃至湖北九宮山。從《平江縣誌》和其它方面考證,無有十分詳細證據。所以,張師山四門成了一個千古之迷。
張師山傳說
地處湘鄂邊境交界的湖北省通城縣馬港鎮西南部,有一座風景秀麗的,奇峰突兀的高山叫“張師山”。這裡扼南北交通要道,建設中的“平汝高速”和106國道從山麓蜿蜒而過,自古是兵家必爭之地。山高海拔近千米,山腰古垣環帶,山頂廟宇軒昂。每當夕陽初收,西眺洞庭煙波浩淼,落日熔金;南望湘北農舍田園,星羅棋布;北極鄂南江河丘陵,萬千錦繡;東覽幕阜龍盤虎伏,奇峰錯列。晨曦初露,煙浮霧靄,紫雲籠罩,氣象萬千,四顧溝壑縱橫,峰巒重疊。有清學士趙明振為此山題詩:
師山遙望若橫舟,無限幽光四面收;
清風絲竹歌弦管,夜月疎岩帶月流。
靈台玉印需銀綬,造化金牛點石頭;
頻來素士揮豪興,聊將勝景寫南樓。
張師山原叫“白雲山”,是因漢相張良在此僻谷而得名。張良字子皇,西漢傑出的軍事家。自幼飽讀兵書,頗知兵法,曾輔劉邦推翻秦朝立下過汗馬功勞。劉邦建立漢朝後,自稱漢高祖。漢朝在張良、韓信、蕭何等忠臣良將的輔佐下,日趨強盛,但隨著政權逐步穩固,劉邦也日益奢侈腐化,他一方面剷除異姓諸侯王,另一方面又陸續分封同姓子弟,企圖藉此確保劉家天下。慢慢地對昔日共渡戎馬生涯的文官武將產生排斥念頭。動輒以“莫須有”罪名治罪罷官、斬首,號稱名將、賢相的韓信、蕭何也成了劉邦的“刀下鬼”。張良負命進諫,劉邦不但不納忠言,反起加害之心,張良見劉邦難以挽救,毅然辭官出走,是夜主意既定,留詩一首而去。
詩云:《辭駕出朝》
十年艱戰起干戈,龍爭虎鬥相湯磨;
今日辭君臣去也,駕前無我待如何!
張良懷著落魄的心情,深為自己懷才不遇,明珠暗投而追悔。在其師黃石公指點下且歌且行,一路尋至白雲山,途中以吟詩歌詠抒發和排遣自己落寞惆悵的心情。先錄幾首以志紀念:
其一
我去修行不做官,朝夕禪居白雲山;
渴飲黃花香蓼酒,飢食長生不老丹。
閒去觀花並看景,一時悶坐把琴彈;
我主問君今何在,每日朝夕只在山。
其二
兩輪日月皎如梭,四季光陰閃而過;
莫在朝中爭名利,名利到底是非多。
其三
榮華富貴終歸土,一旦無償怎奈何;
臣今趁早還山去,得蹉跎處且蹉跎。
其四
日月如梭價不高,時光就是斬人刀;
清風明月朝夕有,忠烈賢臣沒下鞘。
其五
受恩深處宜先退,得蔭隆時便可休;
莫道是非來入耳,從前恩愛反為仇。
不是微臣歸去早,臨時恐主不相饒;
一旦紅日西墜去,求得安樂與逍遙。
既到此山,見奇峰獨秀,東有幕阜對峙,四野空曠無邊,風景秀麗,頗為仙山勝景,便在此住下了。山頂有一廟,名叫“白雲觀”,巍峨壯觀,山南腰有一洞,洞高丈余,寬若兩丈,深度莫測。前洞有許多石几、石案之美。洞外花香鳥語,流水淙淙:洞內鳳鳴龍吟,餘韻嫋嫋;四周蕙蘭吐芳,幽篁森森。張良在此書畫作伴,琴詩為侶。吟詩舞劍,逍遙自在,朝迎旭日,暮棬珠簾,好不怡然自得。
