褐斜鰈

褐斜鰈

褐斜鰈,Plagiopsetta glossa (Franz, 1910),為冠鰈科斜鰈屬魚類,俗名舌右鰈。分布於東北達日本南部以及南海北部到台灣北部及長江口以東海區等,屬於暖溫性底層海魚。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日本野牛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褐斜鰈
  • 拉丁學名:Plagiopsetta glossa (Franz, 1910)
  • 別名:舌右鰈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硬骨魚綱
  • :鰈形目
  • 冠鰈科
  • :斜鰈屬
  • :褐斜鰈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 亞目:鰈亞目
  • 亞綱:輻鰭亞綱
形態特徵,生活習性,分布範圍,同種異名,

形態特徵

背鰭69一72(Kuronuma,1940:背鰭67一75);臀鰭52—56;胸鰭8—10;腹鰭5;尾鰭16。側線鱗5—7+60—66;鰓耙約6+11。椎骨10+27—28個(標本3尾X光片,解剖1尾)(圖Ⅰ-17-14)。
體長為體高2.2—2.7倍,為頭長4.2—4.7倍。頭長為吻長4.9—5.9倍,為眼徑3.2—3.4倍,為眼間隔7.6—9.4倍,為右上頜長3.3—3.5倍,為最長背鰭條1.4一1.8倍,為右腹鰭長1.3一1.9倍,為尾鰭長0.7—1.4倍,為尾柄長6.2—12倍;胸鰭長為頭長0.9—1.4倍。
褐斜鰈
一個與鰈形目相關的小作品
體長橢圓形,很側扁。尾柄短高。頭高、短。吻鈍圓。兩眼位頭右側,高凸,位前後相似。眼間隔凹平。2個右鼻孔位下眼上緣前方吻側,各有一管狀皮突起;左鼻孔小孔狀,無皮質突起。口前位。上頜達下眼前緣下方。兩頜牙短細錐狀。鰓峽凹刻狀,後端約位下眼與前鰓蓋骨後緣間。鰓蓋膜互連。鰓孔上端距胸鰭基較距側線路近。鰓耙小突起狀。肛門位左腹鰭基之後。生殖突位臀鰭前端稍右上方。
頭體兩側被小櫛鱗;眼間隔有鱗;吻前端、口部、背、臀鰭與偶鰭無鱗;左側鱗櫛刺很弱小。右側線在胸鰭上方略高,顳上枝約達第7—8背鰭條基附近;無左側線。
背鰭始於吻中部偏左側,前方鰭條略突出,雄魚常較長;第58鰭條最長;後端鰭條很細短。臀鰭始於胸鰭基微前下方,形似背鰭。胸鰭僅右側有,位稍低,尖刀狀,第2鰭條最長。腹鰭基短,左右近似對稱且前基緣相連;右腹鰭較近腹中線,有膜連臀鰭前端,第2—3鰭條最長;左腹鰭條較短。尾鰭後端圓形,中部12鰭條分枝,小魚尾鰭略長。
頭體右側暗褐色,鱗後緣黑褐色;體上下緣各有5—6個較瞳孔稍小的淡色斑,斑周緣黑褐色弧狀或環狀,體中央也常有數個黑褐斑;鰭黃灰色,背、臀鰭各有一縱行黑褐色小斑群。尾鰭也有黑褐色小斑點,胸鰭有5—6橫行小黑點,腹鰭亦有小黑點。頭體左側大部黃褐色;雄魚僅頭前下方白色(圖-82-3);雌魚與小魚頭部及體前部白色,僅體後半部黃褐色(圖Ⅱ-82-4);左側鰭淡黃白色。
胃粗大彎弧狀。無幽門盲囊。腸有2環彎,長不及體長1/2。解剖福建福鼎縣體長123毫米標本(1975,7,30)卵巢長三角形,右卵巢達第13脈棘,左卵巢達第14脈棘下方,卵大部為Ⅳ期,最大卵徑為0.875毫米,少數卵為Ⅲ期。尾舌骨尖鉤狀,軸細柱狀,鉤長大於軸長,鉤底端為叉狀。第1—2髓棘扁板狀。第一脈棘及第一間脈棘粗大且互連。尾端骨有尾下骨1,尾下骨2+3、尾下骨4+5、尾下骨6及尾上骨,尾桿骨與尾下骨4+5己癒合。橫突發達。有肌隔骨刺而無肋骨及背肋骨。腎脈突及腎脈弓弱小,腎脈棘叉狀。

生活習性

為暖溫性稍小型底層海魚,約生活於水深100—150米泥沙底海區,體長可達155毫米。以底棲甲殼動物為食。成年雄魚體無眼側白色區很小。

分布範圍

國內分布:分布於南海北部到台灣北部及長江口以東海區。東北達日本南部。
國外分布:東北達日本南部。

同種異名

Samariscusglossa,Franz,1910
Samariscusfasciatus,Fowler, 1934
Plagiopsettafasciatus,Fowler, 1934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