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雲軒主

再雲軒主

再雲軒主,男,漢族,真實姓名:吳廣。1973年11月出生,籍貫廣東深圳,原籍湖南湘陰,渤海堂後人,字抱樾,又小廣、澤廣,號泥古丁、泥古壯丁、泥古牛、泥古佬、天真墨斗、無法墨家、債山墨子,又號小葉菩提子、廣澤佑彌陀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吳廣
  • 別名:再雲軒主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出生地:廣東深圳
  • 出生日期:1973.11
  • 職業:文藝作家
  • 畢業院校解放軍藝術學院
  • 代表作品:《吳廣詩書畫集》、《守望香江》、《水墨傾情》
當代藝術家,人物生平,成就和榮譽,個人書法、書畫、詩詞的協會,名人合影(節選,轉自網路),個人作品,美術,書法,楹聯,詩詞,介紹自己的詩,打油詩,工作心路旅程寫照,社會評價,楊新老人評價吳廣——吳廣其人其畫,劉大為將軍評價吳廣——藝海揚帆攬“四全”,朱向前將軍評價吳廣——亦喜亦憂說吳廣,袁偉將軍評價吳廣——詩心 畫境,藝術活動 列表,再雲軒主畫家美術類活動,再雲軒主書法家活動,再雲軒主詩詞類活動,再雲軒主榮譽獎勵,

當代藝術家

個人簡介
再雲軒主,男,漢族,真實姓名:吳廣。1973年11月出生,籍貫廣東深圳,原籍湖南湘陰,渤海堂後人,字抱樾,又小廣、澤廣,號泥古丁、泥古壯丁、泥古牛、泥古佬、天真墨斗、無法墨家、債山墨子,又號小葉菩提子、廣澤佑彌陀子、一寸心十門藝百家飯千萬億生、澤彌梵行貝多子、樾彌抱槧枓子,筆名瀟湘客、瀟湘女、無瑕,賜號四全齋(劉炳森),自署再雲軒,從軍前曾署苦我齋。
畢業於解放軍藝術學院,師從啟功文懷沙、蔚園老人、劉炳森、馬蕭蕭、林凡、李存葆、雍文華、楊新劉大為、朱向前,擅詩詞聯曲、書畫、篆刻、現代詩歌,亦作小說、散文、戲劇、藝術設計、藝術策劃、文化管理、影視、攝影、評論、編輯等,略通文章歌賦,偶修經史子集。

人物生平

1991年入伍。
1994年考入解放軍藝術學院,因成績突出,畢業後留校工作。
吳廣軍中時的英姿吳廣軍中時的英姿
1997年底應邀回廣州軍區工作,後修中國語言文學、法學專業,研究生學歷。
2000年春調入駐香港部隊。先後在軍、師、旅、團、連隊任職,歷任戰士放映員、新聞報導員、學員、站長、俱樂部主任、指導員(書記)、駐軍文化幹事、宣傳股長、正營職文化幹事。
現為深圳市寶安分局派出所民警。個人多次被評為“自學成才標兵”、“學雷鋒先進個人”、“優秀共產黨員”、“優秀機關幹部標兵”、 “新聞工作先進個人”、 “對台新聞工作先進個人”、“廣州軍區影視骨幹”、“廣州軍區文化工作先進個人”、“世界和平書畫獎勳章”、“深圳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先進個人”,榮立二等功一次,榮立三等功七次,嘉獎多次;1994年4月被廣州軍區評為“百佳十傑”青年軍人。所主管單位於2005年被深圳市委市政府評為“深圳市雙擁共建模範先進單位”,三次榮立集體三等功。

成就和榮譽

自1990年以來,先後創作各類文藝作品近萬件(篇),在《人民日報》、《解放軍報》、《美術報》、《中國書畫報》、《青少年書法報》、《南方日報》、《解放軍文藝》、《大公報》、《香港商報》、《解放軍畫報》、《讀者》等60餘家報刊雜誌發表作品800餘件;
3次舉辦個人詩書畫展,4次舉辦書畫聯展,6次組織承辦香港青少年夏令營、深港澳台青少年聯誼會、香港中小學生訪深,以及香港中聯辦等多個駐港機構組織的探訪、聯誼、愛國愛港教育活動,8次策劃組織書畫藝術和大型廣場文化活動;其傳略收入28部辭書;
應邀為《96`中國人物年鑑》美術卷撰稿、《海內外書畫界名錄》編委、《管鋤非藝術研究》名譽主編;有作品被美國、新加坡、馬來西亞、台灣、香港、文化部、故宮、軍博、基金會、慈善會、殘疾人協會等幾十個國家、地區和社會、文化機構、社區和大中學學校收藏,並有作品作為政府重禮由“台辦”贈送台灣地區領導人馬英九先生。
1992年自費創辦《迷彩詩刊》;著有《吳廣詩書畫集》、《守望香江》、《水墨傾情》、《軍旅行吟》、《吳廣藝術》等;策劃設計和合作編撰有藝術畫冊、郵冊、專著十餘部。曾擔任過《南方日報》等七家報刊雜誌特約記者、通訊員。

個人書法、書畫、詩詞的協會

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國書法家協會、中國作家協會、
中國音樂家協會廣東分會會員,中國工筆畫學會會員、
中華詩詞學會會員、中國楹聯學會會員、中國詩書畫研究會理事、
中國國學研究會研究員,中國意味詩學會會員、
中國書畫研究院深圳創作中心副主任兼市場部主任,
深圳市書法家協會理事兼創作委員會秘書長,
受聘為深圳市書畫家協會常務理事兼詩聯委員會主任。

