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論南洋公學新章之謬

《再論南洋公學新章之謬》是夏曾佑所著作品,出自於《夏曾佑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再論南洋公學新章之謬
  • 作者:夏曾佑
  • 作品出處:夏曾佑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
  • 創作年代:近代
作品原文,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南洋公學,改歸商部接辦,並重改新章一節,本報已一再登諸報端。惟此事日來大為本埠人人所注意,故本報重加詳探,知該學所改新章,實與本報前所記者並無舛誤。其甄別學生與注重東文、另請翻譯傳話諸事,並已確實。惟英文則尚未停止,與本報前所聞者少異。然其實則與停止無異。蓋英文功課,一禮拜只有六點鐘。且僅習英語而已,不以之教科學。一切科學,皆以日本文授之也。該學之改章如此,而本報於是益不得其解矣。夫昔之設學堂者之重英文也,非僅欲為置辦通事而已也。為夫歐美為諸學之淵泉,學者若不能通歐美之書,則所以處今日之世者,必大不便。其意非不知法文、德文、俄文之俱要也。因設學之時,力有不及。不得已姑就此東方最通行之英文學之,其他則徐俟諸異日。故學堂僅有英文,於義已為儉矣。今於此至儉之英文,時日稍深,稍稍可達其為學之目的,而乃於其累年所希望之事,忽然阻止之。以為僅學英語而止,而科學皆以日本文教之。是必以為英國之學問,不及日本也;亦必以為歐美各國之學問,不及日本也。此其實際,歐美人當自知之,日本人亦當自知之,無勞本報為之妄贅。惟該學為此,則其於最直捷之路,無故而自增一障礙,則斷然無可疑矣。其日本教科之程度,能勝英國否?其翻譯人之口述,能得教習之意否?其諸學生,能樂受此紆迴沉悶之教育否?其學成之後,實用能較英文為大否?此皆關乎他日之問題,今日不能妄論,論亦不見信於社會。今就目前至近至實之障礙言之,則為延請日本教習以致停止開學是矣。雖今日之不開學,尚系商部未曾出奏,非由於等候教習。然可逆料即出奏奉旨之後,亦仍以俟該教習之故,而開學以致延遲。蓋既出奏,然後奉旨。既奉旨,然後往日本請教習。教習既定,然後西來。西來然後開學。如此轉折,若以中國公事辦法計之,至速亦須半年。今即以洋務交涉之故,事事從速,然亦非兩月不可。而公學諸學生,無辜而鹹得此罰停兩月功課之罪,又何為乎?且學生所受之酷毒,又非停兩月功課而已也。彼其人大半非上海之土著,莫非來自四方,向以為至此,即可循例入學。今乃留滯於此,開學無期,欲進不能,欲退不敢,左支右絀之象,不言可知。是彼諸學生,此兩月間所耗費之一錢一粟,皆接辦公學者所劫奪也。彼諸學生,此兩月間所消遣之或嫖或賭,皆接辦公學者所誘惑也。此其流弊蓋有出於新章之外者,然而莫非新章之所致。古人有言:失之毫釐,謬之千里。而況所失不僅毫釐哉?各報騰謗,有由來矣。
【注】:以上為原文部分內容。

作者簡介

夏曾佑(1863—1924),字穗卿,號碎佛,浙江錢塘(今杭州)人。近代學者、詩人、政論家和思想家。1890年考中進士,旋授禮部主事。1894年前後,結識梁啓超、康有為、譚嗣同等維新人士,積極參與維新變法活動。1897年與嚴復、王修植等在天津創辦《國聞報》。1899年,任安徽祁門知縣。1902年卸任後寓居上海,1903年至1905年,任《中外日報》主筆,並致力於編撰《最新中學教科書中國歷史》一書。1906年,隨出洋五大臣赴日本考察憲政,歸國後發表《刊印憲政初綱緣起》,後任學部二等諮議官。中華民國成立後,任教育部社會教育司司長和京師圖書館館長等職。編者簡介楊琥,1965年生,甘肅通渭人。歷史學博士,先後就讀於西北師範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現為北京大學校史館副研究員。主要研究中國近現代思想文化史。選編有《憲政救國之夢:張耀曾先生文存》(2004)、《歷史記憶與歷史解釋:民國名人談五四》(2011)、《夏曾佑集》(2011)等書;參與編注《李大釗全集》(2006、2013)。另在《歷史研究》、《中國學術》、《北京大學學報》、《近代史研究》等刊物發表論文若干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