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見鄧南光攝影全集典藏版I

再見鄧南光攝影全集典藏版I

《再見鄧南光攝影全集典藏版I》是行人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夏門攝影企劃研究室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再見鄧南光攝影全集典藏版I 
  • 作者:夏門攝影企劃研究室
  • 出版時間:2014年8月
  • 出版社:行人
  • 頁數:180 頁
  • ISBN:9789868641242
  • 裝幀:精裝
  • 叢書:再見鄧南光 攝影全集典藏版
  • 售價:NT$1680
內容簡介
東瀛寫真1929-1935 以鄧南光東京留學時期的作品為主,1929 年鄧南光參加法政大學寫真俱樂部,並 受當時日本新舊攝影思潮轉換期中「新興寫真」的影響,而演化開展他個人的攝影藝術之旅。 在 1920-30 年代日本的攝影生態,對寫真機具的選用,是有不同的看法及論述,鄧南光選用萊 卡小型相機,這種機動便利的小型相機,改變了傳統大型相機觀看的慣性位置,它能貼附眼 睛如自己的視眼,眼睛隨心的知覺所看到所謂「心的視野」,也刺激了現地報導、街頭獵影(street snap)的觀看模式,改變並創造新的一頁攝影史。 鄧南光捕捉了 1930 年代東京,在新與舊、摩登與傳統下時代的觀看,留下豐厚的「東瀛寫真 1929-1935」一系作品,令人驚嘆!1994 年 4 月,鄧南光此系列作品在日本澀谷的「DOI Photo Plaza」(土井攝影藝廊)舉辦「被埋沒的東京...(展開全部) 東瀛寫真1929-1935 以鄧南光東京留學時期的作品為主,1929 年鄧南光參加法政大學寫真俱樂部,並 受當時日本新舊攝影思潮轉換期中「新興寫真」的影響,而演化開展他個人的攝影藝術之旅。 在 1920-30 年代日本的攝影生態,對寫真機具的選用,是有不同的看法及論述,鄧南光選用萊 卡小型相機,這種機動便利的小型相機,改變了傳統大型相機觀看的慣性位置,它能貼附眼 睛如自己的視眼,眼睛隨心的知覺所看到所謂「心的視野」,也刺激了現地報導、街頭獵影(street snap)的觀看模式,改變並創造新的一頁攝影史。 鄧南光捕捉了 1930 年代東京,在新與舊、摩登與傳統下時代的觀看,留下豐厚的「東瀛寫真 1929-1935」一系作品,令人驚嘆!1994 年 4 月,鄧南光此系列作品在日本澀谷的「DOI Photo Plaza」(土井攝影藝廊)舉辦「被埋沒的東京影像」攝影展。所展出的作品,立刻被日本各新 聞媒體刊載,《每日新聞》(1994 年 4 月 23 日)特別以特集編輯報導。 《朝日相機雜誌》1994 年 5 月號也有對他作品的介紹,並有下列的評價: 「台灣出身年青的鄧南光,於昭和四年(1929 年)入學法政大學經濟學部,當時的東京正以「帝都復興」完成的時候,大正十二年的地震,跟隨之後逐年不斷的復興作業,大大地改變了東京的面貌,換言之,留有近世代風情的『江戶時代』退出,出現了近代都會的『東京』。 不難想像急速變貌、充滿眩幻的東京,魅惑了這些年青人,年輕的鄧南光也無法例外。他大 學入學的時侯,加入攝影俱樂部成為會員,向《ア兒ス‧カメラ》、《月刊ライカ》投稿,多 次作品被編選入輯。但他的獵攝活動並不只僅此而以,精力充沛地走向銀座、淺草等東京的 街景,到處步行拍攝。一看到他那個時代的攝影作品,就可以體會了解,他努力吸收多彩多 樣的表現,嘗試在街頭速寫、俯瞰攝影、立體攝影上。 鄧南光先生 l907 年生於新竹縣北埔鄉,本名鄧騰輝。1930 年代,正是日本攝影思潮在轉換的時代。鄧南光在 l929 年遠赴日本,就讀於法政大學經濟系,參加該校的寫真俱樂部後,便與攝影結下了長緣。 鄧南光的影像語彙以街頭獵影方式為主,深受新興攝影的思潮的影響,尤其以新革命相機開發成功的小型 135 相機萊卡 ( Leica ) ,新的觀景器取景的機動技巧,拍攝了很多寫實且生動活潑的東京街景,例如「東京速寫 – 觀賞風景照的仕女」、「東京速寫 – 摩登仕女」等佳作,另又受到德國攝影家鮑羅.沃爾夫 ( Paul Wolff,895-1951 ) 的啟示,決定終生以萊卡相機來創作,作品充滿生機與浪漫。 l935 年回國後創設 「南光寫真機店」後,店的二樓時常聚集不少攝影同好,討論作品。1953 年,為提倡寫實主義的現代攝影,有別與中國攝影學會所強調的畫意風格,聯契約好李釣綸、蔡子欽、锺錦清、楊天賜、詹炳坤、王金生等人創辦「自由影展」同人會,每週舉行一次攝影講習,每月舉行一次作品觀摩會。致力於推廣寫實攝影風氣的普及,建構對時代社會見證的意念,影響台灣攝影文化的發展甚大。 長久以來,台灣攝影作品常在國際舞台缺席,除個體力量薄弱外,文化政策對弱勢組群的攝影並不重視,在數位雲端的發展趨勢下,影像無所不在,它的滲透力亦是無限的!對自主文化主體的建構及重視所謂的「文化」,在全球化及亞洲文化共享的主軸下,是即時需要被關注,並能開啟與世界對話的視窗要素之一。 台灣攝影文化所發展出獨特的「常民觀看」的 影像價值,是世界華人中的奇葩,更重要的是在亞洲的攝影生態中,建立獨樹一格的人文紀實的影像價值, 這是對岸攝影文化最或缺的光環。前輩攝影大師鄧南光,更是影響並領導照耀,那一階段「影會時期」的發展脈絡,不可或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