名人合影(節選,轉自網路)

吳廣與副總參謀長劉鎮武上將在一起吳廣與副總參謀長劉鎮武上將在一起
2006年在軍博原館長袁偉家中聊天2006年在軍博原館長袁偉家中聊天
吳廣與著名國學大師文懷沙吳廣與著名國學大師文懷沙
吳廣與著名書畫林凡先生在一起吳廣與著名書畫林凡先生在一起
與蒙師蔚園老人二十年師徒情深與蒙師蔚園老人二十年師徒情深
1997年與啟功老人在一起1997年與啟功老人在一起
03年接待曾蔭權先生探訪軍營時留影03年接待曾蔭權先生探訪軍營時留影
03年與航天英雄楊利偉香港軍營合影留念03年與航天英雄楊利偉香港軍營合影留念

個人作品

美術

吳廣代表作之一《賽馬圖》,節選,轉自網路.
吳廣的代表作之一賽馬圖吳廣的代表作之一賽馬圖
《疏影橫斜月色稀》工筆人物《疏影橫斜月色稀》工筆人物
.
.
.
.
.
.
.
.
.
.

書法

書法內容:
解放軍藝術學院校慶50周年,受邀賀詞解放軍藝術學院校慶50周年,受邀賀詞
軍魂不變如斯美,
藝苑常新這等香
.
.
.
.
.
.
.
.
.
.
.

楹聯

錢學森先生九十五歲大壽賀聯
航天之父;
火箭之王。
九天四化長生訣;
兩彈一星不老丹。
火箭之王,年方九五;
航天之父,功蓋三千。
百歲能期,五載春光如箭至;
群芳上壽,一星兩彈作桃陳。
科學垂範、人品唯馨,名揚九州三千載;
火箭為王、航天稱老,功蓋千秋九五尊。
2006.12.06於觀瀾湖
周冬甫先生六十大壽聯
冬逢花甲春伊始;
年甫六十醉太平。
冬逢花甲初周,壯心翔萬里;
年甫青春朗曜,椿樹正千尋。
2006.10.04於再雲軒
.
二00七年春聯作品
和諧社會;
壯美軍營。
國泰香江美;
軍強維港安。
維港喜迎旭日;
駐軍高唱凱歌。
構建和諧社會;
繪描錦繡河山。
祖國千年新局面;
香江十載好風光。
紫荊花放香江美;
紅樹林裁深圳春。
官兵共奏和諧曲;
深港同描錦繡春。
回歸十載開新局;
駐港三軍繪壯圖。
春吻紫荊飛妙韻;
風扶綠柳發新枝。
紫荊凝笑迎春到;
戰士展眉報喜來。
和風諧世中華美;
富國強軍香港安。
情系三軍美好景;
心貼港島和諧春。
和諧社會春風勁;
壯美軍營曉日新。
全民共慶和諧歲;
萬戶同迎盛世春。
小康歲月和諧美;
大治年頭錦繡春。
鶯鳴盛世和諧曲;
燕剪神州錦繡春。
盛世和風中國美;
神州惠策港民安。
科學發展開新局;
社會和諧繪壯圖。
國富軍強新世界;
地靈人傑好家庭。
唯願國家成大統;
但求人事步小康。
和諧歲月登高望;
壯美軍營次第新。
東風吹奏和諧曲;
春雨催開幸福花。
民步小康逢盛世;
國逢大有起和風。
務實求真開拓者;
以身作則帶頭人。
尊乾愛兵,和諧部隊;
勤文習武,安定國家。
和諧世界,花紅柳綠;
壯美軍營,角鼓風生。
壯美軍營 龍騰虎躍;
和諧社會 國泰民安。
萬里神州,構建和諧社會;
百年香港,自治美好明天。
基為麾下根,保障事關戰鬥力;
地處港之背,杜鵑花伴紫荊香。
2007.01.20於再雲軒
.
二00七年自用春聯
窗外滿天春色;
樓中四壁人聲。
一方陋室居三漢;
半縷春風作二房。
殘雪未融仍一色;
春光乍泄已三秋.
我隨春色破門入;
春伴我心由此生。
春光已現桃花色;
人面漸如桂月圓。
樓高只任鳥常住;
屋小能招鳳共眠。
偶叩小門疑遠客;
輕推明月笑痴人。
昨夜失眠,難解十分春色;
今宵入夢,可銷萬古鄉愁。
一幢大樓,東廂西院難開鎖;
三間小屋,爾馬余龍可有吳。
2007.01.28於再雲軒
.
二00八年春節基地禮堂聯
十年邁步從頭越;
兩次授稱起點新。
2008.02.02於再雲軒
.
二00八年自用春聯
德是修行福;
心因捨得真。
十載酸甜苦辣;
一生皂白青紅。
蒼天不負十年苦;
惡黨難銷四季春。
唯願小兒康與樂;
但求家事興和安。
躲進小樓成鬼魅;
敞開大褂現真人。
梳妝面對心神平靜;
蹲下身來鳥蛋懸空。
十億神州,正氣聯通匪氣;
百年中國,富人移動窮人。
軍不軍,民不民,四十流年終不惑;
花非花,霧非霧,十八草寇並非真。
2008.01.20於再雲軒

