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名樓

冠名樓

從1.38億元的球類館,到200萬元的馬克思主義學院資料室,在清華大學教育基金會的網頁上,總金額超8億元的十數個校內項目正待價而“冠”。誠如清華校方的回應:“為校園建築物命名是國內外學校籌集資金的通行做法”,即便在國內,校內建築物以捐資建樓的企業或個人的名字冠名的先例也比比皆是。但這一次“真維斯”和“清華”的搭配卻招來不少反對的聲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冠名樓
  • 別名:真維斯
  • 時間:2011年5月24日
  • 地點:北京清華大學
高校現象,發展瓶頸,網友聲音,相關評論,

高校現象

冠名樓
2011年5月24日,北京清華大學第四教學樓前新安裝的“真維斯樓”牌匾,在學生和網友中引起極大爭議。當日的北京清華大學教育基金會官網上顯示,清華14個院所、實驗室和樓宇等籌款項目也給出了“冠名費”,金額總計7.5億餘元。在巨大的輿論壓力下,5月26日,清華大學正式把掛了兩天的“真維斯”牌匾撤下。而其實,“真維斯”冠名事件並不是在一個“冠名商業化”不充分的環境下突發的。相反,中國的“冠名商業化”早已相當發達。
在滬上高校,“冠名樓”亦屢見不鮮。從“復旦大學經濟學院大金報告廳”、“復旦大學新聞學院屠海鳴圖書館”,再到“上海交通大學凱源法學院”,這些樓館院所,無不是因為獲得社會捐資助學而更名。而復旦更是將冠名發揮到了極致,無論是教學樓、學院還是宿舍、教室和研究機構,甚至禮堂的椅子,但凡能冠名的,均已得到了“開發”。在復旦大學管理學院的一幢“史帶樓”里,三樓303室叫作“中華人民共和國移動通信教室”,四樓就是“艾默生高級管理人員教育中心”,五樓503室被稱作“飛利浦照明教室”……
而為更多讀者和網友所熟知華東師範大學——“宋山木樓”就更具傳奇性,宋山木樓原是華東師範大學閔行校區的一棟教學樓,2008年10月16日,華東師範大學計算機系校友、山木教育集團原總裁宋山木先生捐贈人民幣100萬元,華師大閔行校區遂以他的名字命名這座教學樓。而在2010年5月21日,宋山木涉嫌強姦罪被捕後,5月26日宋山木樓的名字“宋山木”就被迅速移除。
其實,高校圖書館、教學樓、實驗室等被冠名不是最近才有。在中國高校最多的逸夫樓,即為香港實業家邵逸夫遍撒愛心各處捐建;田家炳樓也幾乎遍布了全國各大高校。即便不去掉企業家的姓氏,北大新崛起的李兆基樓、清華的蒙偉民音樂廳都未引起什麼爭議。

發展瓶頸

清華“真維斯樓”的照片流傳開之後,不少大學生都調侃稱:“要向清華看齊,爭取個班尼路樓來。”而清華大學研究生會副主席曹彬也在微博上稱此樓:“有望取代二校門,成為最受遊客歡迎拍照景點。”
一位清華大學的老師介紹被掛牌的教學樓原來叫第四教學樓,有課上課沒課自修。這些教學樓都是以第一第二第三這樣命名,在教學樓當中,被企業冠名的還是第一個。她還補充說,其他樓被企業冠名的也有,但是通常都是特定行業冠名特定專業:“比如新聞學院的樓是宏盟樓,宏盟是一個廣告傳播集團。新建的有一個清華-羅姆電子工程館,羅姆也是電子類的企業。而且這些都是給特定專業捐的,不是捐給大家都用的教學樓的。”她說自己問了身邊的同學們:“大家都覺得還蠻扯的,同學們其實更能接受以贊助人的名字命名的。清華的教學樓和真維斯的品牌形象不太搭。”
無獨有偶,一周前,即將迎來百年校慶的暨南大學也因同樣問題被推到風口浪尖。富力地產花1400萬元人民幣買下了暨大主教學樓的冠名權。
清華大學教育基金會官網顯示,共有29個項目在籌集資金,其中14個為院所、中心或者博物館、實驗樓等樓宇,冠名捐贈金額超過7.5億元。北大教育基金會的官網上也列出了新物理樓、工學院大樓等籌資項目,雖未像清華一樣明碼標價,但也註明:如果捐贈額度達到建築項目所需資金的一半,可以獲得該建築的命名權。由此可見,這種“慣例”和“通行做法”似乎確為高校默認。
而“真維斯樓”、“富力樓”出現的深層背景是高校生存發展要自籌經費。近年在高校盛行的董事會即起著這方面的作用,在“董事會”這一聚集社會力量辦學的新招牌下,高校建築紛紛被冠名也就不足為怪了。儘管1997年當時的國家教委曾有明確規定:各類學校中,屬國有資產的校(園)舍、教室及其他建築物,任何單位和個人無權拍賣其冠名權。校(園)內各類教室、各類建築物不得以捐資者名字命名(如遇特殊情況,則需審批)。但規定下台的當時還沒有出現高校擴招、教育產業化、大學董事會等等“新鮮事物”。