光陰駒隙。漢朝建立的第三年,外有匈奴騷擾,內有異姓諸侯叛亂,劉邦見大統江山幾乎送於胡人之手,惶惶不可終日。加之專制統治朝綱不振,國力衰敗。昔日的文官武將,已是殘燭暮年,寥寥無幾。更加使他想起張良來,決定請他再扶漢室,以拯帝王子孫萬世之基業。
一日,劉邦策馬來到白雲山,張良聽有馬蹄聲由遠而近,掐指一算,知是劉邦來訪。於是,題詩一首於杌上。避而不見。詩云:
白雲觀中字幾行,張良端肅拜君王,
紅顏愛色抽蕊死,野草連根帶葉黃。
蜂采百花人食蜜,牛耕五穀鼠耗糧,
世間多少辛酸事,花殘月缺年少亡。
劉邦進得觀來,見內空無一人。只有爐中灰焰猶在,琴書依然,尋顧四周,只有杌上詩句,鏗鏘有聲,針砭自己,想起昔日的待賢之舉,不禁黯然神傷,潸然淚下,也吟出一首詩來,【訪賢不遇】詩云:
寡人排駕到荒山,不見賢臣空見觀。
月映桃花千日赤,風吹竹葉透心寒。
爐中煉藥灰猶暖,杌上題詩墨未乾。
書籍琴棋依舊在,子皇何處把身安?
吟罷,渭然長嘆,不禁為訪賢不遇而痛心。張良見狀,出來參拜。劉邦龍顏大悅,將朝綱待興、匈奴犯邊、國內叛亂及自己思賢如渴之心盡情傾吐,聲淚俱下,懇求張良下山再扶漢室。張良出於全局,拯黎明於水火,救塗炭之生靈,毅然辭別白雲山。
後來,人們為了紀念張良這位赤心報國的軍事家,將白雲山改名為“張師山”,“白雲觀”更名為“張良祠”。廟前有一對聯:得黃石公助,熟讀兵書佐劉終成帝業;從赤松子游,精通玄理,使君得保天年。後經歷朝修葺,廟宇壯觀。遊人不絕。至今張良的“讀書洞”、“煉丹岩”、“臥仙石”依然在幾千年風雨中保存下來,這一膾炙人口的故事被後人流傳至今。
師山遙望若橫舟,無限幽光四面收;
清風絲竹歌弦管,夜月疎岩帶月流。
靈台玉印需銀綬,造化金牛點石頭;
頻來素士揮豪興,聊將勝景寫南樓。
張師山原叫“白雲山”,是因漢相張良在此僻谷而得名。張良字子皇,西漢傑出的軍事家。自幼飽讀兵書,頗知兵法,曾輔劉邦推翻秦朝立下過汗馬功勞。劉邦建立漢朝後,自稱漢高祖。漢朝在張良、韓信、蕭何等忠臣良將的輔佐下,日趨強盛,但隨著政權逐步穩固,劉邦也日益奢侈腐化,他一方面剷除異姓諸侯王,另一方面又陸續分封同姓子弟,企圖藉此確保劉家天下。慢慢地對昔日共渡戎馬生涯的文官武將產生排斥念頭。動輒以“莫須有”罪名治罪罷官、斬首,號稱名將、賢相的韓信、蕭何也成了劉邦的“刀下鬼”。張良負命進諫,劉邦不但不納忠言,反起加害之心,張良見劉邦難以挽救,毅然辭官出走,是夜主意既定,留詩一首而去。
詩云:《辭駕出朝》
十年艱戰起干戈,龍爭虎鬥相湯磨;
今日辭君臣去也,駕前無我待如何!