詩詞

吳廣秋興八首
步杜甫《秋興八首》原韻,應《中國文藝》之邀。
五十年代
垸外河灘防護林,
風摧浪涌氣森森。
沉渣欲卷千家餅,
殘葉難遮萬戶陰。
兩岸長堤生死線,
一江春水去留心。
釘螺嗜血如來肚,
多少黎民肉上砧。
.
六十年代
未見天明日已斜,
犁靶乍歇盼春華。
寒門壁落傷心淚,
晦氣陰沉苦楝槎。
水漫湖湘充闊海,
風吹稻菽隱悲笳。
神州忽現勾魂月,
從此人間著白花。
.
七十年代
沉浮海岳吐清暉,
萬籟無聲納巨微。
華表新鐘還正擺,
高秋老燕不斜飛。
圖新變法功名在,
守舊循私天地違。
切莫虛誇稱大產,
九州衣食靠深肥。
.
八十年代
世事滄桑似弈棋,
鉤沉憑弔每堪悲。
難言故國心酸事,
怕看蒼天月缺時。
自負盈虧包產好,
何妨氣象報春遲。
民生漸裕何人德,
我輩身經別有思。
.
九十年代
紫荊花放太平山,
香透蒼茫雲海間。
兩制初成消舊怨,
三軍直下鎖邊關。
回歸路上開先局,
自治途中展笑顏。
璀璨明珠呈異彩,
台灣何日入朝班。
.
千年一嘆
千年一嘆欲從頭,
無限江山已暮秋。
小硯輕磨呈怠色,
殘章復拾染新愁。
樓台幾處騎衰鶴,
海岳何方畫病鷗。
北覓南尋多少事,
和悲帶淚付深州。
.
半生回眸
勤研熟讀少時功,
旦夕無言苦樂中。
寂寞三更融白月,
低垂兩袖納秋風。
高顴已現芝麻豆,
小眼長絲網狀紅。
老病孤舟宜解甲,
寒江釣上一仙翁。
.
世紀新愁
蒼茫五嶽自逶迤,
立命安身一草陂。
惡黨難消隨隊女,
悲秋又殺出牆枝。
逃生候鳥皆南去,
高就貪官已北移。
世紀輪迴仍老調,
天門日月漸低垂。
二00七年九月十四日肅殺悲秋之夜

介紹自己的詩

四十自況
鄙人姓吳,
別署再雲。
幼年習字,
少時能吟。
高中綴學,
打工務農。
拾掇破爛,
偶事丹青。
弱冠從軍,
放映作文。
百佳稱號,
軍區典型。
就讀軍藝,
主修文工。
力求通博,
雜而不精,
詩書畫展,
遺臭都門。
破格留校,
返粵離京。
恪盡職守,
駐港歸深。
正營解甲,
警務纏身。
功名利祿,
已付煙塵。
年屆不惑,
劫後重生。
2009.11.27於龍華警校

打油詩

再雲軒潤格歌
鄙人吳廣
抱樾自謙。
再雲軒主,
賜號四全。
年屆不惑,
日步維艱。
藝術餬口,
貽笑聖賢。
平尺論價,
山水一千。
花鳥八百,
人物兩千。
書法兩百,
題額另研。
金石篆刻,
每字一千。
文章歌賦,
詩詞曲聯。
一併出賣,
主題不偏。
小令絕句,
起步兩千。
短聯單曲,
價格同前。
歌曲雙闕,
至少五千。
律詩長調,
最高萬元。
嵌名藏字,
資料備全。
文責自負,
獨家著作權。
親朋好友,
八折優先。
拒絕物換,
只收現錢。
不明之處,
面議無嫌,
文人之舉,
不應誰憐。
2009.08.05於大浪出租小屋

工作心路旅程寫照

從事警務四月有得
凌晨四時處警,押犯罪嫌疑人返所中,聞路旁竹聲淒
利,徹夜不眠,枕邊記得。
一生軍警命難逃,
換上藍衫頂綠袍。
日日年年身似節,
風搖雨落讀離騷。
2010.03.26於床頭