網友聲音

楊軍-國之四維:12年前我從清華畢業的時候,清華不這樣呀,現在我們班打算捐個石頭給學校留個念想,校友會居然要收費,而且價格很高,唉。
張點水:去圖書館還書,順便遙望了下傳說中的真維斯樓。回來路上分別有新齋、十食堂、修腳踏車攤、C樓、紫荊操場、W樓在眼前此起彼伏,於是乎浮想聯翩:在貴校200年校慶前,以上場所將更名為:范思哲樓、香奈爾堂、愛馬仕攤、迪奧、雀巢、勞力士樓。
嚴瑱:本來真維斯引爭議就是個很烏龍的事情,清華還莫名迫於壓力拿掉了真維斯樓的牌子,簡直是個大烏龍!真維斯招誰惹誰了?不就是大家看不起民工品牌嘛,覺得這樣的名字進入中國第一百年學府丟人了。但國內外大學用捐贈人、捐助企業名字命名樓的還少么?校長要搞錢求發展也沒任何錯,錯的就是沒有原則!
李奧榮斯McMandy:它,是美國金融經濟中心,聯合國總部所在地。它,以前叫New Amsterdam,現在叫NewYork。兩個殖民地烙印極深的名字。美國國民不嫌棄“紐約”,中國網民大罵“真維斯樓”。如果要有種,如果要堅守,請捍衛與傳承混凝土建築物裡面所蘊含的文化。只懂跟一個名字鬧彆扭,會被文化看不起的。
2012格式化:“高校冠名”這是周瑜打黃蓋的事。沒必要把它想得太複雜。

相關評論

商家冠名大學樓並不僅僅是因為金錢的緣故,公眾之所以關注,是由於公眾對大學邊界意識可能喪失的憂慮顯現。一是大學能否在日益商業化的社會中保持守望者的角色,二是大學能否不被金錢俘虜而堅守社會批判者的意識,三是大學獨立性如何與利益的謀求取得平衡,如此種種,才是問題的關鍵所在。
大學要負載價值,守望社會文明,因此它天然地與社會上急功近利的風氣保持一定的距離。哈佛大學前校長Derek Bok憂心忡忡地指出,目前大學已從一個知識學術的中心,逐漸轉變為牟利為主的機構,這是應該及早警惕及防範的現象。他表示,當代社會對於專業知識、科技發明及終身教育的需要與日俱增,為大學提供了創造財富的商機。無論體育活動、科學研究或推廣教育,都成了有價商品。學術與商業的結合固然得以學習企業界的效率和精神,但一旦追求利潤超於一切,學術價值隨之淪為商業化的祭品,大學教育的核心使命勢必崩解。這或許能幫助我們深入認識華南農業大學“真維斯學生活動中心”爭議出現的背景以及隱藏其中的民眾情緒。
大學接受捐贈本無可厚非,但如何接受以及接受程度卻有邊界的問題。而就華南農業大學“真維斯學生活動中心”之爭來說,大學會不會成為商業化的祭品則是一個值得考量的問題。另外,大學的批判意識該如何留存,會不會在利益中迷失甚至自我放逐,都需要我們作出回答。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