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狀玉飾是新石器時代龍山文化的代表性玉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冠狀玉飾
- 所屬時期:新石器時代
冠狀玉飾是新石器時代龍山文化的代表性玉器。
冠狀玉飾是新石器時代龍山文化的代表性玉器。新石器時代龍山文化的代表性玉器。山東省臨朐縣西朱封遺址M202出土。由冠首和柄兩部分組成。冠首呈乳白色,平面似蝶形,表面拋磨光潤,鏤孔形狀各異,正背面均刻有以透雕的凹凸字形、z字...
冠狀玉飾大多呈扁平的倒梯字形,表面有的是素麵,有的有神面紋,還有的鏤刻出複雜的花紋。1999年浙江省海鹽周家浜發掘出與象牙梳連在一起的冠狀飾,方知它是梳子的一部分,由此揭開了冠狀飾的使用之迷。這件玉冠狀器外形奇巧,整體造型優美。下端的扁榫上有五個等距的小孔,可以將梳子固定住。整器的紋樣構圖...
神像紋冠狀玉飾 良渚文化以精美的玉器著稱,常見的玉器種類有珠、管、墜、璜、瑗、鐲、璧、琮等,這些玉器多出於墓葬。根據《周禮》中有“蒼壁禮天”、“黃琮禮地”、“璧琮以斂屍”之說,考古學家把這類墓葬稱為“玉斂葬”。這件玉飾製作得相當精緻、完美,代表了當時玉器製作工藝的最高水平。
餘杭反山遺址出土玉器中,除了在琮上飾神人獸面複合紋樣外,在鉞和冠狀飾等玉器上也飾有這種紋樣。反山16號墓出土了一件鏤空透雕著神人獸面複合紋的冠狀玉飾。這種冠狀玉飾僅見於大墓,而且只出一件,當為具有特殊身份的顯貴者所享有。這類冠狀玉飾出土時在頭骨附近,周圍散落著小玉粒,可能為神人偶像的頭冠上的...
新石器時代晚期,在黃河、長江下游的大汶口、良渚文化遺址中,骨、陶首飾減少,石、玉首飾增加。特別是在良渚文化中,珠、管、墜、釧等玉飾的數量既多,製作亦精。江蘇新沂花廳16號墓出土的玉串飾,由2枚琮形管、2枚冠狀飾片、23枚彈頭形管、18顆鼓形珠組成,潔白光潤,極為工致。 商周 在中原地區的...
玉斧 Axe 玉玦 Silt Ring (jue)玉鉤形器 Hook-shaped Objec 玉管串飾(5件) Tubular Beads (5pieces)玉管 Tubular Bead 三叉形玉飾 Forked Ornament 冠狀玉梳背 Comb Spine in the Shape of a Crest 神人獸面紋玉琮 Tube (cong) with Human and Animal Mask Design 玉琮 Tube (cong)玉璇璣 Notched ...
12玉璜 13玉璜 14獸面紋冠狀玉飾件 15龍形玉飾件 16龍形玉飾件 商·周 17獸面紋銅鐃 18“梁其”銅鐘 19銅鬲 20“衛夫人”銅鬲 21“衛夫人”銅鬲 22垂鱗紋銅鬲 23夔紋銅鼎 24蟠虺紋銅鼎 25夔紋銅匜 26“羅兄”銅匜 27“曾子羲行”銅瑚 28“工虐大叔”銅盤 29菱格紋銅劍 三國·晉·南朝 30...
OO1 獸形玉塊 002 玉龍 003 獸首三孔玉器 004 人面紋玉佩 005 神人紋玉串飾 006 鏤雕變形獸面紋玉簪 007 變形獸面紋玉錛 008 玉人頭飾 009 神人紋玉鉞 010 鏤雕神人紋冠狀玉器 011 鏤雕側神人紋冠狀玉器 012 神人紋玉琮王 013 刻紋長方形玉板 014 直立形玉人 015 直立形玉人 016 玉龜甲 017 玉鳳 018 ...
遼寧牛河梁紅山文化遺址出土的白玉豬龍、松石鳥、玉龜等玉雕,以鏤雕和線刻為主,形象誇張、生動。浙江餘杭縣大反山良渚文化遺址發掘出的神像玉冠狀飾、獸面紋玉冠狀飾、玉璜、三叉形玉飾等,採用透雕、或陰線細刻或剔地凸起加陰線細刻的技法,雕出神像、獸面及其他紋樣,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
2.玉獸形塊紅山文化 3.玉龍紅山文化 4.玉馬蹄形器紅山文化 5.獸面形玉佩紅山文化 6.神人獸面紋玉琮良渚文化 7.人面紋玉琮良渚文化 8.人面紋玉琮良渚文化 9.玉鉞良渚文化 10.玉璧良渚文化 11.玉鐲良渚文化 12.玉冠狀器良渚文化 13.玉鳳石家河文化 14.龍形玉飾石家河文化 15.人面形玉飾石家河文化 16.鳥...
江蘇吳縣江陵山良渚文化墓葬出土的大量的玉璧玉琮中有一枚透雕冠狀舞蹈紋玉飾,下有五孔為連綴之用。透雕紋飾中央為獸面紋,兩側為對稱兩舞人,頭戴冠,甩袖起舞,頗有巫舞之風。玉飾上的獸紋則含有辟邪驅凶之意。作品 中國古代舞蹈作品 中國有著非常豐富的舞蹈遺產,古代著名的舞蹈作品很多,僅在上面所列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