社會評價

楊新老人評價吳廣——吳廣其人其畫

吳廣其人其畫 楊 新
吳廣是個多才多藝的人,其詩、書、篆刻、國畫皆有成就。在詩詞上,他得天獨厚地生長在汨水泱泱的楚文化之鄉,他研讀《楚辭》等達七年之久。他寫的日記幾乎都有詩的記錄,發乎情,純真地以詩言志,抒懷,敘事,寫下了近900首歌送祖國大好河山,讚美軍營、青春、人生的詩篇。他從不泥古。不吃別人嚼過的饃,因此,他的書畫作品中多有自撰的詩詞,有些還是對著作品即興口占、一揮而就,妙趣天然。
在書法方面,他取法乎上,書路寬廣,他立足正書、隸書、旁涉甲骨、金文、小篆、章草、今草等,可以說無所不至,當然,他更側重於行草,苦練《蘭亭》、《書譜》達數十遍。
憑主觀偏愛,我最愛談他的畫,談他從未受過一天科班訓練的國畫。
吳廣一直自習花鳥。而人物畫創作,嚴格說來是他當兵以後。他是個軍人,一當兵到了廣東羅浮山。這之前他當過學生,五歲入學;當過農民,因為輟學;拖過板車、抬過麻石、拾過破爛,因為生計;矢志軍營,因為義務,因為軍營文化、因為軍事藝術。也不說他輟學當兵後習畫是半路出家。他自幼即習帖,唐楷、魏碑、漢隸按部就班。同時,亦治印、為詩、作文,寒暑易節,從不放棄。藝術是需要環境的,起碼不要有饑寒,否則,只能苦自己,吳廣沒有能夠擺脫,以致於等到他的百餘篇詩書畫印、小說作品發表於全國各大報刊,收入辭典、畫冊,進入書畫大賽並獲得大獎時,他也受到了關節炎和胃病的傷害。二十歲之前,他沒請理髮師理過一次發,都是他的母親理,理下的碎發落了一脖子,好在瀟湘水多,往洞庭湖裡一跳,省下的錢夠買幾張紙。
最終如魚得水是他到了部隊後,他在俱樂部工作,除卻攝像、放電影和刷完牆報,全部的時間便投人到畫板上,他立下誓言,三年之內要畫出名堂。
果然,到第三年時,解放軍藝術學院到廣州軍區招生,他以專業第一名來到北京學習。在他學習期間創作的大量人物繪畫作品大致分為兩類:一是現實的鄉土的;二是歷史的軍事的,雖是兩類題材,卻沒有構成他創作上分離,均以人物為構成的主體,或傳統或現代,背景空曠而深遠。從中可以看到西方現代藝術的滲透,強調人在生存空間中的價值和地位。他自己對此亦有所肯定。他說這是在一次美術館看一個國外大師作品展而受的啟示。他為西方那些繪畫在構圖和色彩上的大膽運用而深受感動,他首先是藝術傳統的“雜體”,受西方影響,時染一種“繪畫藝術綜合症”。
長於詩文、書法的吳廣,在國畫寫意當中斗膽吸收了現代西方思潮,開始感到深深的痛苦。雖然他的人物畫在近期屢屢展出、獲獎,但他覺得內心所要表達的精神、思想,並沒有真正展現出來。夏日的夜晚,他常獨自一人坐在緊鎖門窗的畫室里陷入思索。他既不能滿足於現在對傳統繪畫的創新和背叛,也不滿足於傳統繪畫的文化積澱或是沉溺。原來,獨闢蹊徑竟是如此艱難。
也正是這樣的艱難才能完成一次對自我的超越,這是所有藝術門類共有的門環,誰能叩響,誰才可能進入真正的藝術殿堂。
祝願吳廣在書畫的天地里不斷向深度和廣度進軍!
——原載《新聞與成才》、《東方畫報》
楊新:著名書畫家、美術史論家、文物鑑定專家,教授,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故宮博物院原常務副院長。

劉大為將軍評價吳廣——藝海揚帆攬“四全”

藝海揚帆攬“四全” 劉大為
來自楚文化之鄉的湖南籍青年書畫家吳廣,自幼習書法,二十年余臨池不輟,從顏、歐入手,繼習《張猛龍碑》、《張遷碑》、《好大王碑》,旁涉甲骨、金文、篆刻,後於王、孫行草用功尤勤,其書法路子寬,書風雄健、樸質。在繪畫創作上,無論是宏篇巨製,還是小幅習作,在立意、構圖、筆墨運用上,或以墨為之,清新淡雅,或色墨混用,渾厚華滋,均別具一格,自有風神。
鋒從磨礪出,香自苦寒來。吳廣同志從小家境貧寒,吃了兩年的蘿蔔頭過日子。輟學後,拖過板車,挑過土方,抬過麻石,揀過破爛,但他從未放棄書畫篆刻,並一直堅持文學的學習與創作。十餘年來,寫下了近8000首 (副、篇)詩詞、楹聯、小說、散文……,歌頌祖國大好河山,讚美軍隊、青春、人生。他篤信文學是各門類藝術的母體。因而他的作品多是詩書畫印融為一體,品來妙趣天然,耳目一新。先後在專業、中央、省級刊物發表書畫、詩詞、小說600餘篇,在全國、全軍書畫、文學大賽中多次獲獎,並有作品被中國文化部、日本、馬來西亞、新加坡、故宮、軍博等國家和文化機構收藏。入伍以來,七次榮立三等功,四次評為先進個人,一次榮立二等功,還被廣州軍區評為“百佳十傑”青年軍人之一和深圳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先進個人。
剛過而立之年的吳廣,正值年輕有為之時,又有紮實的文學功底,我相信他一定能在軍營這方廣袤無垠的沃土上茁壯成長。

