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鰈

冠鰈

冠鰈(Samaris cristatus Gray,1831)是冠鰈科冠鰈屬的一種動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冠鰈
  • 拉丁學名:Samaris cristatus Gray,1831
  • 別名:白須公、冠漢鰈、絲翅右鰈
  • 動物界
  • :輻鰭魚綱
  • :鰈形目
  • 亞目:鰈亞目
  • :冠鰈科
  • :冠鰈屬
  • 分布區域:印度西太平洋區
  • 命名者及年代:Gray,1831
形態特徵,生長習性,分布範圍,生長環境,

形態特徵

背鰭75—81;臀鰭53—58;右胸鰭4;腹鰭5;尾鰭16。側線鱗10—12+63—70;鰓耙2—3+6—10。椎洪乎盼骨11+29—30(圖Ⅰ-17-12)。
體長為體高2.5—3倍,為頭體5—5.5倍。頭長為吻長4—5.6倍,為眼徑3.2—3.5倍,為眼間隔11.6—15.8倍,為右上頜長3.5—4.2倍,為正常背鰭條1.1—1.4倍,為胸鰭長0.7—0.9倍,為右腹鰭長0.7—0.9倍,為尾鰭長0.6—0.7倍,為尾柄長6.3—8.5倍;尾柄高為尾柄長4.2—5.5倍;最長背鰭條為頭長3.5—4.4倍。
體近長橢圓形,體高為體寬5.9—6.9倍。尾柄很短。頭短高,背緣在吻中央有一凹刻,無棘突。吻很鈍短。兩眼在頭右側位前後相似或下眼稍較前。眼間隔窄嵴狀,蒙松皮。右鼻孔2個均呈,皮管狀,位下眼上緣前方吻側,後鼻孔較大和位較低;左鼻孔不顯明。口前位,很斜小。右上頜略長,約達下眼前緣下方。下頜較上頜略長,達下眼前下方。兩頜牙小鈍錐狀,牙群寬而向後漸窄,兩側相似。鰓孔達胸鰭基與側線之間。鰓峽後端略不達下眼後緣下方。肛門鄰腹中線,微偏左側。生殖突白色,位右側右腹鰭膜的上緣。
頭體右側蒙櫛鱗,鱗後緣一行刺較長而其餘很短小;尾鰭基有鱗,眼間隔前半部、吻部、兩頜與其他鰭無鱗。左側鱗櫛刺較少或為圓鱗。右側線直線形,顳上枝短,有下眼下枝。
各鰭無分枝鰭條。背鰭始於吻中部偏左側,有皮膜連左酷應府和下頜後端;前10—13鰭條為長絲狀店捆鴉,第5—6鰭條最長;正常鰭條約以第63—68鰭條最長槓記設;後端鰭條最細小。臀鰭始於胸鰭基稍後下方,形似背鰭中後部。第一間脈棘不突出。右胸鰭位稍低,窄長形,鰭條長短相似;無左胸鰭。右腹鰭基較長,始於前鰓蓋骨後緣下方;鰭條延長突出且末端似羽狀,第1—2鰭條最長,後方有膜連臀鰭前端右側。左腹鰭始於第1—2右腹鰭條基間的左側,鰭條不很突出。尾鰭尖矛狀。
頭體右側暗灰褐色,沿體背緣有5個黑斑,腹緣有4斑,其他處也散有大小不等的雜黑斑;奇鰭黃灰褐色,有黑色小雜斑,絲狀背鰭條大部白色而基端附近灰褐色;右側偶鰭黑色。體左側白色,左腹鰭末端灰褐色,其他鰭色較淡。
胃後部達第一脈棘左側,與腸間界限不很明顯。無幽門盲囊。腸有3個環彎,腸長稍短於體長(121.5毫米,雌)或略長於體長(155.3毫米,雄),約達第3脈棘右側。精巢白色三角形,長約等眼徑。卵巢長三角形,約達第20脈棘下端兩側。體腔膜右側灰褐,左側無色。前三髓棘板狀。第一脈棘粗大。第一間脈棘粗弧狀,後下方連7個間脈棘。椎骨企狼禁橫突發達;腹椎有腎脈突而無肋骨;有肌間骨。尾舌骨長細鉤狀,鉤長大於軸長,軸後端突出呈長柱狀。

生長習性

生活於20~114公尺海域,仔稚魚期兩眼左右對稱,成長後漸移至右側。平時大多停棲于海底,並將魚體埋藏於沙泥中,能隨環境略微改變影組體色,很少遊動。肉食性,以小型底棲無脊椎動物為主。

分布範圍

本魚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區,包括東非南非斯里蘭卡印度中國(內陸及台灣)、日本高棉越南、印尼、泰國馬來西亞菲律賓紐幾內亞澳洲新喀里多尼亞等海域。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中國。

生長環境

本魚仔稚魚期兩眼對稱,成頁精嫌翻長後逐漸移至右側。平時大多停棲在海底,並將魚體埋藏於沙泥中,能隨環境略為改變體色,很少遊動。肉食性,以小型底棲無脊椎動物為食。

生長環境

本魚仔稚魚期兩眼對稱,成長後逐漸移至右側。平時大多停棲在海底,並將魚體埋藏於沙泥中,能隨環境略為改變體色,很少遊動。肉食性,以小型底棲無脊椎動物為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