張良懷著落魄的心情,深為自己懷才不遇,明珠暗投而追悔。在其師黃石公指點下且歌且行,一路尋至白雲山,途中以吟詩歌詠抒發和排遣自己落寞惆悵的心情。先錄幾首以志紀念:
其一
我去修行不做官,朝夕禪居白雲山;
渴飲黃花香蓼酒,飢食長生不老丹。
閒去觀花並看景,一時悶坐把琴彈;
我主問君今何在,每日朝夕只在山。
其二
兩輪日月皎如梭,四季光陰閃而過;
莫在朝中爭名利,名利到底是非多。
其三
榮華富貴終歸土,一旦無償怎奈何;
臣今趁早還山去,得蹉跎處且蹉跎。
其四
日月如梭價不高,時光就是斬人刀;
清風明月朝夕有,忠烈賢臣沒下鞘。
其五
受恩深處宜先退,得蔭隆時便可休;
莫道是非來入耳,從前恩愛反為仇。
不是微臣歸去早,臨時恐主不相饒;
一旦紅日西墜去,求得安樂與逍遙。
既到此山,見奇峰獨秀,東有幕阜對峙,四野空曠無邊,風景秀麗,頗為仙山勝景,便在此住下了。山頂有一廟,名叫“白雲觀”,巍峨壯觀,山南腰有一洞,洞高丈余,寬若兩丈,深度莫測。前洞有許多石几、石案之美。洞外花香鳥語,流水淙淙:洞內鳳鳴龍吟,餘韻嫋嫋;四周蕙蘭吐芳,幽篁森森。張良在此書畫作伴,琴詩為侶。吟詩舞劍,逍遙自在,朝迎旭日,暮棬珠簾,好不怡然自得。
光陰駒隙。漢朝建立的第三年,外有匈奴騷擾,內有異姓諸侯叛亂,劉邦見大統江山幾乎送於胡人之手,惶惶不可終日。加之專制統治朝綱不振,國力衰敗。昔日的文官武將,已是殘燭暮年,寥寥無幾。更加使他想起張良來,決定請他再扶漢室,以拯帝王子孫萬世之基業。
一日,劉邦策馬來到白雲山,張良聽有馬蹄聲由遠而近,掐指一算,知是劉邦來訪。於是,題詩一首於杌上。避而不見。詩云:
白雲觀中字幾行,張良端肅拜君王,
紅顏愛色抽蕊死,野草連根帶葉黃。
蜂采百花人食蜜,牛耕五穀鼠耗糧,
世間多少辛酸事,花殘月缺年少亡。
劉邦進得觀來,見內空無一人。只有爐中灰焰猶在,琴書依然,尋顧四周,只有杌上詩句,鏗鏘有聲,針砭自己,想起昔日的待賢之舉,不禁黯然神傷,潸然淚下,也吟出一首詩來,【訪賢不遇】詩云:
寡人排駕到荒山,不見賢臣空見觀。
月映桃花千日赤,風吹竹葉透心寒。
爐中煉藥灰猶暖,杌上題詩墨未乾。
書籍琴棋依舊在,子皇何處把身安?
吟罷,渭然長嘆,不禁為訪賢不遇而痛心。張良見狀,出來參拜。劉邦龍顏大悅,將朝綱待興、匈奴犯邊、國內叛亂及自己思賢如渴之心盡情傾吐,聲淚俱下,懇求張良下山再扶漢室。張良出於全局,拯黎明於水火,救塗炭之生靈,毅然辭別白雲山。
後來,人們為了紀念張良這位赤心報國的軍事家,將白雲山改名為“張師山”,“白雲觀”更名為“張良祠”。廟前有一對聯:得黃石公助,熟讀兵書佐劉終成帝業;從赤松子游,精通玄理,使君得保天年。後經歷朝修葺,廟宇壯觀。遊人不絕。至今張良的“讀書洞”、“煉丹岩”、“臥仙石”依然在幾千年風雨中保存下來,這一膾炙人口的故事被後人流傳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