朱向前將軍評價吳廣——亦喜亦憂說吳廣

亦喜亦憂說吳廣
——序吳廣詩集《守望香江》
作者:朱向前
今年春節前後,我相繼接到吳廣從駐港部隊打來的一個電話和寄來的一封長信及一部詩稿。說的都是一件事,希望我為他的詩集《守望香江》作序。
此事讓我亦喜亦憂。
吳廣,瀟湘之子,出身貧寒而生性好學,誠如他的自白――“由於家庭經濟拮据,輟學後,我隻身南下長沙,加入到拾破爛的大軍之中,共同維持家庭生計。這些日子裡,我開始熟悉土地,認識生活,讀詩寫詩,把書畫藝術作為精神唯一的構架,支撐人生。”(引自吳廣:《拾破爛者心曲·題記》)吳廣歷經十餘年而終有所成,帶一身本事入伍從軍,並於20世紀90年代脫穎而出,以優異成績考入解放軍藝術學院文化工作管理系。上學期間,因為聽過我的大課,私下又多次找我切磋學問,有一點氣味相投,不經意間建立了一種亦師亦友的關係。他身處逆境卻勤勉向學、堅韌向上的經歷有點類似我自己的青年時期,因此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兼擅書法和金石,並均已達到一定造詣,畢業之前還在北京舉辦了個人詩書畫展,由此顯示出來的多才多藝的湖湘才子氣也頗為我所欣賞。但我只知其書畫了得,對其詩文修養卻不甚瞭然。如今時隔數年,他竟然又要出版詩歌集了,著實令我又驚又喜,更覺可賀可喜,此之謂“喜”也。
何所謂“憂”呢?問題在我。原因仍不外乎兩條。一是多年來俗務纏身,“會議天天開,文章久不作”,亦有手生之感,偶爾應邀提筆也難免硬擠之窘迫;二是脫離詩界二十年來不進則退,經常眺望洶湧前行的詩潮而望詩興嘆,除個別特例難以推辭,一般情況下但凡逢詩便退避三舍或三緘其口。如今吳廣詩又來,你說是憂不是憂?
喜也罷,憂也罷,師友情誼撇不下,該是說啥還說啥。
粗略翻檢完吳廣詩稿,應該說可圈可點之處多多,其中有兩個特點給我印象最深。一是他表現出一定的思想穿透力和概括力,總喜歡穿越事物的表象,抓住事物的本質,提煉出一點哲理,傳達出一點屬於自己的獨特思考。在他看來,“愛是二元一次的黑紅梅方/愛是春雲夏雨秋實冬藏/愛也是敵進我退敵退我進的戰場/愛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質量轉換”(《互補是愛》)。而“心從來是痛苦的最大遭遇者”(《拾破爛者心曲》)。有情愛經歷和情感體驗的年輕人多如牛毛,但能以思想之鑽去勘探生活的真諦者卻又稀少如鳳毛麟角,尤在當今物化時代,跟著欲望走,跟著感覺走乃青年的專利所有和天性選擇,能守住一份好學深思的操守談何容易。吳廣以他的詩句既超越了年輕人的稚嫩,又超越了青年人的浮華,殊為可貴。此其一。其二,吳廣還往往以遒勁的筆力對龐大的人物事件進行高度概括的描寫和議論,比如他在《千年暢想曲》里塑造毛澤東的一段中這樣寫道“打鬼子也是毛的強項/他的戰爭謀略是世界軍事訣學/鬧革命打天下象他賦詩作書一樣/信手拈來恣意縱橫滔滔不絕/中國是一篇大文章他做得很認真/他的精神和思想都很博大/是近代中國的重要章節。”如此言簡意賅的點睛之筆,顯示了作者胸有丘壑的歷史感和舉重若輕的腕力。一個丹青後生,能有此等胸襟和見識,也甚為難得。
吳廣詩稿的第二個特點是表現出了較好的古典詩詞修養,這一特點在詩稿的歌詞(第四輯“青春放歌”)部分尤顯突出。我們可隨意引用兩段。比如《中國軍人》――
“中華有條龍/騰空八面風/夏矛商劍孔文孫武存遺韻/秦鐘漢鼎西去陽關醉千樽/清風付明月/沙場秋點兵/五千年來金戈鐵馬鎧甲披身/躺成長城磚/站成兵馬俑……文追風雅頌/詩吟賦比興/武尚刀槍劍/力修精氣神”……
再比如《醉湘泉》――
“有個老神仙/來去雲水間/愛喝瀟湘酒/三醉洞庭邊/自古多少酒/一席到今年”……
顯然,由於歌詞的不同要求,上引兩段,除了兼有前述的歷史感和概括性之外,更加凸現了語言的修煉與打磨,他講究平仄、韻腳、節奏、對仗乃至用典,修辭華麗而不失自然,意旨宏遠而又明白易懂,讀來流暢而又鏗鏘,琅琅上口而又抑揚頓挫,富於節奏和音韻美,頗有一點古雅的流風遺韻。在我看來,中國古典詩歌之所以能唱、易記,能在農耕文明時代就廣為流布並傳唱至今,與她歷經千年磨礪、淬鍊出來的完美精緻的形式感是密不可分的。二十世紀初夜以返,中國新詩在近百年的發展中,篳路藍縷,另闢蹊徑,雖經幾度峰迴路轉,終於拓出一片嶄新的天地,已然取得了舉世公認的成就。但是,仍然有一個大問題始終未能解決,那就是她和傳統的關係問題。來自本土意識形態的排斥和來自域外強勢文化的打壓,造成了一個世紀中格律詩詞創作僅在個別人(如毛澤東)筆下獨放異彩,而年輕詩人們只知艾·略特而漠視李、杜、蘇、辛的畸形文化景觀。當然,格律詩詞本身確也面臨一個開放轉型和創化的新課題,但無論如何,作為一個中國人來讀詩或寫詩,最好還是從自家的老底子開始。因此,吳廣學詩伊始就注重對古典詩詞的學習和傳承這一點特別為我所讚賞。
要說吳廣詩歌的不足,在我看來主要也是兩點。一是意境不夠深邃高遠。學古典詩歌,形式固然重要,內容更為關健,語言可以曉暢,意境卻不能淺直,否則就是只得其皮毛而失其精髓了。吳廣這方面剛進得門來,離登堂入室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二是意象不夠豐富飽滿。藝術感覺稍顯粗略、粗放,捕捉意象顯得不夠敏銳、細膩和多變,因而,概括抽象過之,意象反有單調單薄之嫌。
其實,吳廣對自己並非沒有清醒的認識。他在給筆者的信中曾對自己的詩歌作過一個自我評價—-“這些拙作是我從軍十年工作繪畫之餘的消遣,以及一名大齡青年對愛情的呻吟。我的軍旅詩多是從古典文學中‘迂腐’而帶些說唱性的四、六句脫胎而生的。欲學王維四僧,卻得些杜甫、白居易的現實主義的皮毛。……觀察生活的視覺尤顯單一、膚淺……”(引自吳廣壬午春節來信。下同)雖是自謙之詞,卻也道出了幾分實情。事情的要害並不在於吳廣經過努力,詩歌創作能否突破自我,超越自我,而是在於他能否給自己一個準確的定位和明智的選擇,儘早走出“迷惘”和“無所適從”的窘境。我所謂的“亦喜亦憂說吳廣”主要指向的也是這一層意思:喜在吳廣的多才多藝――繪畫、書法、篆刻、詩歌、小說、散文全面開花,十八般武藝都掄圓了耍;憂則憂在他戰線太長,平分兵力,可能為“全才”的虛名和誘惑所累,最終由於精力和才情的“內耗”而難有大成。
吳廣來信中介紹,他的前輩同鄉、著名書畫家林凡先生對他有過一個評點:書法老辣,但不系統;繪畫大氣中蘊含三分思想,卻不工細;古詩文有底子,應作為書畫的養分。最好能放棄其它,專攻國畫……
誠哉斯言。我要投林凡先生一票。古人云:有所為有所不為,熊掌和魚不可得兼。吳廣該是審時度勢,決斷取捨的時候了。
吳廣老弟何去何從?
吳廣告我――“其實,小說、散文、篆刻都已逐步放棄,詩歌由此可能是一個放棄的開始和激情的終結,只是把書法和古詩文留下來,為中國畫這門傳統藝術美容,互補而已。”
我則要祝願吳廣――以《守望香江》為過去的詩歌創作畫下一個圓滿的句號,同時也為未來的藝術長旅,刻下一個深重的逗號。
是為序。
二00二年七月三十一日凌晨
於京西黑白齋
原載《解放軍藝術學院學報》、《軍旅行吟》
朱向前:將軍,著名文學評論家、作家、書法家,教授,解放軍藝術學院副院長,中國作家協會理論批評審員會委員,中國“茅盾文學獎”評審。

袁偉將軍評價吳廣——詩心 畫境

詩心 畫境
——吳廣講議畫藝術特色淺說
作者:袁偉
不久前,我聽故宮博物院常務副院長楊新先生等一些書畫藝術界前輩說,青年書畫家吳廣一直從事古典文學、詩詞的學習、研究和創作。後來又聽中國作協雍文華先生談起他的古典詩詞,現代詩歌也寫得不錯,還偶爾寫寫小說、散文。鑒於此,光談吳廣的畫作是片面的,我以為。
於是,我披覽了他近期於首都舉辦的迎香港回歸為主題的個人詩書畫展全部作品。書法部分,真行草隸篆五體俱全,內容全都是其自撰詩聯(其中20餘幅詩聯為香港回歸題材),另有幾枚篆刻作品;中國畫部分,以花鳥人物為主。如此廣泛題材的作品,大至數米,小不盈尺,詩書畫印自出手眼。儘管有些純屬即興之作,不足為工,仍給人一種視覺的衝擊和細細揣摩的欲望。“風神已共乾坤動,心血常和宇宙研”,“興來吟四句,醉後寫三千”,從中我們不難發覺,畫家對藝術的追求是那么的執著、浪漫而充滿信心。對於繪畫的煩惱,他又表現出作家那般沉寂而苦悶的心情,審視著自己的作品,顯得憂心忡忡,似乎頹廢。他在《畫室遣懷》中這樣寫到:“夜闌冷落無人問,月白淒涼剩我吟。”每當陷入困境的時候,他便手捧《楚辭》,不經意地寫下“傷時每讀《離騷》句,嫉世休歌鵬鳥儔”的句子,很顯然,他不是消遣、感傷,而是在深掘豐厚的文化傳統,來增強自己的繪畫底蘊,他也清楚地意識到了這點——“濯我當須滄浪水,與君同作信天游”。
可貴的是,吳廣並非因詩作畫,或因畫題詩。他以為,無論有畫無詩,還是有詩無畫,當從藝術主體“畫”的立意、構圖、章法、意境等諸多手段的統一、完美程度而論。“畫未足,則意難盡;意難盡,詩即來矣!”這或許就是他的詩畫契機——詩畫互補、相生相衍狀態。品讀他的兩枚朱白對印:心手之合、無意為之。顯然不是刻意追求,這是他的創作體驗和真實宣言。因為詩畫不是想結合就能結合得來的,畫家首先應具備詩學、畫品修養,但這僅僅是個前提和基礎,如何使兩種抽象的藝術門類找到它們共為互補的凹凸點,才是畫家們的煩惱和無盡的誘惑。對此,吳廣在詩畫藝術的研究和創作上,有著自己的鮮明個人:一是對前人的詩詞、特別是對別人的詩詞,沒有一定的美學認識高度,他從不輕易問鼎,以防失足誤道。二是他認為,只要畫面流露出強烈的詩美——詩歌意境美,題詩或有詩是多餘的,這就是他的畫中有詩直觀說;三是詩書二位一體說。吳廣的詩詞雖自然平朴,淺顯易懂,但格律極其工穩,意味深長,且出自己深厚的書法手筆,高而不寡,平中見雅。他說:如果我的畫是隨時代而變的話,那么我的詩詞和書法也就應當二位一律,為人所接受。同行們一致認為,他的觀點極富個性而又為人所贊同。我想,他的成功多緣於這種先知先覺的美學認識能力吧!
他對詩畫的種種把握過程,正如完成之後的作品,是讓人從中可以品味得到的。一類是他從河北深州採風歸來,創作的自作詩意系列仕女,不僅畫面大、構圖滿,而且都題有長詩,對詩畫創作的所謂“空靈感”,“畫外有畫”常規而言,我有所不解,他於是解釋說:您看這幾幅還全是秋景呢,我辛辛苦苦從華北平原才找到的感覺,當時僅僅三天時間,我寫了五十多首詩詞的手稿,對我自己感觸頗深,可能打破了一些戒律。他是自信的。另一類是畫佛、儒、尼、道等傳統文化人物,畫面蕭瑟、空靈,似有點景未完之感。可他卻說:我當時差點連即興的題詩及下款文字都想“免”去,又講不出么子原因,橫豎就那感覺!他真有那種感覺,或有如此不定的感覺嗎?
我相信他,但我驚訝,我總希望他常有那抹感覺,而且那感覺總是新的。他最需要,讀者也需要,更是藝術本身的需要!
原載《羅湘詩書畫》
袁偉:將軍,著名書法家、軍事史論家,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人民軍事博物館原館長。

藝術活動 列表

再雲軒主畫家美術類活動

●1990年---獲湖南省學雷鋒書畫大賽青年組繪畫銅牌獎。
● 1990年4月---加入湘陰縣美術工作者協會。
●1993年---舉辦全軍文化工作試點觀摩會o吳廣書畫展。
●1994年---被南方書畫聯誼會聘為高級書畫師。
●1994年12月---被中原書畫研究院聘為院外書畫師。
●1995年---中國畫作品《頓悟》獲“雅典娜”金像獎全國書畫大賽成年組優秀獎(華夏書畫藝術研究院、浙江省書協)。
●1996年---中國畫《戰地黃花分外香》被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永久收藏。
●1996年---中國畫《秋韻》獲第二屆“王子杯”海峽兩岸書畫大賽金獎(台灣美協、中原書畫研究院)。
●1996年4月---中國畫《永紅的記憶》入選北京市迎春畫展,並展出(北京美協)。
●1996年10月---中國畫《對<秋暝>的一種深化》入選北京市美術作品展,並展出(北京美協)。
●1997年---應邀擔任《96’中國人物年鑑o美術卷》撰稿。
●1997年4月26日至30日---在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一樓序廳,舉辦“迎香港回歸o吳廣詩書畫作品展 (巡迴展)” (中共中央原副主席汪東興、李德生及中國科教文組織、中國文化部、總參、總政、空軍、中國文聯、中國作協、中國美協、中國書協、中國音協、中國楹聯學會、中華詩詞學會、故宮博物院、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解放軍藝術學院等黨政軍機關和社團主要領導參加;中央電視台、中央人民廣播電台、《人民日報》、《解放軍報》、北京電視台、《青少年書法報》、《戰士報》等二十餘家電視台、電台、報刊作了專題報導)。
●1997年---中國畫《柿子圖》獲湯泉杯全國書畫大賽一等獎(全國)。
●1998年---中國畫《羅浮雲水》獲花都市優秀作品獎。
●1998年---中國畫《早歸》入選廣東中國畫展o廣東省美術家協會中國畫藝委會第一回展並展出(廣東美協、廣東中國畫藝委會)。
●1999年---中國畫《羈旅》入選紀念孔子誕辰2550年書畫大展併入書(中國文聯、中國美協、山東美協、山東書協)。
●1999年---作品《大手筆》入選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五十周年o全軍美術作品展並展出(全軍)。
●1999年---舉辦紀念五o四運動80周年暨迎澳門回歸吳廣書畫展。
●1999年---巨幅花鳥作品《向日葵》獲“慶祝建國五十周年暨迎接澳門回歸全國詩人、書法家、畫家作品大賽展”,並獲佳作獎(中國美協,中國詩書畫研究院)。
●2001年---水墨人物《大手筆》參加第一屆中國美術金彩獎o中國書法蘭亭獎全國書畫作品展,並被組委會收藏(中國文聯、中國美協)。
●2002年---潑墨花鳥《一品荷》世界和平書畫獎,並被組委會收藏。(國際)。
●2004年6月---個人傳略收入《廣東省美術家協會傳略》。
●2004年12月---水墨人物《生命的交響》(組畫)參加第十二屆中國人口文化獎評選活動,獲美術類銅獎。
●2005年2月---中國畫人物畫作品《秋思》(68×68)應邀捐獻給廣東人文學會廖冰兄人文專項基金管理委員會。
●2005年8月---中國畫連環畫作品《阿彌陀佛》參加全國第十屆美展廣東省預展(廣東美協)。

再雲軒主書法家活動

1990年3月---加入湘陰縣書法工作者協會。
1991年12月---加入中國青少年書法協會。
1991年---書法作品獲湖南省青少年《金羊杯》書畫大賽一等獎。1992年---自撰聯書獲首屆中日青少年書法神龍杯爭奪賽優秀獎。1993年---當選為中國青少年書法協會理事。
1993年---被全國青少年書法品段級位評定委員會湖南分會聘為副秘書長。
1993年---書法作品兩幅被毛澤東同志誕辰一百周年o中國書法作品精選徵集工作委員會收藏(全國)。
1994年---自撰聯書作品獲“新星獎”第一屆海內外青少年書法展賽精英獎(全國)。
1994年---篆刻“百花齊放”等一組獲全軍兩用人才美術書法優秀作品展三等獎(全軍)。
1994年---書法《壽》和中國畫《紫竹》入選北京o當代書畫家福壽作品精選展,併入編《當代書畫家福壽作品大觀》(全國)。
1995年---自撰“繁森”嵌名聯入選“向孔繁森同志學習”全國書畫作品大展賽,並獲精品獎(全國)。
1995年---自撰“捷報”聯書獲廣州軍區美術書法攝影作品展三等獎(全軍)。
1998年---自撰“九七回歸” 聯書入選廣東省書法篆刻展,展出併入書(全軍)。
1998年---自撰“軍藝”聯書入選1998年蘭亭獎o牡丹杯新人獎,並展出(中國文聯、中國美協、中國書協)。
1999年---自撰“霧裡看花”聯書入選廣東省書法楹聯展並展出(廣東書協)。
1999年---自撰楹聯兩幅、書法作品兩幅被中國楹聯第一城---曲阜懸掛於風景名勝、政府大樓,並被曲阜孔子博物院收藏(全國)。1999年---自撰嵌名“遠太”聯書參加“運太杯”《戰士與祖國》軍旅業餘書畫大賽優秀獎(全軍)。
2001年---自撰 “回歸”聯書參加世紀之春o中國楹聯書法邀請展,並被邢侗紀念館收藏(中國書協、中國楹聯學會)。

再雲軒主詩詞類活動

1991年7月---加入中國意味詩學會。
1993年---自費創辦《迷彩詩刊》。
1993年---詩歌《戰士o詩人》獲華夏青少年寫作大賽優秀作品獎。1993年---詩歌《獻給毛主席百歲壽辰》獲全國詩歌大賽榮譽紀念獎,並收入大型詩集《每一滴水裡都有你的影子》(全國)。
1994年---被聘為《海內外書畫界名錄》一書特邀編委。
1996年---小說《綠雨》獲戰士文藝優秀作品獎(廣州軍區)。
1997年7月---畢業於解放軍藝術學院文化管理系。
1998年---獲98軍營春聯大詠唱一等獎(廣州軍區)。
1998年5月---加入中國楹聯學會。
1998年---歌詞《郎酒風流》獲郎酒杯全國詩歌大賽優秀作品獎。1999年---合作編著《綠色磁場》。
2000年---新詩《青春歌謠》獲第二屆紅星獎(廣州軍區)。
2000年---楹聯作品及傳略收入《中國當代楹聯藝術家大辭典》。2001年---小說《窗前玫瑰》獲第三紅星獎(廣州軍區)。
2001年---詩詞作品及傳略收入《中國當代詩詞藝術家大辭典》。2001年---歌詞《中國軍人》獲中華八喜杯詩歌徵文賽優秀作品。2001年---詩詞作品及傳略入選《中華當代詩詞家大典》。
2001年---被羅湘詩書畫研究院聘為《湖湘詩書畫三百家》編委。2002年---畢業解放軍藝術學院文學系函授部。
2002年12月---加入廣東省作家協會。
2002年---畢業於廣東省社會科學院研究生法律系。
2003年---合作編著大型藝術畫冊《駐軍香港》。
2003年4月---加入中華詩詞學會。
2003年8月---出版詩歌專著《守望香江》。
2004年5月---應邀參加廣東省作協第二次青年作家代表大會。

再雲軒主榮譽獎勵

1992年---被評為“自學成才標兵”。
1993年---被評為“學雷鋒先進個人”。
1993年---榮立三等功一次。
1994年---被廣州軍區評為“百佳十傑”青年軍人。
1994年---被廣州軍區評為文化工作先進個人。
1997年---榮立三等功一次。
1998年---榮立三等功一次。
1999年---榮立三等功一次。
2000年---被香港駐軍宣傳工作先進個人。
2001年---被香港駐軍宣傳工作先進個人。
2001年---榮立三等功一次。
2002年---被評為優秀黨員。
2002年---被美國世界名人文化研究中心科學院授予藝術博士榮譽學位和世界和平獎勳章。
2002年---被香港駐軍宣傳工作先進個人。
2003年---被香港駐軍宣傳工作先進個人。
2003年---榮立三等功一次。
自92年以來,他先後創作楹聯作品兩千餘副,十餘年來,先後創作各類文藝作品近8000件(篇),在《人民日報》、《美術報》、《解放軍文藝》、《解放軍報》等60餘家報刊雜誌發表作品600餘件;任《96`中國人物年鑑》美術卷撰稿; 46幅(篇)作品獲省、軍區、全軍、全國書畫獎、文學獎、國際和平書畫獎等;11次獲獎;其書法作品均為自撰詩聯,有千餘幅聯墨作品散見於中國曲阜楹聯城及海內外,3次舉辦個人詩書畫展;49次獲省級以上書法獎,有作品被故宮、軍博、香港等機構收藏。其傳略收入《中國楹聯大典》等18部辭書。98年加入中國楹聯學會,2002年加入廣東作協,有詩聯專著《軍旅吟懷》。7次榮立三等功,4次評為先進個人,還被廣州軍區評為“百佳十傑”青年軍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